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引种南宁平地的3个罗汉果品种的生长表现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F018在南宁平地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果实外在品质良好,还原糖和总糖以及甜苷Ⅴ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广西罗汉果组培品种桂汉青皮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果系多年生草质藤本作物,果实供药用,是广西名优特产及出口创汇的作物之一.其果实富含有三萜苷甜味物质,比蔗糖甜300倍,鲜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清热润肺、生津止咳、润肠通肺等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药物,又是饮料和食品的调味品,其产品和加工品远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在山地和平地以随机小区法研究4种叶面肥对罗汉果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罗汉果甜苷V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地条件,"叶力补"、"蒂世昌"能显著地提高罗汉果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及果实甜苷V含量;(2)对于光合效率而言,平地条件下,"金绿缘"和"佳佳润"虽能提高光合速率,但不显著;而在坡地条件下,"金绿缘"能显著提高光合效率,"佳佳润"无此效果;(3)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地条件,"金绿缘"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及罗汉果甜苷V含量,"佳佳润"无此效果;(4)平地种植罗汉果施用叶面肥,相对坡地而言更能有效地提高果实的甜苷V含量;(5)无论是平地还是坡地种植罗汉果,常规果园管理的提苗肥施用时期及壮籽壮果肥施用时期喷施叶面肥更能提高果实甜苷V含量。  相似文献   

4.
药园无籽1号是以罗汉果品种农院B6作母本、药园败雄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F1代单株组织培养育成的罗汉果无籽新品种。果实短圆形,单果重58.86 g,果实青色;无籽果率90%,平均每个果实有种子1.78粒,种子小;果实肉质饱满细腻,鲜果果肉重占果实重的62.35%,总苷、甜苷V、水浸出物、总糖、葡萄糖、维生素C和水分含量分别为4.61%、1.64%、49.80%、35.50%、11.80%、2 750.00 mg/kg和70.70%;在广西南宁市,果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分批成熟。2008年12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5.
罗汉果丰产稳产新品种普丰青皮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丰青皮是我们以青皮3号作母本、冬瓜果雄株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罗汉果新品种。果实矩圆形,单果重82.4g,成熟果果皮为淡青绿色,纵纹不清晰;果肉饱满,主要内含物总苷、甜苷Ⅴ、水浸出物、总糖和水分含量分别为6.23%、1.29%、37.50%、20.40%和72.70%;在广西桂北地区,果实10—11月成熟,果实发育期60~80天。2008年1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6.
罗汉果主要品质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罗汉果花粉直感效应,用7个雌性品系为母本,分别用6个雄性品系的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授粉,用所获49个组合为试验材料,经测定和统计发现花粉直感对罗汉果品质有较大影响,7个雌性品系中有5个在甜苷Ⅴ、总糖和水浸出物含量3项指标上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在同一雌性品系组合中的最大变幅分别为21.05% 、38.37%和20.97%。雌性品系在花粉直感上存在品种特异性,反映在不同雌性品系的甜苷Ⅴ、总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发生变化的指标和强弱不同,通过雌、雄品系的组配改善果实品质有很大潜力。同一雄性品系对不同雌性品系授粉,未发现一致的正向或负向花粉直感效应。花粉直感在果实形态、大小、坐果率、发育期及含水量指标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RP-HPLC法检测罗汉果中甜苷V的含量,研究罗汉果采后不同贮藏期内甜苷V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罗汉果在采后第1天甜苷V含量为0.3232%,第7天为0.3643%,第14天为0.3818%。由此可见,罗汉果在采后1~14 d的贮藏期间甜苷V含量依然会逐步增加,但前7 d增加较快,后7 d增加较慢。  相似文献   

