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评茶术语是用来衡量茶叶品质的一种专门词汇,也是评茶工作者的一种语言,是同行中的“通用语”。但由于评茶者使用评茶术语的熟练程度以及语文水平等原因,有时会出现使用评语不当的现象,从而不能表达准确的审评结果。一、见于色泽的不当评语形容或比喻茶叶色泽的术语应通俗易懂,使人看了评语能很快地想象出茶叶的颜色。如比喻不当,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茶叶的色泽,甚至使人产生误解.现例举常见于色泽上的一些不妥当的评语。  相似文献   

2.
茶叶品质评分是评茶人员通过给分的多少来表示茶叶品质优次的方法。它与评茶术语、茶叶价格构成茶叶品质的评价体系。通常茶叶感官审评较多采用评茶术语描述,应用茶叶品质评分的较少,在实际工作中也常遇到“高级茶低分,低级茶高分”的尴尬,甚至把茶叶品质“在档内之差,扩大到档次之差”。因而一些人认为没有“实用”并加以否定。本文以乌龙茶品质评分为例,阐述了茶叶品质等级评分的依据、方法,结果判断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例题计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茶叶审评的内容与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及价值的高低,主要通过对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的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又可以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通过对茶叶进行外形干评和内质湿评来确定茶叶品质的优劣。一般地说,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应以湿评内质为主要依据,但因产销要求不同,也有以干评外形为主作为审评结果的。所以,审评茶叶品质应外形内质兼评。  相似文献   

4.
试论茶叶品质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品质是茶叶“色、香、味、形”诸要素的综合反映。建立科学、简捷地评定茶叶品质的方法,一直是茶叶科研工作者所探求的课题。一、茶叶品质评定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感官审评我国自唐宋以来饮茶、品茶、评茶之风盛行。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感官审评经验。感官审评具有简便、快捷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众多创新名茶之崛起和某些历史名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品质的改进,原有的一些常用评茶术语已不能准确完美地来表达茶叶的品质。为此,我们的评茶大师又构思了以往所没有的如“茸毫披  相似文献   

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花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0,32(7):28-31
茶叶感官审评是凭借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一定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品质优次的一种评茶方法。目前,这种方法因其具有快速、简便且较为准确的优点,而被国内外茶叶界认可并广泛运用。本文阐述了茶叶感官审评的主要内容和程序以及审评程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简略介绍了几种现在逐步应用到感官审评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茶叶的生产与经营,品饮与鉴定,教学与科研及其日益繁荣的茶叶文化艺术活动无不与茶叶自身的品质休戚相关。品质的确定依赖于茶叶审评技术。因此,审评技术精当与否,审评结果之准误直接影响着茶业的方方面面,有必要不断提升而精熟。1现行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技法及其利弊乌龙茶是重内质茶,在内质诸因子中,香气滋味又是重中之重,基本决定了乌龙茶的内质水准,同时也是乌龙茶审评技术的难中之难。现行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较为普遍的方法主要是审评术语法及记分法两种。术语法以审评术语表示审评结果。这种方法能给人以比较具体和完整的品…  相似文献   

8.
由于茶叶品质与茶叶商品规格、商品信誉及经济效益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而茶叶品质评定方法本身的先进程度对茶叶品质评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开发既准确、稳定,又简便、快速,能适应生产、加工、检验各环节的茶叶品质评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茶叶品质评定方法的回顾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实际标准样为依据的、依靠有经验的评茶师来评定茶叶品质的感官审评方法,自古以来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只需几秒钟就能对茶叶外形和内质作出较客观正确的评定。但是我们也发现,这种审评方法既要求评茶师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醇"和"纯"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常常引起混淆和误用的一对术语,"醇"是滋味浓度术语,是介于浓和淡之间的一种适中的、刺激性不强的浓度,"纯"是香气术语,是指香气的相对单一性,且这种单一性往往是指茶叶的基础香型。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届茶叶审评师资班30名评茶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具有一定经验的评茶师,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术语理解差异会导致不同审评人员间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的特点,立足释义的唯一性和指征的明确性,对两者的含义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毛茶审评工作不是一个单纯业务工作,同时是具有指导茶叶生产的政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上,除掉担负鉴定毛茶品质的优劣、正确贯彻茶价政策外,还要结合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茶叶产销的形势,以鼓舞茶区群众生产情绪,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因而,收茶站的评茶员,既是验货员、技术指导员、又是宣传员。作为一个茶价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除在执行政策上,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国家所颁发的毛茶标准样和评茶计价办法,按照评茶操作过程分析茶叶品质特征和优次。除合理给价外,更重要的是突出政治,在思想上要有明  相似文献   

