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671-5673,5676
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了该区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该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33个,占总属数的78.6%,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来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42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5种)占总种数的42.3%。表明岩下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表明,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共有蕨类植物1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0科67属。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优势属有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n,短肠蕨属Allantadia,铁角蕨属Asplenium,线蕨属Colysis。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含26属)为主,频率达44.83%;种的区系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含103种),频率达59.5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蕨类区系与深圳南山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组成最为相似、图1表3参26  相似文献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Pteridophyte的区系。结果表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91属、267种(含9变种);含10个种以上的科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其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本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黎平县蕨类植物科、属、种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县蕨类植物丰富,有39科、81属、204种、11变种,其中以鳞毛蕨科Dryopterl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dyptendaceac和风尾蕨科Pteridaceae为主。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52个,占总属数的64.2%,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采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84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28种)占总种数的53.9%。表明黎平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5.
方元平  胡章喜  高静  项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5-2056,2062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山吴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吴家山共有蕨类植物68种(包括变种),隶属于23科、39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属为主,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暖温带性质;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明显.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与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整理,确定南京城市森林共有野生蕨类植物25科36属63种(含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主要属为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贯众属。分布区类型在科的等级上,以热带成分占一定主导地位,在属的等级上,热带成分较温带成分占优势,表明南京城市森林的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从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性。在种的水平上,有超过一半的物种是东亚分布成分,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属于东亚植物区系。特有成分相对匮乏,有一定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7.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骆强  王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09-12311,12322
通过野外调查、整理标本室标本以及查看文献资料,分析了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毕节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7科47属98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和耳蕨属(Polystichum)。在科属的水平上为泛热带分布型,而种的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所以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8.
掌握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坪箐地区蕨类植物共24科43属7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为主;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7.2%,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51种,占总种数的64.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成分种共有14种,世界广布种共有4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1.2%)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9.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38科,包括92属339种(含变种和变型).(2)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为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和金星蕨科;优势属为瓦韦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和假瘤蕨属.(3)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个,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它们分别占本区总科数的53.84%和19.23%.(4)属的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具有1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62.49%,且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型属为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32.96%,且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属泛北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处于华中植物区和华南植物区的过渡区域.(5)通过与我国8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该区与湖北神龙架、四川卧龙、湖南云山和贵州梵净山的区系成分较为相近,可划为同一自然区,而与陕西秦岭、广西十万大山、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车八岭的区系关系则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资料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带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例,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耐  相似文献   

11.
对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蕨类植物进行采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蕨类植物38科83属271种(含8变种),其中软骨耳蕨(Polystichum nepalense)、禾秆紫柄蕨(Pseudophegopteris microstegia)为贵州地理分布新纪录;统计显示该区蕨类植物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和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科的地理分布以热带分布的泛热带成分占优势,属的地理分布则以热带分布的泛热带成分和以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为主,而种的分布则主要是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根据分析,该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可划分为土生、石生、附生和水生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蓟县八仙山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蓟县东北部山区,面积1049.3hm~2。经调查,共有高等维管植物90科、239属、364种,其中木本植物44科、82属、123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范围虽小,但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区系有广泛的联系,木本植物区系有13个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属41.5%、东亚分布属10.9%、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属及泛热带分布属均为9.7%、中国特有分布属4.9%,明显温带成分占优势,并具有一定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3.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黔东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有48科110属390种、2亚种、17变种和2变型。2)优势科、属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卷柏属和蹄盖蕨属等。3)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表明,该区蕨类植物有较高的热带亲缘;而从种来看,东亚地理成分的种有164个,占总种数的39.9%,说明,该区蕨类植物属于东亚区系。4)中国特有成分较丰富,有101种,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有性质。5)该地区蕨类处在热带亚洲和东亚2个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有44属在这里仅有1种分布,构成属多种少的格局,具有过渡性质。6)与贵州省贵阳市和云南省迪庆州相比,该地区蕨类植物最丰富,且与贵阳市蕨类植物的相似性更大、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5.
对马家山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家山共有蕨类植物27科54属131种。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中国蕨科、金星蕨科,共有66种,占该区总种数的50.4%;优势属为木贼属、凤尾蕨属、铁线蕨属等9个,共52种,约占其总种数的39.6%。科、属结构较简单,科的地理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并与温带区系有着较强的联系;属的地理分布以温带为主,同时也表现出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种的地理分布中,东亚与中国特有成分显著,共占该地总种数的57.2%,与其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这表明马家山应属于中国-日本蕨类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16.
广西蕨类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分析表明,广西蕨类植物共有54科,125属,532种.其蕨类区系表现出如下特点:(1)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热带分布及热带至亚热带分布分别占总科数的74.6%,占总属数的85.1%;(2)古老类群众多,既有各种原始的成分,也有不少在进化环节中占着重要地位的科属;(3)特有种众多,共含有42个特有种,占总种数的7.9%,种的特有化程度较高,但却缺乏特有属;(4)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密切,从共有属的角度分析,其相似性相当高,这反映出广西蕨类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广西蕨类植物资源来说,可分为药用、观赏、食用3大类.各类资源已显示了较广阔的利用前景,但目前的利用水平还较低,这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同时也及早地为蕨类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得出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如下: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起源古老;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保护区内优势科明显;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区系有明显的从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中国特有分布突出。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吴起县1998年确立了封山退耕的战略,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实施退耕还林后,吴起现有种子植物56科160属23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3科157属232种。中国特有属2个,包含中国特有种2个。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包括了种子植物科的8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以及种子植物属的14个分布类型和11个变型。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系属于温带性质。同时本区系又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性。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齐云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文献研究,记录该地区蕨类植物40科86属230种.分析表明:(1)该保护区中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和短肠蕨属等;(2)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划为4大类,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为总属数的60.5%,世界分布属占20.9%,温带分布属占17.4%,中国特有属占1.2%;(3)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也可划为4大类,温带分布种(114种)所占的比例最大(49.6%),热带分布种占有较大的比例(30.0%),中国特有种占18.7%,世界分布种占1.7%;(4)在种的相似性上比较,该保护区与井冈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59.7%),而与大瑶山的相似性系数最低(36.7%).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和对过往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统计分析,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食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下沉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重,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 耐寒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