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所介绍的用常规法检测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组分含量的流程,所检结果与实际值比较,相对误差小于5%,差异极不显著(P<0.01)。此方法具有检测成本低,简单易行,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特别是为缺少原子吸谱仪和极谱仪的质检单位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28日,我国首台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的高科技设备一离子迁移谱仪在重庆正式亮相。这一设备利用离子迁移谱技术,可迅速检测出送检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的存在,防止问题食品走上餐桌。  相似文献   

3.
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一般流程为采样、研磨、提取、过滤、净化、检测和评估。本文对这一检测流程的具体步骤进行分析,认为采样是霉菌毒素检测误差的主要来源,简便方法主要基于免疫学检测系统,LC-MS/MS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毒素的同时检测,而稳定同位素稀释法用于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准确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大部分基层兽医实验室都具备血清学检测能力,对免疫动物的抗体检测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抗体结果不准确。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基层兽医实验室现状、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血清学抗体检测能力的对策,供从事兽医实验室检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能值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是常用的方法,而油脂易发生酸败、氧化变质,因此建立起一套详细完整的检测流程与评估方法,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特约海大集团研发中心以鱼油、豆油为例,对油脂的质量检测流程与评估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饲料品控工作者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D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检测猪附红细胞体抗体的Dot—ELISA方法,并确定了试验程序中最适抗原包被浓度、被检血清最适稀释度等工作条件。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ot—ELISA不与猪瘟等常见猪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且稳定性高;用所建立的Dot—ELISA与IHA对70头份被检血清进行平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和60%;对20份阳性血清进行检测,Dot—ELISA和IHA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1012和1:160。表明所建立的Dot-ELISA是一种比较敏感、特异和稳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能用于猪附红细胞体的抗体检测和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在各种生物体液中广泛分布,在食品和化学相关研究领域,氨基酸检测往往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有关氨基酸检测方法繁多,然而传统的衍生化法和电位传感法存在分析成本高、检测限高以及测试速度慢等缺点,使其在氨基酸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因此,结合衍生化法与电位传感法的优点,开发基于衍生化和电位传感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已经成为如今的主流,该方法不仅灵敏度高,同时还具有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同氨基酸检测方法及其原理,为提高氨基酸检测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检测口蹄疫的快速实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本研究借助新兴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体外等温扩增检测方法。设计了6条针对FMDV3D基因的8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套从核酸抽提到检测仅需要75min的快速检测技术。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与实时荧光RT-PCR灵敏度相当;且具有特异性,对其他水泡性疾病痛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而且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常规水浴锅在63.5℃即可进行,肉眼可直接观察检测结果。该方法是适合基层和现场检测而无需送至中心实验室的快速灵敏实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9年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全省13个市(地)、67个县(市、区)的80个兽医实验室开展了检测能力比对,比对项目包括禽流感抗体检测、猪瘟抗体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6个市级实验室和14个县级实验室比对结果正确率为100%,禽流感抗体、猪瘟抗体、布鲁氏菌抗体、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结果正确率分别为71.2%、97.3%、73.3%、97.0%。比对结果客观反映了全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规范实验室检测流程。  相似文献   

10.
动物疫病的大暴发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与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性疫病的增加使得动物疫病更加复杂,流行趋势更加严峻。灵敏、特异、快速地诊断动物疫病是实施疫病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基于PCR技术及等温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解决了传统病原学诊断费时费力、免疫血清学存在的窗口期等问题并摆脱了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成为目前常用的病原体筛查方法。但大多数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到一个或几个病原体,且复杂的试验流程及对设施的高要求降低了立即干预突发疫情的能力,同时无法满足某些检测分析需求。近年来,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高通量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同时监测、检测和表征成百上千个靶点的能力,能满足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需求,是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检测手段。笔者从病原学、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高通量诊断等方面对主要的病毒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展望未来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以期为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汞的分析方法很多,但由于大米中汞的含量低且汞的特性又极易挥发,此方法结合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原理,经过反复摸索测定后确定1个最佳仪器条件和酸度条件来提高仪器的灵敏性和对所测数据准确性。采用此方法检测大米中的汞的含量分析速度快,样品不需隔夜处理,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大大提高了检测大米中汞值的准确度。通过此方法检测大米样品应用成功。  相似文献   

12.
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叶黄素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饲料中的叶黄素含量直接影响到肉鸡皮肤及禽蛋蛋黄的着色效果,因此对于原料及配合饲料中叶黄素的检测意义重大。AOAC先后多次颁布了关于叶黄素的检测方法,最近一次所颁布的为高压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由于设备昂贵及操作的繁琐性很难在企业中推广。因此,我们在AOAC(1984)所颁布的柱层析结合分光光度计分析叶黄素的基础上略加改进,形成了目前这种饲料中叶黄素含量检测的简易方法。该方法自1992年以来,经过不同人的多年实践,证明是一种简易可靠、重复性好的检测方法。l仪器a.色层柱──15min×30cm(内径宽×长)的硬质玻璃管…  相似文献   

13.
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参照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建立其荧光RT-PCR检测方法,以检测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此型PRRSV。该法能检测到1 TCID50的PRRSV。用此法检测猪瘟病毒、乙脑病毒、伪狂犬病毒、马动脉炎病毒、圆环病毒Ⅱ型和MARC145细胞的RNA,结果均为阴性。对12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应用,检测结果(7份阳性,119份阴性)与病毒分离完全符合。此法中的阳性对照为体外转录的ds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解决了此类检测方法所用的RNA阳性对照所普遍存在的易于降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猪链球菌16SrDNA基因的种特异性基因序列和CPS基因的2型(1或/和2型)型特异基因序列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猪链球菌2型(1或/和2型)的多重PCR方法。利用保存的猪链球菌2型菌株和其他相关标准菌株作为参考菌株对该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敏感,对组织中的猪链球菌2型(1或/和2型)的最低检出水平为30CFU/mL。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采自江西、北京、珠海、天津、四川等省市的猪扁桃体样品进行了检测,并通过细菌分离和玻片凝集试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检出阳性符合率为100%,证实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猪链球菌2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瘦蛋白(lepti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和探针,对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评估,建立了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由pMD-18T瘦蛋白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瘦蛋白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检测出低于10个拷贝/μL的样品),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概况做一大致论述,并指出当前检测体系中检测方法和样品选择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完善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体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ELISA检测鸡传染性囊病抗体方法的研究及应用I.IBD-ELISA检测抗体方法的建立张晨生,郑海发(北京市兽医实验诊断所100101)本试验目的在于建立IBD-ELISA方法与计算机联用作到快速、敏感、准确、特异,适用大量检测样品。作者在抗原包被、...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对大量的遗传信息进行快速、高通量、并行检测,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中遇到的难题,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核酸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药物筛选等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领域。作为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简要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流程,综述其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在核电厂事故应急状态下,事故早、中、后期的监测对象、范围及其特点,以及γ谱仪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在事故早期的应急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是放射性烟羽,利用便携式溴化镧γ谱仪快速的识别出放射性烟羽中放射性γ核素;在事故早、中、后期采集的环境样品,均能利用实验室高纯锗γ谱仪准确分析出样品中放射性γ核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可为判断事故发展趋势,评价辐射后果,判定受影响区域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移液工作站是完成高通量试验的必备工具之一,能帮助实验室构建标准化的试验流程,消除样品污染或损耗风险,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有效保障生物安全。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兽医检测领域较常用的移液工作站,阐明了其在动物疫病检测中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稳定、运行高效、安全性高等优势,也指出了工作站对样品处理要求高、价格昂贵、校准检定困难、维护难度大等难点,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