11.
乌龙茶是福建极具特色的茶类产品,其感官品质至关重要。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检验是利用评茶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标准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优劣。本文通过审评八项因子分析探讨乌龙茶的条索、色泽、匀整度、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以提升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技术水平,对乌龙茶感官品质作出科学准确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样评茶,简单地说,就是对照某一特定的标准样品来评定茶叶的品质。茶叶产、供、销主管部门制定的毛茶标准样、加工标准样和贸易标准样等都是评定茶叶品质高低的实物依据。在对样评茶中,必须对茶叶的外形、内质等各项品质因子进行认真审评,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对样评茶,就我国应用范围来说,大体可分两类。一类用于产、供、销(或购销)的交接验收,其评定结果作为产品交接时定级计价的依据。这种对样评茶,是以各级标准样为尺度,根据产品质量的高低,评定出相应的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为了规范茶叶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实施QS准入制度,正在进行评茶员资质认证。从这几期培训班交流信息中总结梳理发现,茶业“科普创新”凸显重要。就茶业行业茶叶质量审评技术误差问题作一些剖析,试论述审评与误差控制。  相似文献   

14.
现有不少评茶书籍和审评表格竟把茶叶叶底划入“内质因子”,这是不确切的,也是有碍于权衡茶叶品质的,应当给予更正——叶底应属外形。顾名思义,所谓外形就是物体的外表形态、色泽诸方面;所谓内质即是物质内在的东西。评定叶底,即看茶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茶叶感官审评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评审(感官审评)是一门通过感官鉴定茶叶品质的实用性技术。茶的品质主要是依靠人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定;相对于理化检验,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感官审评容易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茶叶感官审评的误差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栩 《中国茶叶》2005,27(2):25-26
茶叶感官审评是在一定的环境、设备条件下,依靠评茶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来完成的.在整个审评过程中,从审评环境、审评设备,到评茶员自身,有许多因素会对最终的审评结果产生影响,导致审评结论出现偏差.充分了解产生审评误差的原因,有效控制审评误差,是一个合格的茶叶审评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7.
沈培和 《中国茶叶》1993,15(3):27-27
茶叶审评是一门实用科学,目前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以及茶叶等级、花色、价格的确定,主要还是靠着感官审评,理化分析只能作为感官评定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确定茶叶等级、价格的依据。因此,对于一名茶叶审评工作者来说,应当把自己看作是一台检验茶叶品质的“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保养好这台“仪器”,使视觉、嗅觉和味觉器官保持着良好的灵敏度,避免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干扰与伤害。为此,笔者就评茶工作者饮食和服药上的禁忌问题谈些浅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在评茶主要靠感官进行审评。近年来,随着生产体制的改革,收购的茶叶一天由几十号增加到几百号,甚至上千号。假如有个仪器,将茶叶放进去一测就能又快、又准地显示出茶叶品质的优次及计价等级,那该多好!但眼前尚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还得依靠感官来评茶。所以,在评茶工作中还得发扬勤劳、刻  相似文献   

19.
茶叶冲泡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品质鉴定目前多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就各种绿茶来说,湿评一直都采用3克茶样,沸水冲泡5分钟。近年来,不少国家对茶叶感官审评的冲泡方法有了新的研究。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类丰富,花色品种繁多,需要研究适合不同品质特点茶叶的冲泡方法,不断完善和充实感官审评,同时指导消费者科学地泡茶、饮茶,充分发挥茶叶的饮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工夫红茶在制品的质量检评是提高成品茶品质的必要手段。筛制后各路各号茶的品质定级定档规格是否符合半成品的要求,须经审评确定,以供成茶拼配使用。供审评的在制品样茶必须具有代表性,最好由审评者自己扦样,这样有利于掌握整批茶叶的品质,及时指导生产。扦样时,对件数较少的花色,要逐件扦取,对件数较多的花色要求扦取总件数的三分之二,扦完后将样茶充分拌匀,取500克拿到审评室进行审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