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渝糯851乳熟期鲜食糯玉米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处理鲜穗采后贮藏期生理、生化及食味品质指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鲜穗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后0℃低温与25℃室温贮藏相比,低温有效抑制鲜穗呼吸生理、蒸腾生理、可溶性糖代谢、支链淀粉合成代谢及籽粒组织水分损失,品质保质期得以延长;采后带苞叶和不带苞叶处理相比,带苞叶可抑制呼吸强度、可溶性糖代谢、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代谢,贮藏期更长,而蒸腾作用增强,籽粒组织水分损失高.在食味品质方面,低温带苞叶处理可食用期达到5d以上.  相似文献   

2.
糯玉米鲜果穗采收后呼吸与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津农0802和京科糯2000鲜食糯玉米鲜果穗作为试验材料,在其适宜采收期采收后,设置鲜果穗带苞叶、鲜果穗不带苞叶分别在室温(29-32℃)、低温(4℃)条件下贮藏等4种处理。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依次在贮藏后的0、6、12、24、48、72、96和120h等8个时间点测定糯玉米鲜果穗的呼吸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结果发现:贮...  相似文献   

3.
鲜食糯玉米采收后的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随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贮藏环境等条件的改变而显著变化。本文对前人在糯玉米鲜穗采收后的水分、糖分、呼吸强度等生理指标变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鲜食糯玉米新组合及其食味品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收期,从鲜果穗产量、商品性和食味品质3个方面对39个鲜食糯玉米新组合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中新组合筛选及其食味品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Vc)又叫抗坏血酸,是鲜食糯玉米及其加工品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指标。本文研究了4个糯玉米品种鲜果穗采后籽粒中Vc在4种不同贮藏处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籽粒中Vc含量受温度影响很大,受苞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摘 要:糯玉米采收后的鲜食品质是衡量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为进一步探讨糯玉米品质形成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以63份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采后不同贮藏期果穗中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测定其中8份优异材料蒸煮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蒸煮前后糯玉米果穗中都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鲜样中,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4.22 mg·g-1,占可溶性糖的65.60%,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接近,平均含量分别为11.30 mg·g-1和10.49 mg·g-1。鲜样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低主要是由蔗糖决定。蒸煮过后,糯玉米熟样中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均下降。可溶性糖和蔗糖是判断糯玉米生化甜度的两个重要指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糯玉米鲜样中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降解速率的快慢主要由蔗糖决定。根据可溶性糖含量与降解速率,筛选了两份糯玉米特异可溶性糖种质,研究结果可为鲜食玉米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1年、2002年、2004年山东省特种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通过对参试糯玉米品种株型、鲜穗采收期、产量性状、商品果穗率、品质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指导山东省糯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糯玉米品种紧凑型株型偏少;鲜穗采收期存在较大差异;参试品种的产量和穗粒数差异显著;一些参试品种的双穗率过高,影响商品果穗率偏低;参试品种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赖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都很显著,风味品质分差异不明显;参试品种对茎腐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对鲜食糯玉米的食味进行评价,在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收期,从鲜果穗的清香度、果皮薄厚、籽粒柔嫩度、粘度、甜度5个方面对10个鲜食糯玉米组合或品种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判,探讨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中食味品质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在5个指标中,粘度的权重系数最大,其次是果皮薄厚和籽粒柔嫩度,再次为清香度和甜度。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评价糯玉米食味品质,其结果更为客观,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9.
