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药物防治鱼病过程中,常常发生效果不佳,甚至鱼类疾病更严重而导致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药物失效鱼病防治用药,特别是漂白粉、生石灰易受潮失效,因此在使用前要看其性状。漂白粉应为干燥粉末,生石灰应为块状。必要时漂白粉要测定有效氯。平时,药物应按规定妥善保管,超过保质期的药物避免使用。2.水质过肥,降低药效有些药物如硫酸铜,按常规使用时会与水体中的丰富有机质、矿物质等发生反应而被消耗,从而降低防治效果。3.抗病性鱼类病虫害对长期药物的袭击会产生抗药反应,尤其对同一种药物反复使用,抗药性的增强更为…  相似文献   

2.
漂白粉是一种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有效药物。今年我区用来防治鱼病的漂白粉已达40余吨;其中仅祁阳县就18.5吨。由于群众积极使用漂白粉,做到了“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有效地控制了鱼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今年鱼种的死亡率。但也有少数群众,由于不了解漂白粉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上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由于新鱼药的问世,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中的地位日渐低下,有些养鱼户和渔场反映用漂白粉治疗鱼病效果下降,有时甚至无效。在各种水产新药物相继问世的今天,漂白粉被有些渔民冷落。因此,有必要总结一下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上的新成果,以...  相似文献   

4.
翁扩军 《内陆水产》2004,29(4):29-29
漂白粉俗称含氯石灰.一般含有效氯30%左右.遇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放出新生态氧),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在养鱼生产中被渔民朋友广泛应用.然而.因少数养殖户对漂白粉的性质缺乏了解和认识.往往造成防治鱼病效果不佳.甚至延误鱼病治疗期.给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现将漂白粉防治鱼病的作用与施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鱼种消毒一般采取药物浸洗法,又称药浴法,用养殖户的话说就是用药水给鱼洗澡。常用于鱼种消毒的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漂白粉能防治细菌性鱼病,硫酸铜能预防原生动物寄生所引起的皮肤病或鳃病,高锰酸钾则可防治鱼鲺等。对于养殖户来说,细菌和原生动物一般都是肉眼难以分辨的,药浴消毒时,往往顾此失彼。经过多年实践经验证明,用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给鱼种药浴效果非常好。既能防治细菌性鱼病,又能预防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鱼病。用量为漂白粉10克/米3和硫酸铜8克/米3。先将漂白粉和硫酸铜分别溶化,然后再倒入浸…  相似文献   

6.
漂白粉是目前防治鱼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使用方法是,用一定量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全池洒泼,使池水中的有效氯达到一定浓度,或在食场挂篓,以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在使用漂白粉进行全池泼洒时必须注意,要先将漂白粉在容器中充分溶解。用滤去残渣的溶液进行全池泼洒,其残渣不能倒入池中,因漂白粉残渣被鱼误食后,会造成  相似文献   

7.
漂白粉学名次氯酸钙,是常用的鱼病药物之一,主要用于防治体外细菌性鱼病,如烂鳃病、打印病等。也是较理想的清塘药物。普通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8~32%,漂粉精是纯粹的次氯酸钙,含有效氯60~70%。  相似文献   

8.
对虾鳃部疾病的病原具有多样性,因此防治的关键是筛选出广谱,抗菌,便于使用的药物。通过药物实验证明;防治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细菌性鳃病用红霉素的效果最好,而呋喃唑酮,氯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虽对部分菌株的抑菌力很强,但具有局限性。士霉素,四环素更因大量滥用已产生耐药怀。实验还表明:多数药物在120℃以上高温下易失效,制造药物饵料应在85℃以下进行。不能使用受潮的漂白粉。  相似文献   

9.
药物防治鱼病,是当前鱼病防治的主要手段,防治效果,一般是很理想的。但根据各地防治鱼病的情况,有以下问题,必须十分注意。一是药的用量要适当,肠炎病如用硫酸铜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5克,如用硫酸亚铁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2克;如用90%的敌百虫粉剂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4克;细菌性烂鳃病,如用漂白粉防治,每立方米水体1克,如用漂白粉挂篓,每处不得超过0.3公斤;赤皮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二是必须先喂食,后撒药。撒  相似文献   

10.
漂白粉是渔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传统杀菌剂,在鱼病防治中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好等特点。漂白粉一般情况下含有效氯30%左右,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用于鱼池清塘、池水消毒和防治鱼病等。由于漂白粉是腐蚀性极强的药物,使用不当对人和养殖对象会产生毒副作用,使用时必须注意掌握要领。  相似文献   