8.
罗汉果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SgUGT4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授粉后70 d的罗汉果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到一个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SgUGT4。该基因cDNA全长1 726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构建pET32a-SgUGT4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setta-gami(DE3),经IPTG诱导获得分子量约65 kD的目的基因融合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gUGT4与具有罗汉果苷合成活性的拟南芥和甜叶菊葡萄糖基转移酶AtUGT73C3、AtUGT73C5、AtUGT73C6、SrUGT73E1聚在一个亚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SgUGT4在罗汉果甜苷Ⅴ主要积累部位果肉的表达量高于茎、叶、花和果皮,在根和种子中几乎不表达;果实发育40 ~ 50 d,甜苷Ⅴ开始积累,SgUGT4表达量则逐渐升高,50 d时急剧上升;甜苷Ⅴ含量越高的品种,SgUGT4表达量也越高。SgUGT4可能在罗汉果甜苷Ⅴ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为有效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榴品种‘泰山红’和‘泰山三白甜’为试材,利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其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进行测定。【结果】2个品种发育期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两个品种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两个品种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发育均逐渐增加,‘泰山红’发育后期(9月15日后)维生素C含量迅速升高,高于‘泰山三白甜’,与其差异极显著(P0.01)。‘泰山红’发育期花青苷含量逐渐升高,9月5日后进入迅速增长期,一直高于‘泰山三白甜’,后者花青苷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两个品种总黄酮含量均在幼果期(7月15日)和成熟期(10月5日)出现峰值。两个品种发育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花青苷和总黄酮含量整体上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发育后期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与花青苷、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花青苷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花青苷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呈显著负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于果实中花青苷的合成。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叶片中花青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不同石榴品种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相关程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罗汉果新品种永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青1号是2004年以龙江青皮果作母本、以冬瓜果作父本杂交获得F1代,再从F1代变异株采集种子所培养苗木中选出的罗汉果新品种。果实长矩圆形,果形指数1.23,鲜果重104.6 g;幼果浅黄绿色,成熟果青绿色;果肉饱满,水分、维生素C、总苷、甜苷Ⅴ、水浸出物、总糖含量分别为77.60%、3 020.00 mg/kg、8.84%、1.03%、37.90%、17.40%。不裂果,烘干无响果。在广西北部地区,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2007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新品种‘永青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果‘永青1号’是以‘龙江青皮果’为母本,‘冬瓜果’为父本育成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大,单果质量100 g,果形整齐美观,甜苷Ⅴ含量1.03%,丰产性好,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2.
 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转录组中获得一条与罗汉果甜苷Ⅴ生物合成相关的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的unigene片段,以罗汉果授粉后70 d的果实RNA为模板,利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UDPG全长基因,将克隆得到的SgUDPG1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纯化,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以及Western-blotting和质谱鉴定蛋白产物。结果表明,获得了1条SgUDPG1,全长为1 95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365 bp,编码1条454 aa的肽链,理论分子量为51.2 kD,等电点为5.39,具有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糖基转移酶特有的保守结构域PSPG-box motif。SgUDPG1在授粉后50 d和70 d的果实中表达逐渐升高,是对照授粉后3 d的5.16倍和13.12倍,与果实中甜苷Ⅴ含量呈相同趋势。此基因的ORF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且可以纯化出比理论分子量大5.3 kD的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blotting和质谱鉴定,确定该蛋白属于罗汉果葡萄糖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航天早熟突变体是首次在罗汉果育种中发现的特异种质,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其优良性状,将罗汉果航天种质与常规罗汉果、野生罗汉果种质的生育周期、形态特征、果实含量、授粉雄株选择等特性进行比较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罗汉果航天早熟突变体雌株具备整个生育期长,果实大、重、早熟性,高甜苷含量的优势性状;在授粉雄株的选择中,以航天早熟雌株×航天雄株的组合最佳。这2种航天种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为今后罗汉果栽培和育种新方向提供了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普丰青皮’是以‘青皮3号’为母本, 与‘冬瓜果’雄株杂交, 从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 果实大, 单果质量82.37 g, 抗逆性强, 稳产丰产性好, 果形整齐美观, 甜苷Ⅴ含量1.29%。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茄子果实颜色不同的4个品种为试材,测定了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苷、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了色素和可溶性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茄子果色由花青素苷和叶绿素共同作用,各色素含量因基因型而异,紫色茄子花青素苷在果实形成后期迅速增加,叶绿素递减,绿色茄子则相反。茄子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在果实形成后期蔗糖、葡萄糖和总还原糖都是紫色茄子大于绿色茄子。紫色茄子果实的花青素苷与蔗糖、还原糖及低聚糖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绿色茄子果实叶绿素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茄子果实花青素苷和叶绿素的积累是两个独立过程,两者的积累都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密切相关,而且相关性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氨基酸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翠冠梨属沙梨系统品种,果个大,肉质细嫩松脆、味甜、汁多、品质上等,果实于7月上旬成熟,深受消费者欢迎,已经成为南方主栽梨品种之一[1].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授粉后50d的罗汉果果实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不同时间后取样并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罗汉果甜苷V代谢途径3个关键酶(角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QS;葫芦二烯醇合酶:cucurbitadienol synthase,CS;环阿乔醇合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期为掌握SQS、CS和CAS的表达规律,进而为提高罗汉果甜苷V的代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eJA对SQS和CS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在200μmol·L~(-1)的MeJA诱导后12h和24h,SQS和CS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处理前的11.12倍和9.82倍;MeJA能抑制CAS的表达,在100μmol·L~(-1)的MeJA处理后6h,CAS相对表达量降至最低,仅为对照的0.13倍。  相似文献   

18.
套袋和植物内源激素对京优葡萄果实发育及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京优葡萄为试材,研究套袋、NAA和ABA处理对葡萄果实的质量、体积、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鲜食葡萄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套袋可推迟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对照(CK1)相比,在成熟期套袋使葡萄浆果的含酸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降低,果皮着色差.在采收期提前15 d解袋可使还原糖和花色苷的含量增加,从而提高果实的口味和外观品质.NAA处理可延缓葡萄果实成熟,而ABA则相反.NAA可抑制果实变软、有机酸降解、还原糖和花色苷的积累.ABA则促进果实软化、有机酸降解和花色苷积累.  相似文献   

19.
入侵果实蝇(Bactrocera invadents Drew)隶属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寡鬃实蝇族,果实蝇属.入侵果实蝇形态上与橘小实蝇极其相似,被认为是橘小实蝇的复合种之一[1].入侵果实蝇寄主繁多,目前记载的已超过40种,主要包括芒果、番石榴、柑橘、番木瓜、枇杷、鳄梨、腰果、番茄、辣椒、葫芦等[2,3].该虫2003年在肯尼亚首次记录,后来逐渐在非洲大陆蔓延,已扩散至亚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已有28个国家发现了入侵果实蝇[4-6].  相似文献   

20.
杨军成  贺亮亮 《果农之友》2023,(7):32-35+44
色泽是葡萄果实重要的性状之一,葡萄着色好坏直接影响葡萄的品质和售价。决定葡萄色泽的主要物质为花色苷,花色苷的形成不但受栽培品种的影响,还受栽培环境、营养水平、调节剂等栽培技术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总结分析影响葡萄果实增糖着色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及健壮无病苗木、采取合理栽培架式、控产控梢控温、科学水肥、环剥、铺反光膜、套袋、去除基部老叶、合理使用调节剂和肥料产品等综合配套栽培调控技术,来促进养分积累和花色苷的形成,从而促进果实增糖着色和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