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于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优化传统栽培模式,实行节水灌溉势在必行,调亏灌溉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调亏灌溉的机理,从葡萄树体的生长状况、根系的发育情况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文章对分期调亏灌溉、根系分区灌溉和隔行交替灌溉这三种具体的调亏灌溉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灌溉时期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需求及如何根据葡萄的生长周期来合理安排灌溉时间。最后,文章总结了调亏灌溉对葡萄果实中糖分、酸度、酚类化合物以及香气物质等关键品质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调亏灌溉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不同灌溉模式和时期影响的探讨,为科学管理葡萄园,实现节水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生育期灌溉水量的优化配置,根据2013—2014年设施延迟栽培葡萄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处理下的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的资料,分别分析了Stewart模型、Blank模型和Jensen模型3种不同水分生产函数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的适应性,计算了不同模型对应的设施延迟栽培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结果表明,设施延迟葡萄水分敏感指数在果实膨大期最大,该时期为需水关键期,亏水处理会明显降低产量;萌芽期最小,该时期适度亏水对产量提高有积极影响。确立了Stewart模型和Blank模型为适用于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在灌溉水量有限的条件下,应采取萌芽期适度亏水,将灌溉水量调配给果实膨大期的灌溉水配置方式,以期在合理调配灌溉水量的同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调亏灌溉的研究历史,水分利用效率、作物品质与调亏灌溉的关系,调亏灌溉的生物学基础,作物对调亏灌溉的反应,调亏灌溉效应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调亏灌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于程 《农业工程》2012,2(4):42-46
该文系统地阐述了调亏灌溉理论的发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来调亏灌溉技术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调亏灌溉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调亏灌溉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节水优产,以加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调亏灌溉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苗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采摘期调亏灌溉处理的最大产量所对应的灌水量分别为610.07、502.12、492.14和494.86 mm。果实膨大期重度调亏处理的产量下降最为显著,比对照降低了13%。各生育时期重度调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充分灌水和中度调亏。开花坐果期是调亏灌溉处理的适宜时期,该时期重度调亏的WUE达40.59 kg/m3,比对照提高了30%左右。番茄红素量与灌水量线性关系不明显,而番茄果实中可性固形物、Vc量与灌水量显著负相关。从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考虑,在酿酒葡萄开花坐果期内中度调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麦后移栽棉适宜的调亏灌溉模式。【方法】在麦后移栽棉蕾期、花铃期分别设计不同亏水灌溉处理,研究了不同调亏灌溉处理对麦后移栽棉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蕾期和花铃期的水分亏缺均会抑制棉花株高、茎粗等营养生长,其中蕾期水分亏缺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无论是蕾期还是花铃期,轻度亏水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叶片相对含水率随缺水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蕾期或花铃期轻度亏缺灌溉均有利于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全生育期充分灌溉(CK2)处理相比,蕾期轻度调亏灌溉节省灌溉用水5.45%,增产9.16%,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5.05%;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节省灌溉用水9.09%,增产2.34%,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2.90%;调亏灌溉对麦后移栽棉马克隆值和伸长效率影响不明显,但蕾期或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都有提高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的趋势。【结论】在水资源供应较为充足时,蕾期轻度调亏灌溉、花铃期充分灌溉可获得最高的籽棉产量和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在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蕾期充分灌溉、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是较为适宜的省水、高产、高效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茜  刘松涛 《节水灌溉》2016,(10):113-116
介绍了果树调亏灌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调亏灌溉技术与果树生长生理生态指标、果实产量和品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调亏灌溉技术在果树栽培上的应用,提出了果树调亏灌溉研究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最后对调亏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徐峥嵘  李佳 《灌溉排水学报》2020,(2):I0002-I000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各个行业用水矛盾日益凸显,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据了全国用水量的70%左右。在用水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其中,调亏灌溉就是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其通过科学的灌溉制度控制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刺激作物根系补偿生长功能,以达到提升农作物产量、品质、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调亏灌溉对旱稻生长的影响》一书是针对调亏灌溉技术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调亏灌溉的理论基础、调亏灌溉对旱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调亏灌溉对巴西陆稻IAPAR9根及根冠比的影响、调亏灌溉对巴西陆稻IAPAR9生理的影响、调亏灌溉对巴西陆稻IAPAR9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苜蓿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了地下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紫花苜蓿株高、叶绿素、茎叶比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灌溉下限处理,田间持水量的70%为对照处理,设置田间持水量的50%和60%2个调亏灌溉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溉调亏程度加重苜蓿前2茬株高和草产量呈递减趋势,对第3茬影响不显著;调亏灌溉对苜蓿叶绿素SPAD值和茎叶比无显著影响;轻度调亏灌溉(田间持水量的60%)下苜蓿干草产量无显著降低。综合分析表明,地下滴灌轻度调亏灌溉(田间持水量的60%)下可实现紫花苜蓿丰产节水生产。  相似文献   

10.
