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PCR-SSCP法检测了96只荆江麻鸭A-FABP基因内含子2的多态性,并对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本试验群体中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中AA、BB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0.2083,A、B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5000,群体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荆江麻鸭A-FABP基因内含子2多态位点AA基因型个体活重、腿肌率和瘦肉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皮脂率显著低于BB基因型(P0.05)。初步推断,A-FABP基因可作为影响荆江麻鸭皮脂性状的候选基因(标记),其中基因型AA为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多态与生长和屠体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克隆出的鸭THRSPα基因全长序列,采用PCR-RFLP法检测THRSPα内含子多态与238只6周龄北京鸭生长、屠体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在THRSPα内含子第239处存在C-A碱基突变,该突变为SacI酶切位点,C碱基基因频率占95%,为优势等位基因,χ2检验结果表明,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最小二乘分析表明:THRSPα内含子SacI位点获得的2种基因型CC和CA与6周龄体重、屠宰性状的关系中,除CC型肝脏率极显著(P<0.01)低于CA型,其他性状两基因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切和SSCP方法分别对96只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和A-FABP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进行多态性与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和A-FABP基因联合基因型CCAA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CAAB基因型(p<0.05),其它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基因型效应大于单个基因型效应之和,可作为荆江麻鸭屠体性状选择的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设计6对引物,采用克隆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鸭ApoVLDL-Ⅱ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对内质和脂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首次获得鸭ApoVLDL-Ⅱ基因DNA序列3 197 bp(GQ 180104),与番鸭和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4.44%和68.74%;在引物Exon3检测到1910位碱基后插入/缺失2个碱基CC和G2106A突变,产生3种基因型:CC、CD和DD,等位基因D为樱桃谷鸭的优势等位基因,而C则为金定鸭和苏牧麻鸭的优势等位基因,该座位的基因型分布仅苏牧麻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在引物Exon4检测到T2723C、C2743T和A2944C突变,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3个鸭群体中的等位基因B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2个多态座位均表现为中度多态,基因型分布仅苏牧麻鸭与金定鸭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最小二乘分析显示,AA型个体的UFA和EFA分别极显著低于和高于AB和BB(P<0.01); AA型个体的胸肌率显著高于AB(P<0.05),极显著高于BB(P<0.01),揭示鸭ApoVLDL-Ⅱ基因Exon4座位的突变可能影响鸭胸肌率以及脂肪酸的合成和代谢过程,等位基因A可能是EFA和胸肌率的有利等位基因,等位基因B可能为UFA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CRTC3基因作为秦川牛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秦川牛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395头健康秦川牛CRTC3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组合基因型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CRTC3基因扩增序列区间存在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的G66478C和位于内含子区域的C91297T)。关联性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所选取的395头秦川牛群体中,G66478C位点GC基因型个体在体斜长方面极显著高于CC型个体均值(P0.01),且在胸深方面显著高于CC型个体均值(P0.05)。在C91297T位点,CT基因型个体均值在体斜长、腰高、尻长和胸深方面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均值(P0.01)。CRTC3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CC-TT的个体在腰高、尻长上极显著高于CC-CT基因型组合的个体均值(P0.01),且基因型组合CC-TT的个体在胸深、胸围显著高于CC-CT组合的个体均值(P0.05)。综上,可以尝试将CRTC3基因作为影响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为秦川牛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96只荆江麻鸭生长激素基因第4外显子序列多态性,并分析了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荆江麻鸭生长激素基因第4外显子中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为3701 nt处C→T碱基转换,产生AA、BB和AB3种基因型,其中野生基因型BB为优势基因型(54.17%).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群体该位点处于遗传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全净膛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初步推断,GH基因可作为影响荆江麻鸭部分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标记),其中突变基因型AA为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s α,ESRRα)是一个多功能蛋白,主要参与全身能量代谢,并且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直接测序与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相结合的方法,对282头秦川牛ESRRα基因的第一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C147A)。通过分析得出:在这个秦川牛群体中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C,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025和0.5975,检测到3种基因型,AA、CA和CC,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1844,0.4363和0.3794。ESRRα基因与秦川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对牛的背膘厚有较大影响 (P<0.05);而AA基因型和CA基因型个体的大理石花纹则显著高于CC型个体 (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GHR基因F279Y多态位点与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采用Sequenom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检测确定768头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的基因型,用最小二乘法对产奶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GHR基因F279Y位点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5 8,0.854 2。