探讨缓控释肥对糯玉米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可为缓控释肥在糯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2019年在成都市新都区,以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试材,以不施氮肥为空白对照、常规施肥为肥效对照,研究了缓控释肥对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施氮量减少14.37%,鲜苞产量提高12.32%,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增加,鲜苞和秸秆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鲜苞吸氮量增加,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6.40%,采收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25.37%。缓控释肥较常规施肥虽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次数,但能够显著增加行粒数,改善穗部性状,明显提高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适宜在成都平原糯玉米种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2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黔北地区糯玉米新品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各供试品种的鲜穗产量、品质表现、果穗性状及生育期等。[结果]各品种果穗性状、鲜穗产量、口感品质表现差异较大,其中筑甜糯2M1313鲜穗产量、果穗性状和品质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筑甜糯2M1313适宜于在黔北地区作为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汤日圣  童红玉  叶晓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46+12702
[目的]探讨鲜食糯玉米采后营养品质的变化。[方法]以江南花糯果穗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其采后在不同温度下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常温(25±0.5)℃下,鲜食糯玉米籽粒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都迅速降低,低温条件(5±0.5)℃可有效控制鲜食糯玉米籽粒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降低,延长江南花糯鲜食果穗的保鲜期。[结论]该研究可为人们保存和延长鲜食糯玉米货架保鲜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通过对2个普甜玉米、2个加强甜玉米、2个糯玉米灌浆期子粒含水率、含糖量、呼吸强度、风味食味的测定,探讨鲜食甜、糯玉米的适采期和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普甜、加强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天,糯玉米为授粉后23~25天。收获后贮存期间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贮存温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804**;与呼吸强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42*。贮存温度与呼吸强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963**。常温下呼吸强度最大,达到76.7CO2mg/kg(鲜重)·h,是-30℃冷冻贮存的12倍。生产上可以通过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达到降低呼吸强度和糖分分解速率,保证鲜玉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速冻保鲜甜、糯玉米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甜、糯玉米生鲜果穗、煮熟果穗、速冻3个月果穗和速冻6个月果穗进行感官评定和主要营养品质成分测定,探讨速冻保鲜处理对甜、糯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冻保鲜处理后的甜、糯玉米感官品质符合消费者要求,含糖量和主要氨基酸含量得到控制,部分氨基酸含量稍有降低,基本上与鲜果穗相近,保存了固有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γ-氨基丁酸(GABA)对糯玉米产量形成及其光合生理的影响,为提高糯玉米产量的化控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糯玉米品种粤彩糯2号、京科糯928和粤白甜糯7号为材料,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置糯玉米孕穗期叶面喷施GABA 5 mmol/L(FS)处理,观察记载田间糯玉米生育时期及植株农艺性状,测定分析糯玉米产量及灌浆期和成熟期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糯玉米产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对孕穗期叶面喷施GABA的响应。【结果】与CK相比,FS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试糯玉米的鲜苞产量、净穗产量和鲜苞穗叶比,鲜苞产量和净穗产量分别较CK提高5.45%~11.08%和5.66%~14.23%。供试糯玉米在FS处理下的单穗总粒数、成熟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株高均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6.28%~8.76%、14.01%~70.67%、14.60%~29.92%、8.94%~23.19%和3.35%~5.21%。FS处理对穗位高度、秃顶长、穗粗、灌浆期和成熟期叶片SPAD值及成熟期叶片老化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FS处理下供试糯玉米的抽穗期、散粉期和吐丝期均较CK提前1 d。糯玉米净穗产量与鲜苞产量、穗粗、穗行数和成熟期叶片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鲜苞产量与净穗产量、穗粗、成熟期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GABA处理下糯玉米产量的提高与提高单穗总粒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株高以及调控生育时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从隔离种植、良种选择、整地施肥、分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去除分蘖、人工去雄、辅助授粉及适时采收等措施着手,对鲜食糯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鲜食玉米已在浦口区区域产业优势逐渐显现,目前,全区鲜食糯玉米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hm2;不断引进示范推广优质新品种;糯(甜)玉米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配套技术日趋完善;特色玉米产业化有了良好的开端。分析了鲜食玉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与对策:一是大力宣传,扩大南京市浦口区鲜食玉米的知名度;二是巩固和提高生产基地建设;三是优化结构,提高鲜食玉米综合生产水平;四是加快产业化开发,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