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了解我国蕉园土壤肥力现状对明确土壤障碍因子,制定有效的消障措施和合理的养分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蕉园土壤肥力的文献数据及结合实地调研测定的数据,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包括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指标,明确我国蕉园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香蕉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我国蕉园土壤pH平均为5.3、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4.9 g/kg、碱解氮含量平均为77.3 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为96.0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27 mg/kg、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1039 mg/kg、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102 mg/kg、有效铁含量平均为169 mg/kg、有效锰含量平均为41.8 mg/kg、有效铜含量平均为2.84 mg/kg、有效锌含量平均为4.82 mg/kg、有效硼含量平均为1.16 mg/kg。86.3%的蕉园土壤有机质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下水平,97.1%的蕉园土壤碱解氮处于中等以下水平,60.8%的蕉园土壤交换性镁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下水平,50%以上的蕉园土壤速效磷、有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处于极高水平。不同省份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机质、大中量元素、有效锰和硼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蕉园存在差异。我国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平均为0.71,福建蕉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78,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广东(0.71)和云南(0.69)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显著高于海南(0.62)和广西(0.61),不同省份13.3%~37.1%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中等以下水平。我国蕉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微量元素(除有效硼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pH偏低,有机质、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处于中等或缺乏水平,成为蕉园土壤肥力潜在限制因子。因此,我国香蕉生产中,应重视有机肥、镁肥和硼肥的施用,不同香蕉种植省份要因地制宜,制定有效障碍因子消减措施,提升蕉园土壤肥力,促进香蕉提质增效和产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漳州主要长期蕉园土壤肥力分析与施肥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漳州市种植年限10 a以上主要蕉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及评价,为漳州市香蕉园的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和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漳州市蕉园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92.31%的蕉园土壤碱解氮偏低;92.31%的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84.62%的蕉园土壤速效钾处于较高水平。对于中微量元素而言,84.62%的蕉园土壤交换性钙、92.31%的有效硫含量处于适宜香蕉生长的范围,30.77%的土壤交换性镁处于缺乏状态;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丰富,但92.31%的蕉园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硼素缺乏严重。因此,为了实现蕉园合理施肥和可持续发展,漳州市长期蕉园应施用石灰类物质或其他碱性肥料提高土壤pH,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在施用化肥时,重施氮肥,适量施用硼砂和有机硼肥,适当减少钾肥用量,部分地区增施镁肥。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河口县8个香蕉种植区的194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1.6%的土样pH值在正常范围内;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镁低于临界值20 g/kg、90 g/kg、10 mg/kg、100 g/kg、50 mg/kg的土样分别为23.2%、30.4%、59.3%、75.8%和63.9%;所有土样的有效铁、锌含量均高于临界值;少数样品的交换钙、有效铜、锰含量低于临界值。据此提出河口县香蕉园相应的施肥建议,对指导香蕉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南西部儋州、昌江、白沙,北部临高、澄迈和定安,主要甘蔗产区0~20cm土层共85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蔗区土壤pH值平均为4.50,88.23%的样品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3g/kg,38.82%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62.35%的样品碱解氮含量低于60mg/kg;38.82%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小于10mg/kg;78.82%的样品速效钾含量小于50mg/kg;60.0%的样品交换性钙含量小于450mg/kg;80.0%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120mg/kg;28.24%的样品有效硫含量小于12mg/kg;83.53%的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蔗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省194个典型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效态zn、Cu、Mn、Fe含量分别为1.94mg/kg、151.23mg/kg、85.95mg/kg、7.07mg/kg;有效铁的含量较丰富,98.5%茶园土壤有效铁含量〉10mg/kg;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的含量相对偏低,低于临界值的茶园分别占32%、28.4%、12.4%。有效铜、有效锰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Zn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洛阳烟区植烟土壤的pH值和养分特征,于2008年对洛阳市植烟土壤进行了取样和检测.结果表明,洛阳烟区土壤pH值偏碱性;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较为适宜,速效磷平均含量适宜,但分布不均,其中速效磷含量小于10 mg/kg的样本占总数的42.02%;有效钙、镁、硫、锰、铜、锌含量较为丰富,但有效铁、钼、硼含量低.  相似文献   

7.
永春县低丘农田茶园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茶园土壤pH值低,平均值4.3,其中低于4.5的占72.2%。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的占70.1%;土壤速效磷含量很高,平均值为159.8 mg/kg;其中低于25rng/kg的占3.4%;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25.0mg/㎏,低于25.0mg/㎏的土样占72.6%;有效镁含量范围为平均含量为38.8mg/kg,低于50.0mg/kg的占58.6%;有效锌含量范围为3.1-66.2mg/kg;有效铜含量范围为1.6-12.3mg/kg;有效铁含量范围为26.3-423.9mg/kg;有效锰含量范围为3.9-203.8mg/kg。农田茶园土壤pH值较低,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因而锌、铜、铁有效性较强;而酸性强的土壤镁有效性低。各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变幅较大,建议按测土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腾冲火山区域主要植烟区的175个植烟土壤样品的主要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水平较高,符合火山灰土基本特性;土壤样品pH值达植烟适宜标准的占总数的82.29%,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占总样品数的73.71%;土壤有效氮、有效钾含量丰富,有效磷相对缺乏,土壤有效镁分布不均匀,微量元素有效锌及有效硼缺乏,低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9.