AA基因型305 d产奶量优于其他2种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P0.01),AT基因型与TT基因型乳蛋白率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等位基因A对产奶量有正效应,等位基因T是乳脂率、乳蛋白率的优势基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对632只河南县欧拉型藏羊、祁连县高原型藏羊和贵南县黑藏羊的MyoG基因exonⅠ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多态位点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G基因exonⅠ109位存在A→C的碱基突变,存在CC、CA、AA3种基因型,该突变导致MyoG基因exonⅠ37号位谷氨酸(GAG)→丙氨酸(GCG)的错义突变;该位点在3个藏羊群体中均处于中度多态;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河南县欧拉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体重、体高和体长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祁连县高原型藏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贵南县黑藏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体长显著小于CA基因型和AA基因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POU1F1基因的多态性对鸡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藏鸡和泸宁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方法对POU1F1基因的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其生长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藏鸡和泸宁鸡POU1F1基因外显子2处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C/T)变异,呈现出CC、CT、TT三种基因型,其中C基因为优势基因,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两个鸡群在该位点基因杂合度均较低,PIC0.25,属低度多态性;经卡方检验,在该位点藏鸡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泸宁鸡则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泸宁鸡6周龄时,CC基因型个体体重显著高于CT型(P0.05),其他周龄之间无显著差异;藏鸡和泸宁鸡均表现出CT基因型的生长态势较纯合子好;泸宁鸡6~7周龄和10~11周龄CT型个体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的周增重率(P0.01);9~10周龄CT基因型个体的周增重率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藏鸡和泸宁鸡POU1F1基因外显子2多态位点(C/T)中,C基因为优势基因,而CT基因型是控制泸宁鸡早期生长速度的优势基因型。说明POU1F1基因的多态性是鸡早期生长速度的一个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MCEE基因作为麒麟鸡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可能性,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麒麟鸡126只,采用Sanger测序法对MCEE基因的3'UTR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并分析对麒麟鸡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麒麟鸡MCEE基因的3'UTR区检测到2个SNP突变位点,即第8 959位碱基的G/A转换和第9 082位碱基的C/T转换,分别命名为G8959A和C9082T;MCEE基因3'UTR区G8959A位点形成GG、GA和AA 3种基因型,C9082T位点形成CC和CT 2种基因型;MCEE基因G8959A突变位点的GG型个体21日龄体重显著高于GA型个体(P0. 05),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 01),G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 655,GG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 429;MCEE基因C9082T突变位点的CC型个体21日龄体重显著高于CT型个体(P0. 05),C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 786,CC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 571。说明MCEE基因3'UTR区检测到的2个SNPs位点(G8959A和C9082T)对21日龄麒麟鸡体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 0. 05或P 0. 01),G8959A位点GG基因型和C9082T位点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适合作为麒麟鸡生长性状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2.
奶牛PRL基因CRS-PCR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RS-RFL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牛PRL基因第4外显子C8377G位点及第4内含子T8510C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最小二乘分析表明:在8377位点GG基因型个体产奶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GC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在8510位点CC基因型个体产奶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探讨了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FP)基因SNPs与屠体性状的相关性。运用PCR-SSCP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穗鸭ADFP基因外显子1的248 bp处发现1个单链构象多态,为T→C突变,得到三种基因型(CC、TT、CT),且在此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型为TT基因型,T为优势等位基因,在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7并未发现突变位点。三穗鸭屠体性状显示,公母鸭之间的全净膛重差异极显著(P0.01);屠体重、腿重、翅膀重有显著差异(0.01P0.05)。通过关联性分析,公鸭CC基因型的个体半净膛重显著大于TT和CT基因型个体(P0.05),母鸭TT基因型个体胸肌重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个体(P0.05);其它屠体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RFLP技术对54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的AGPAT6基因多态性与产乳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PAT6基因在P1、P2、P4与P10位点发现4个SNPs:5'UTR(g.152GC)、内含子2(g.8124GA)、外显子4(g.9263CG)和3'UTR(g.16436GA)。在P4位点,西农萨能羊GG基因型个体其产奶量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在两个奶山羊品种的奶成分性状中,GG基因型个体的乳脂率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GG型个体的乳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1),表明AGPAT6基因第4外显子不同基因型与山羊奶中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显著相关。因此,AGPAT6基因可以用于奶山羊产奶性状选育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羊A-FABP mRNA序列设计2对引物扩增南江黄羊A-FABP基因部分外显子3、内含子3和外显子4序列,利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寻找南江黄羊A-FABP基因的多态性,采用PCR-RFLP的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南江黄羊A-FABP基因第3内含子和第4外显子序列上分别发现T143C和T546C2个点突变位点,其中T546C位点为同义突变,这2处突变各自产生3种基因型CC、TC和CC,χ2检验显示,这2个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且在南江黄羊群体中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T143C位点TC基因型公羊个体的成年胸围显著长于TT型(P〈0.05);T546C位点CC基因型公羊个体的周岁体长显著长于TT基因型(P〈0.05),TC基因型母羊个体的6月龄体质量和胸围均显著长于CC基因型(P〈0.05),其余生长性状在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南江黄羊A-FABP基因第3内含子和第4外显子多态性可能对个体生长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分析KPNA7基因多态位点在地方猪种中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选择90头健康经产松辽黑猪母猪,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KPNA7基因的SNP位点,SPSS 26.0软件分析KPNA7基因的SNP位点多态性与松辽黑猪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在松辽黑猪KPNA7基因第9外显子和第4、8内含子共发现6个SNP位点,其中在KPNA7基因第4内含子的g.385302 T>C发现TT、TC、CC 3种基因型,g.385256G>A和g.385248G>A存在连锁突变,均检测到2种基因型:GG、GA;在第8内含子的g.372731A>G发现3种基因型:AA、AG、GG,g.372629C>T处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T、TT。KPNA7的突变位点均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计算显示,KPNA7的突变位点均为中度多态(0.25C.位点TT基因型个体的3周龄重、断奶重显著高于TC、CC基因型个体,TT、CC基因型个体的乳头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7.