调亏灌溉作为一项具有节水、稳产、优质作用的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概述了水分调亏对向日葵生长指标、光合特性、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目前向日葵水分调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丰富向日葵调亏灌溉理论提供依据,从而更科学地指导向日葵调亏灌溉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在干旱的新疆乌鲁木齐采用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内的灌水量应控制在450 mm左右;适时适度的水分亏缺虽然降低了总生物量,但由于作物的亏水补偿效应不但提高了生殖器官在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例,而且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的转移,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适时适度的亏水处理1,其最终收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充分供水的对照处理提高了1.7%和17.0%。实现了以农田水分管理来调控光合产物的分配,减少作物的生长冗余,提高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温室是设施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我国新疆南部(南疆)地区温室的发展相对缓慢,温室存在着结构功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够强、栽培品种不够齐全、政策标准不够明确和能源环境问题解决不够彻底等问题。南疆地区温室只有向增强整体结构性能,研发多因子环境控制耦合软件的方向发展,并完善保障扶持政策的实施,解决好能源环境问题,使温室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才能在未来几年实现科技化、智能化、规模化和区域化,步入世界温室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RDI) is an irrigation scheduling technique,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fruit orchards, tha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dapted for winegrape production.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DI in vegetative growth, yield and harvest quality in ‘Tempranillo’ vineyards grown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typical in Mediterranean areas. Two RDI strategies wer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practices (CI). CI that consisted in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water deficit as summer progressed, whereas RDI strategies (RDI1 and RDI2) had in common a deficit period just after fruit set and, in RDI2, vines were subjected to an additional stress period shortly after veraison.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four consecutive seasons in a commercial vineyard.Water stress at the beginning of berry development resulted in an important reduction of both vegetative growth and berry weight in RDI strategies. No differences in sugar concentration were found between treatments, and RDI berries tended to have lower acidity. The most relevant effect of RDI strategies on grape quality was an increase in anthocyanin and phenolics concentration. In RDI1 berries, this increase was mainly an indirect consequence of smaller berry size. However, in the RDI2 treatment the higher berry anthocyanin concentration reported was not exclusively due to a reduction in berry size. Since harvest quality has been clearly improved by any of the RDI strategies in both year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RDI constitutes an interesting technique to be applied in ‘Tempranillo’ vineyards grown in semiarid areas aiming to obtain high quality grape.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内涵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灌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包括各式各样的灌溉技术,而且还包括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引用Uphoff、Oorthizen和Repetto的理论阐明灌区内各项水利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实行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缘由。通过对调查实例的介绍,分析了农民用水协会和承包这两种主要的改革模式,提出了作者对我国参与式灌溉管理推广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河套灌区灌排管理的基础上 ,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原理 ,开发研制了河套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河套灌区灌溉历史上 ,首次实现了河套灌区总局、管理局和管理所三级灌排信息的计算机管理。该系统不仅可为河套灌区用水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决策方案 ,而且对于河套灌区推广节水型灌溉农业 ,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温室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对温室内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和CO2浓度的监测与调控,以及温室顶模的开模闭膜远程控制。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由温室数据采集控制器和温室远程监控软件组成。温室数据采集控制器可以实现本地手动、遥控器遥控和控制室远程无线控制一体化集成控制。温室远程监控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和记录,实现了温室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遥控。整个系统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并且布线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河套灌区当前地下水适宜埋深、节水阈值和水盐平衡状况。【方法】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河套灌区1998—2018年的引黄用水量、地下水埋深、水盐平衡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灌区由黄河水带来的盐分每年平均约254万t;排入乌梁素海的盐份年均约106万t,每年约有148万t盐分滞留在灌区内,灌区土壤仍然处于连续积盐状态。由于引入和排出大量的生态水,乌梁素海排入黄河的盐分年均188万t,属于脱盐状态,乌梁素海水质持续改善。河套灌区地下水适宜开采量约为3.2亿~3.6亿m3/a,灌区近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2016年为2.1亿m3,2017年为2.4亿m3,2018年为2.15亿m3,目前灌区还有约1.5亿m3的地下水开采潜力。【结论】河套灌区目前地下水年均适宜埋深为1.8~2.5 m,认为灌区农业引黄水量下限(节水阈值)约为40亿m3,每年还应该引入3亿~4亿m3的生态用水,用于维持乌梁素海和灌区湖泊湿地的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研究中存在的重复研究、技术资料匮乏、缺少相应的设计规范以及机具选择无据可循等问题,运用VisualBasic,ASP,IIS和SQLServer数据库等开发工具,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查阅机具设计、开发及应用的相关信息。本系统实现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相关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组合查询,实现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图片在数据库中的读写,远程更新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信息等功能。为此,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和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渠道保温防冻胀设计中计算保温板厚度时关键参数冻土层等效导热系数采用经验法确定、计算误差大等问题,建立了北方寒冷地区粉质黏土的基于分形理论的冻土层等效导热系数λ*的计算公式,利用蛤蟆通灌区试验资料拟合得到系数C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内蒙古河套灌区、新疆冲乎尔灌区和黑龙江蛤蟆通灌区渠道保温防冻胀试验资料对建立的冻土层等效导热系数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聚苯板厚度与试验观测的最佳厚度基本一致,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0%,说明其计算精度较高。利用该公式计算得出了粉土及粉质黏土常用冻土层等效导热系数,对于地下水埋深较浅、渠基土冻结期间存在水分迁移、冻胀较为严重的地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根据设计渠道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精准灌溉的问题,设计了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灌溉监控系统。系统利用数据采集器获取日光温室相关的环境因子,结合番茄生长和水分吸收模型计算灌溉量,并通过灌溉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闭时间的长短进行灌溉。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与传统的人工灌溉模式相比,使番茄增产17.9%,节水35.4%,因此适合用于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的精准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