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洞庭湖区大棚秋延后暨剪枝再生栽培的辣椒品种,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引进8个辣椒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测定株高、开展度、果长、果宽、单果质量、折合667 m^(2)产量等指标,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究农艺性状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合聚类分析筛选辣椒优良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间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兴蔬皱辣2号表现较为优异。在秋延后栽培中,株高、果长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宽、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再生栽培中,果宽、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3个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85%以上,主成分1中占比较高的指标为果宽、单果质量和折合667 m^(2)产量,果宽、单果质量对辣椒产量具有提升作用。聚类分析将品种分为4大类,以产量作为重要指标,筛选出皱皮椒兴蔬皱辣2号,其综合表现最佳、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到4059.57 kg,其次是牛角椒兴蔬201,每667 m^(2)产量为3341.47 kg,2个品种均符合洞庭湖区市场需求,适合作为秋延后暨再生栽培辣椒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秋甘蓝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份秋甘蓝种质资源为试材,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期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秋甘蓝育种亲本材料。结果表明:单球质量变异系数最大。除中心柱长和宽外,其它11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5.955%的前3个主成分来评价秋甘蓝种质资源,并进行综合得分,其中P1、PF、"京丰一号"、PM、P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聚类分析将11份秋甘蓝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8时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Ⅲ类的优势明显。可利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秋甘蓝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的育种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秋冬茬耐低温番茄品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以色列引进的5个番茄品种和国内选育的3个番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耐低温弱光性、植物学性状、产量、果实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Top1056、Top1107、佳粉18和Toln850-028共4个番茄品种,可用于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对北京地区秋大棚中12个结球生菜抗抽薹性的研究,筛选出3个抗抽薹性好的品种,分别为以色列海泽拉的6105、福建超大CDBS-005、福建超大CDBS-006,其中CDBS-005、CDBS-006两个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异,适合于北京地区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三都县稻菜种植效益,改变传统的稻田单纯种植水稻或菜田单纯种植蔬菜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当地低热河谷坝子资源优势,探索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了秋接茬结球甘蓝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4个甘蓝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抗性、产量等特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月上旬水稻收获后,接种一茬甘蓝,以惠丰1号甘蓝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最好,建议作为三都县稻菜多熟制秋接茬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6.
李孝  吴志会  彭学文 《蔬菜》2016,(6):8-10
为了筛选适宜唐山地区栽培的秋白菜品种,对8个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除超绿先锋外,其他白菜品种均较对照北京新三号不同程度增产,其中精选中白81、国菜80和精选秋福增产幅度达10%,特别是中白81和国菜80的抗病性也很好,这2个品种在唐山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从国内外引进的5个牛蒡品种为试材,研究广西种植条件下不同牛蒡品种农艺性状差异,以及不同播期对"地皇早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肌大长"、"东京白肌"和"柳川理想"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26.92%2、4.62%、19.91%,但"东京白肌"肉质根有分叉;适当早播可以提高牛蒡产量。该试验结果说明,"白肌大长"和"柳川理想"的产量、商品性较高,在广西以9月底至10月初播种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李荣华 《长江蔬菜》2011,(22):39-43
以4个耐热性存在差异的菜心品种(系)作材料,在盛夏高温和非高温季节种植并测定和分析这些菜心材料的产量及农艺性状,以期发现一些与耐热性相关的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耐热性强的菜心材料产量明显高于耐热性弱的菜心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量、薹质量、薹粗、薹叶数和植株最大开展度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菜心的...  相似文献   

9.
秋莴苣作为秋季补淡蔬莱,近年来发展较快.我们于1991、1992两年进行了适栽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的探讨,并在1993年推广1000余亩,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收入.一、品种筛选1991年,引入四川二白皮、柳叶、昆明苦马叶3个品种,以本地尖叶莴苣作对照.于8月19日播种,9月21日定植,10月29日—12月15日收获.1992年除继续引入试种上述3个品种外,又引入新疆白尖叶、无锡柳叶2个品种,共5个品种进行试种,于7月31日播种,8月28日定植,10月上中旬上市.试验地为黄泥翘土壤,前作分别为秋黄瓜、春番茄.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6.5平方米和6.85平方米,折合种植密度为每亩5230株和5840株.田间管理与大田常规相同.另外还进行了苦马叶莴苣播期观察试验,于7月15日、20日、30日分3期播种.现将两年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湖南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湖南本地16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系数及通径分析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的主要辣椒品种间产量、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有选育价值;鲜果产量与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株挂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辣椒鲜果总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挂果数(0.648)单果鲜质量(0.629)果宽(0.511)果长(0.328)果肉厚(0.304)果柄长(-0.014)株高(-0.105)。  相似文献   