11.
一、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的误区1、不对症用药:有些渔民不管发生什么鱼病,一律用漂白粉、硫酸铜等进行防治。不对症下药,不仅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造成浪费,甚至会贻误时机,加重病情。2、用药不分鱼的规格:有些渔民见发生鱼鲺病,就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却不知此病仅对小鱼危害较大,对大鱼的危害很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区别用药。3、常年用一种药物防治鱼病:两类药物交替使用,可避免使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漂白粉具有强列的杀菌作用,在防治鱼病上应用很广泛。为此特将漂白粉的性能,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介绍如下: 漂白粉(CaCl_2),别名含氯石灰。漂白粉是防治细菌性鱼病的主要药物。它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氧氧化钙的混合物。含有效氯(Cl)为25~30%。漂白粉在水中吸收二氧化碳(CO_2),变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双可放出初生态氧,而且有杀菌作用。由于漂白粉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防治鱼病时常用来治疗白皮  相似文献   

13.
《水利渔业》2007,27(5):36-36
1用药规则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应先分别溶化后再混合。硫酸铜、硫酸亚铁、高锰酸钾等都应在木桶或木盆中用50℃左右的洁净水溶化;漂白粉、敌百虫等粉剂药物,应先用少量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稀释,以免结块被鱼误食。使用漂白粉时,要先测定漂白粉的含氯量,不可使用受潮的漂白粉。使用敌百虫时,要用喷雾器喷雾,喷雾器使用前后都要清洗干净。变质受潮的药物不可施用,各种药物均应现配现用。以下药物不能混用:漂白粉与生石灰、硫酸铜与生石灰、敌百虫与生石灰等。2施用药物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下午4时左右。因为泼洒药后就是傍晚,气温、水温都会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鱼追求高产的需要,鱼病防治工作在养殖过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本人根据所学,结合实践,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取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要点加以整理,供养殖户考。1把好消毒关1.1清塘每年冬天最好清除池塘过厚的淤泥,在放鱼种前10—15天进行药物清塘。干法清塘药物及用量一般为:每667m2用生石灰60—80kg,漂白粉4—5kg;带水清塘(水深1m)的用量分别为:生石灰125—150kg、漂白粉12—15kg(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施用)。1.2鱼种消毒鱼种下塘前,要把好体检关,防止鱼种带病下塘,应根据鱼种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消…  相似文献   

15.
一般出厂漂白粉的含氯量为30%,在包装较大,拆包使用后保管不当,或储运中破包,都会使含氯量降低,因为漂白粉中含氯量易受潮和日光作用而分解。一般书籍和资料上介绍使用漂白粉防治鱼病的剂量,都是以含氯量30%为标准计算的。如果漂白粉中含氯量  相似文献   

16.
用漂白粉防治细菌性鱼病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传统措施,故漂白粉有鱼用“万金油”之称。近几年来,不少养鱼户反映用漂白粉防治鱼病效果下降。为此,笔者在我站一高产试验池用漂白粉防治鱼病方面进行了一些新妁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此提出一些体会,供养鱼者参考. 1. 连续使用。漂白粉的杀菌能力来自其中的次氯酸根的强氧化能力,而高产鱼池的肥水条件中富含的有机质悬浮颗粒具有强烈的还原性,当以1 ppm浓度泼入漂白粉时,两  相似文献   

17.
国营兰溪渔场其有出面1985亩,其中粗养水面1450亩,精养成鱼池332亩,鱼苗鱼种池150亩,亲鱼和珍珠池53亩。往年在精养成鱼池内由于忽视鱼病预防工作,每年用于防治鱼病的敌百虫、漂白粉等药物不少,开支很大,最高年份高达每亩药费62.5元。1989年,他们采取综合防治鱼病,并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鱼病防治技术的普及,一些不讲科学和社会利益,滥用鱼药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例如:常年养鱼,每亩水面深1米,用甲胺磷150克,敌百虫膏350克,或硫酸铜350克、漂白粉0.65~1公斤,全塘泼洒,每10~15天一次。这种池水消毒预防鱼病法,不僵有很多养鱼户在实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务地防治鱼病的情况看,有几个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否则容易出现意外。一是药的用量要适当。肠炎病如用硫酸铜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5克;如用硫酸亚铁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4克;如用90%的敌百虫粉剂防治,每立方米水0.4克;细菌性烂鳃病,如用漂白粉防治每立方米水体1克;如用漂白粉挂篓,每处不得超过0.3公斤;赤皮病,每立方1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二是药物一定要充分溶解、过滤,特别是对那些不易溶解药物,在溶时要充分搅拌,促进溶解。三是必须先喂食,后撒药。撒药后不  相似文献   

20.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较大,鱼类发病防治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大水面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造成污染,为了控制大水面鱼病发生,现特介绍几种有效防治鱼病方法,供参考。   一、防治鱼病方法   1.鱼种消毒 大水面养鱼必须在投放鱼种季节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经过人工药物消毒后,方可投放,常用的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其用药量可在 1000公斤水中放漂白粉 10克,或硫酸铜 8克,或食盐 10~ 20公斤,或高锰酸钾 20克,这些药物对鱼体皮肤和鳃上的细菌、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2.饵料消毒 病原体往往随饵料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