陵水芒果园土壤养分、pH与果实矿质营养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陵水芒果10大主产区芒果园0~20、20~40 cm土层,对采集的土壤样品和果实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和多元统计分析,以期掌握陵水芒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的基本状况及相关性,为科学合理制定陵水芒果主产区的施肥策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法及线性规划研究发现果园养分优化方案:p H 6.01-6.85,有机质为20~25.22 g/kg,碱解氮大于90 mg/kg,有效磷为22.15~40 mg/kg,速效钾大于100 mg/kg,交换钙大于1 800mg/kg,交换镁为100~144.15 mg/kg,有效硫大于16 mg/kg,有效铁为4.5~20 mg/kg,有效锰大于30 mg/kg,有效铜为0.2~1.03 mg/kg,有效硼为0.5~2 mg/kg。芒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硼、有效硫、有效钙、有效镁的含量普遍偏低,大部分果园p H都不适宜;建议大量增施有机肥,以基肥为主,适当增加氮肥、硼肥、硫肥、钙肥、镁肥的施入量与养分管理,且要注意不同养分间的比例。在施肥时应根据各地区各时期养分丰缺度平衡施肥,并在生理关键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等5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中的土壤和叶片养分分析,发现澳洲坚果种植区土壤与叶片养分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47个澳洲坚果园的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4.94、29.17g/kg和109.23、36.64、200.05、352.78、85.65、0.60、2.03、2.14 mg/kg;叶片氮、磷、钾、钙、镁和硼、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16.36、0.73、8.39、6.05、0.80 g/kg和17.74、3.46、9.86 mg/kg。土壤pH值低于5.0的样品比例占60%,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达到丰富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分别占40%、31%、47%、56%、38%和18%,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达到缺乏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为71%、67%和84%。叶片氮、磷、钾、钙、镁和锌养分达到适宜和丰富的样品比例为97%、67%、100%、49%、51%和100%,磷、钙、镁、硼和铜养分达到缺乏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为33%、51%、49%、87%和88%。因此,云南澳洲坚果园土壤肥力调控的重点是增施有机肥,减施磷钾肥,补施钙镁中量元素及铜硼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衡南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成生  向鹏华  罗建新 《作物研究》2012,26(3):252-254,259
2003年采集衡南县主产烟区的118个植烟土壤样品分析表明,衡南县植烟土壤的pH值平均为5.29,大部分土壤明显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接近一半的土壤其含量超过了35g/kg,几乎所有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在120mg/kg以上,部分植烟土壤有效磷、有效锌和交换性钙缺乏,且不同类型的土壤差异较大;而大部分土壤有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硼和有效氯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我省茶园土壤含锌水平及茶树锌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我省9个县48个样点茶园土壤的含锌水平,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锌贫乏,0~15cm土层锌含量〈1.5mg/kg的样点占79%,15-30cm和30-45cm土层〈1.5mg/kg的样点占73%和75%。文章还阐述了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作用,以及锌的营养诊断与茶园锌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省胡椒优势区胡椒园土壤分0~20 cm和20~40 cm两层取样,用以研究海南胡椒种植区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在3.76~5.26之间,极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54%,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46%;约98%胡椒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较低含量区间;碱解氮含量有85%在适宜值范围内;有效磷含量有54%低于适宜值范围;约54%胡椒园缺乏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均低于适宜值范围。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养分因子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为: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机质>交换性镁>碱解氮>有效磷。因此,应该适当增施草木灰、石灰和有机肥,以提高胡椒园土壤pH值和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4.
海南琼中县什运乡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南琼中县什运乡采集土壤样品276个,系统测定pH值及氮、磷、钾、钙、镁、锌、硼等含量,按第2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要求,对其进行养分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什运乡土壤酸性强;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土壤碱解氮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无论是全量水平,还是有效态水平,土壤磷、钾含量均处于低至极低水平;中、微量营养元素分布不一,交换性钙含量高而交换性镁含量低,有效锌含量丰富而有效硼含量缺乏。鉴于海南中部山区退化较为严重的土壤养分状况,在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种植过  相似文献   

15.
采集耕地土壤198份样品,分析土壤有机质、pH和4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全县平均含量达27.66 g/kg,各镇之间的差异较大;全县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pH平均值为5.10;土壤有效铜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土壤有效铁和锰稍缺乏,铜和锌较丰富;有机质与锰、铜和锌呈正相关,与锰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H同4种土壤微量元素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与铁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近期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应注重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避免缺素症状的发生,注意调节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低丘红壤茶园钾的成土迁移和丰缺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洵 《茶叶科学》1994,14(1):9-16
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低丘红壤茶园,由于土壤不断富铝化,酸度大,增强了钾的淋失,全钾含量趋向贫化。有效钾的抽样调查表明,其含量由北而南逐渐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证,其中:低于50mg/kg以下的茶园约占1/3,且多数分布在南部茶区。在成土过程中,由于受茶树的生物物质循环的影响,使土壤表层的有效钾富集起来。防止该类茶园土壤的进一步酸化和表土层侵蚀,是保护土壤“钾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钾肥施用上,应首先考虑赤红土和砖红壤大叶茶地区的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