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麦2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2005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5~2006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607。淮麦2  相似文献   

2.
苏种 《农家致富》2013,(18):23-23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7。来源与类型:原名“淮核0615”,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的冬春性小麦轮回群体中选择.于2008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淮麦24(淮核03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6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6~2007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703。淮麦24于2007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公告号为:CNA003912E。1育种设计为选育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我们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在全国广泛征集优良冬春性小麦材料为父本,在淮安开展较大规模冬春轮回选择育种。育种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杂油 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 ,具有生长旺盛、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该组合于 2 0 0 1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现已投入大面积油菜生产应用。1 生物学特性淮杂油 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  相似文献   

5.
淮麦 19号 (原名 :淮核 970 4 )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 (Tal )基因为工具 ,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寒性好 ,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 ,综合抗性好 ,耐渍性强 ,抗干热风 ,熟期中等、熟相好 ,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2 0  相似文献   

6.
淮稻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稻 6号 (原名 :淮 6 32 9)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育粳 3号 / /中国 91/盐粳 2号复交选育而成 ,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优良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产量表现1995年参加淮阴市中粳区域试验 ,平均产  相似文献   

7.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淮麦20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 2 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豫麦 13为母本 ,鲁麦 14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后代连续选择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2 0 0 2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1 选育经过为培育淮北地区生产上急需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寒农作物品种 ,1990年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产量突出、综合性状较好、重感白粉病但含有优质 5 + 10基因的黄淮区试参试品系郑州 891为母本 ,以该所资源圃筛选的丰产性能好、高抗白粉病、综合性状较好的烟 16 0 4为父本 ,进行有性杂交获得优良组合“90 0 …  相似文献   

8.
"淮麦17号"(原名淮阴9467)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优质品系"淮阴82057"为母本,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的优质资源"徐州747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2000年1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麦17号"(国审麦20000004).  相似文献   

9.
<正>淮麦26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  相似文献   

10.
淮麦22号(淮麦020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用高产品种淮麦18(淮阴9628)作为母本,扬麦15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07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5).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为20050487.8,公告号为CNA002518E.  相似文献   

11.
High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8-352
  相似文献   

12.
大豆高油品种黑农4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9个试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黑农41不同处理组合效果差异显著。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多数优于垄作处理,不同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差异显著,具有增产、提高油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以窄行处理组合3效果最好,基本模式为行距28cm、保苗36万株/hm2、施磷酸二铵50kg/hm2、尿素5kg/hm2、生物钾15kg/hm2,获得产量4085.8kg/hm2,增加经济效益2580.9元/hm2,为黑农41高产优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最佳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品种区试结果和示范推广的栽培研究为依据,阐述了鄂棉15的生育特点、高产的产量结构及农艺指标,从而论述了棉花“选用良种、两膜栽培、合理密植、巧肥精管、全程化调”为主要内容的“两高一优”栽培策略,建立了当前棉花大田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培育壮秧、农艺与农机融合等方面总结高标准农田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秧普及率,达到补短板促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秧、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长丰县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师树旺 《北京农业》2011,(12):26-27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High Polymers     
  相似文献   

19.
大西洋马铃薯是薯片加工型品种,根据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大西洋马铃薯作物特性,从品种习性、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利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小麦超高产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麦是冷季作物,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我国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是同纬度除少数沙漠干旱地区以外最热的国家,淮河一秦岭以北冬小麦集中产区,小麦抽穗~成熟的日平均气温大于30℃的高温天气占到该生育期的1/3,大约70%的时间突破了临界温度。北方受高温干热风影响的小麦面积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71%,为害频率为十年七遇,小麦年减产18.5~35亿kg,热胁迫危害成为我国北方小麦高产的主要生理障碍。小麦耐热基因型与热敏感基因型存在广泛的变异,耐热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为小麦抗热筛选提供了依据。提高小麦的抗热性水平,缓解胁迫为害,是今后小麦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