钙调蛋白赖氨酸转甲基酶(CAMKMT)基因在赖氨酸降解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绵羊生长性状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对萨福克羊与哈萨克杂交F_1代成年母羊、回交群体4月龄羔羊CAMKMT基因rs411221065、rs162300069、rs425859722位点的多态性以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s411221065、rs162300069、rs4258597223个SNP位点均检测到3个基因型,rs411221065、rs162300069属于中度多态,rs425859722属于低度多态;在F_1代成年母羊群体中,rs425859722位点CC基因型个体胸宽极显著低于CT基因型(P0.01)、臀宽极显著低于CT和TT基因型(P0.01),rs411221065位点CC基因型胸宽显著低于CT和TT基因型(P0.05),rs162300069位点GG基因型体高显著高于AG基因型、胸宽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结果提示,绵羊CAMKMT基因3个SNP位点多态性对F_1代成年母羊生长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进行绵羊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IGF-1基因内含子4多态性与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与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试验以羊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作为控制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的主基因的候选基因,以405只南江黄羊为试验材料,利用PCR-SSCP方法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了内含子4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内舍子4上有1个G→C颠换多态,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多态位点与初生重和周岁体重有关系(P<0.05),CC基因型初生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和CG基因型(P<0.05);CC基因型个体的周岁体重显著高于CG基因型(P<0.05);且基因型对周岁体长和周岁体高的影响接近显著(P=0.068 5和P=0.060 6),在这两个体尺性状上,都表现为CC>GG>CG.初步认定CC基因型是初生重和周岁体重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crtc3基因在无角牦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开展其与生长性状间的关联性。利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对354头无角牦牛crtc3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运用SPSS 20.0软件对各基因型间不同月龄(6,12和18月龄)的体质量、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等生长性状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牦牛crtc3基因的第14内含子的第86 041处发生C→T单个碱基突变,结合PCR-SSCP结果分析后,分为CC、CT和TT 3种基因型。关联分析发现,在6月龄,CC基因型个体体高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 CC基因型个体胸围显著高于CT基因型个体;在12月龄,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个体体高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CC基因型个体胸围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在18月龄,CC基因型个体体质量和体高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综上所述,在牦牛crtc3基因上检测到第14内含子的第86 041处发生C→T单个碱基突变,该突变位点对无角牦牛各时期的体质量、体高和胸围等生长性状等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用于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结合PCR-SSCP与PCR-RFLP技术,检测分析了京海黄鸡母鸡IGF-IR基因第3外显子SNPs的特点及其对京海黄鸡母鸡生产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在该段序列检测到2个点突变:P1(G11 0996C)、P2(C11 1014A),2位点均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P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P2位点AA型个体初生重显著高于CC、CA型个体(P<0.05)。联合基因型分析表明,GC/AA基因组合型母鸡开产较晚但开产蛋重较高;CC/CA型个体,其12周龄、300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CC/AA型个体(P<0.01),初生重、4周龄、12周龄、16周龄和300日龄体重显著低于其他基因组合型个体(P<0.05);CC/AA型个体12周龄、300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GC/CC、CC/CA型个体(P<0.01),1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GC/CC、GC/CA、GC/AA、CC/CA型(P<0.05)。利用基因组合型GC/AA、CC/CA、CC/AA与生产性能间的关联特性指导京海黄鸡,能够为利用分子标记加快京海黄鸡的保种和育种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