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都江堰市蒲阳镇用水保障工程震后损毁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农村用水保障工程灾后重建方案。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后,蒲阳镇的用水保障工程在安全性能、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得到了优化,实现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防灾减灾的集成,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蒲阳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都江堰市蒲阳镇用水保障工程震后损毁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农村用水保障工程灾后重建方案。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后,蒲阳镇的用水保障工程在安全性能、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得到了优化,实现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防灾减灾的集成,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蒲阳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防灾减灾能力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防灾减灾意识薄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强、品种抗病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分析哈尔滨市农业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农业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哈尔滨市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9月10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在谈到建设节水型社会时他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水利事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近50年来,中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基…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是农业抗灾减灾的重要工具和物质保障。阐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辽宁省盘山县农业机械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盘山县农业机械防灾减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乡镇和村落一直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短板,也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难题和关键环节。气象信息员作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基层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与管理直接制约基层气象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强调了气象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对气象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气象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主要路径与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构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优化更新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对临近天气与短时天气的预报、持续强化建设气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展开力度,以期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升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助力。  相似文献   

9.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滇池流域水利应研究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仅302m^3/(a.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已成为制约昆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滇池流域实现水优化配置,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利用,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提高水旱灾害减灾能力,是昆明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水利应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直 《山西农机》2011,(4):42-4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健康的农田水利,就没有稳固的粮食安全。尽管我国近年加大了水利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但从现实情况看,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较低,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国家防汛抗旱总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年初贵州雪凝灾害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损毁客观情况,结合相关调研统计资料,重点对村镇供水设施的损毁特点进行了分析。围绕水利相关行业,从承灾体以及孕灾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此次灾害形成的原因,从灾后恢复重建层面上提出了对策措施,并对今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展开提出了建议。研究成果拟对灾区灾后重建和今后加强防范等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从粮食安全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当前贵州粮食供需平衡情况、市场发育状况以及粮食库存和储备制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贵州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国际形势,从农田用水保障角度总结出针对区域粮食安全的贵州农田水利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基于粮食安全的贵州水利保障机制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凝  王楚茜  赵军  孙可  范野 《农业工程》2021,11(7):52-56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不断增多,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辽宁省阜新市主要农业灾害天气包括冰雹、暴雨、大风、干旱、霜冻和寒潮等,利用2000—2019年阜新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各种灾害天气发生特点、分布情况进行总结,阐述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为更好地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利风景资源调查分析是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的基础工作.本文在获得湖南省14个市(州)的水利风景资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了湖南省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区分布、流域分布和类型分布,供湖南省制定水利风景区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清泼 《农业工程》2018,8(4):83-84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区域农业发展,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我国农业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重大,但是水利工程在水量调度期间易发生水污染。主要对水利工程水量调度期间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衡阳市是一个典型的雨养水稻生产区,而季节干旱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农田水利设施对该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衡阳市现有水利设施存在工程质量差、设备陈旧老化、塘库淤积严重等诸多问题,加之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水利设施无法安全运行,蓄水能力大幅度下降,灌溉效率低下等现象。为此,应全面整治水利设施、积极清淤,强化监管以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光学遥感数据反演的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进行旱涝灾害监测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降水数据可以更加及时直观地反映地表干湿状态的变化,目前旱涝灾害监测应用地面点上降水观测站点的数据较多,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被动微波遥感为大面积进行旱涝灾害监测提供了可能。利用江苏省1998年1月—2014年3月的TRMM 3B43月降水资料,采用尺度为12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分析江苏省旱涝时空特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16年来发生旱涝灾害的几率为34.08%,其中发生旱灾的几率(16.74%)与发生涝灾的几率(17.34%)相接近;江苏省一年四季都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且旱灾与涝灾具有交替出现的特点;1999—2014年间多次出现较严重的旱涝灾害,且江苏中部地区更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山洪灾害对山区居民的人身财产损害,结合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要求,阐述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建设目的及主要建立方法.临界雨量计算是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关键,分析了单站临界雨量法、区域临界雨量法及P-Ⅲ型频率分析法这3种常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流域模型法计算临界雨量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并利用流域模型法计算了山西省大同县部分沿河村落不同时段不同持水度条件下的临界雨量值,将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测数据介于土壤含水率较低和较高临界雨量值之间,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以流域模型法为基础建立了大同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促进了大同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贵阳市烟草生长期内旱涝急转特征,为防旱抗涝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贵阳市1951—2017年烟草生长期内逐日降水资料,以及贵州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修文灌溉试验基地土壤墒情数据,通过定义连续无有效降水时间与涝期累计有效降水量,全面分析了贵阳市烟草生长期旱涝急转特征。【结果】在烟草生长期内,完全有可能发生2次以上旱涝急转,但强度较低。在烟草伸根期,不发生旱涝急转;在烟草旺长期,以低强度的旱涝急转为主,旱涝急转强度和频率都有增加趋势;在烟草成熟期,旱涝急转强度波动较大,旱涝急转强度和频率都有增加趋势。【结论】采用土壤墒情数据验证,基于连续无有效降水时间和涝期累计有效降水量能准确描述烟草生育期内旱涝急转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水利作为一项基础产业,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浙江在近年的水利投入总体上持续加大,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得到明显缓解。基于九个水利建设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十五”期间水利建设绩效作评价,结果显示体现水利建设绩效的综合得分有相当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