11.
对‘荷花大红荔’、‘脆肉荔’、‘粤引无核荔’及‘竹山六号’等4个荔枝品种定植后5年的树体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果实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荔枝品种的树高、冠幅和地径增长均呈较好的一致性,且‘荷花大红荔’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他3个品种。‘荷花大红荔’属于大果型荔枝品种;‘粤引无核荔’为典型无核型荔枝品种;‘脆肉荔’果实含有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具有较高的焦核率。  相似文献   

12.
三色堇主要观赏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包满珠 《园艺学报》2007,34(2):449-454
通过双列杂交试验,采用MINQUE法进行遗传分析,发现在三色堇10个性状的遗传中,多数性状显性效应为主要的遗传效应,但株高、花数以加性效应为主,而株幅、花瓣厚则以加加上位性效应为主。不同性状的遗传力不同,总体广义遗传力较高(平均0.57),而狭义遗传力较低(平均0.33)。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径与花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营养性状(如株高、株幅、分枝数、单叶面积等)的相关性均不强,只与分枝数有0.1水平的遗传负相关,花数与株高、株幅的相关性很高,但与分枝数、单叶面积相关性很弱。其它多数性状间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严少杰 《中国果菜》2021,(2):34-43,60
菜心是华南地区的主要蔬菜,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发掘出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不仅可以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还可以定向地优化目标性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菜心品种.本研究选用148 份来自宁夏银川和广东南沙田间种植的菜心种质材料,采集株高、株质量、薹高、薹质量和薹粗5 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数据;利用SSR 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分...  相似文献   

14.
闫锋 《中国甜菜》2010,(1):24-26
对64份国内外甜高梁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等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值为1.86,榨汁率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58,全生育期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99,表明64份甜高粱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穗长、全生育期、株高的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可以在早世代选择;茎秆鲜重和穗长的遗传进度较高。获得的遗传增量大,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相关分析表明:除了穗长与茎秆鲜重相关不显著外。其它性状均与茎秆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其它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秦岭与子午岭地区紫斑牡丹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境内秦岭与子午岭地区7个具有代表性的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天然居群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叶片、花、果实器官等2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紫斑牡丹20个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极显著,在居群内仅有株高、全叶长和种子径差异极显著;20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_(ST))为71.07%,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2)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7.04%~21.66%,性状离散程度低;果实相关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4.45%,大于叶片(13.19%)和花器官(11.40%)。(3)相关性分析表明,紫斑牡丹生殖生长受营养生长影响较小。(4)地理生态因子与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经纬度对花器官性状影响最大,而年降雨量对果实性状影响最大;(5)表型性状聚类分析表明,7个紫斑牡丹天然居群被划分为3类,各居群之间没有严格按地理距离聚类,而是与各居群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2个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糖甜菜品种根部性状的数据收集整理、初步分析,进一步了解掌握、并明确了各类型品种在表现型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含糖率与根体的某些性状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糖用甜菜相对于其它类型甜菜(饲料甜菜、食用甜菜和叶用甜菜)的含糖高,所以根体形状大多表现楔形、圆锥形;根体表皮比较粗糙;肉质比较粗;根沟较深等;各品种间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根体的长短、长宽比、露出地面的高度和青头大小上.但要明确是哪一个具体品种,必须通过DUS测试的综合指标来加以区别和鉴定.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苹果叶形性状变异及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新疆天山地区新疆野苹果600个无性系中筛选得到的18个优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叶形性状变异,并进行了SSR分子标记分析,探究叶形性状与SSR标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调查的15个叶形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尖角α(达到25.39%),叶形指数L1/L3最小(仅为10.31%);叶片长的重复力最大(达到0.967),叶形指数L1/L3最小(仅为0.495)。以15个叶片性状为依据,可将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并分为3类,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化在1.293~7.235间。用均匀分布在17个染色体连锁群上的3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18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并可分为4类,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89~0.689,平均遗传距离为0.433。所有叶形性状聚类结果与所有SSR标记聚类结果不相关。以单一叶形性状聚类结果与经过筛选的部分SSR标记聚类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绝大部分达到极显著相关,且大部分引物组合表现为累积效应,表明叶形性状与部分SSR位点具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甘蔗研究所新近育成的4个甘蔗新品种的效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⑴施肥量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有显著作用,低肥区和中肥区高于高肥区。⑵在不同施肥量的处理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低肥区效果最好,中肥区居中、高肥区最低的趋势。⑶低肥区和中肥区的甘蔗蔗糖分高于高肥区。  相似文献   

19.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and morphological markers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 among forty pea varieties (Pisum sativum L.) were studied. Data on 15 morphological trai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 total of 162 polymorphic SRAP's bands were scored using seven combinations of primers. Cluster analysis and bo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he varieties were grouped in four clusters through procrustes generalized analysis.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eties revealed by molecular ma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based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suggesting that the two systems give similar estimates of genetic relations among the varieties. Parents selection depend on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in further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