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关于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决定》明确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明确方向和要求。农业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并列,成为承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载体,是一个政策突破。第一,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既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又指出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具有区别。因此,要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壮大,首先要界定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48-150
2013年,我国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家庭农场"新型农业主体概念,鼓励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随着吉林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出现农场主综合素质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资金融通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支持体制,应从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我们对盐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5.
26%     
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实证调查:土地流转的困境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做了如下规定:“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对此,学界进行了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提出。随后,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文件还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9年9月,中国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农资行业的新型企业,如何在困境中发现机遇,成为科邦人新的目标。国家通过引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在13年的"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用以解决承包土地细碎化的问题,并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号,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速度,使得耕地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手中集中。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发展的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之一,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及"家庭农场"这一词语,并大力地鼓励和支持土地承包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性的规模经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土地流转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家庭农场情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土地流转不规范、农场主综合素质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政策、完善监督机制和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各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首次提出,对于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以及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我县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为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证,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3,(23):36-41
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通过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2013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鉴于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探求、借鉴其生产经营制度,在具体的组织形式及经营机制创新上下工夫,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发展的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之一,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14年12月,文山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近4.27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0.87%,比去年增长12.2%。流转方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文山州土地流转以转包和出租形式为主。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流转入合作社、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土地越来越多。流转经营呈现规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括家庭农场的概念后,指出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3个问题:相关专门政策较少;土地流转不规范;家庭农场主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并提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三条建议:加紧制定专门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加紧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农业教育和培训力度,培育现代家庭农场主。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经营主体。本文主要对目前支撑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柱"进行讨论,主要就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精准的粮食补贴政策,懂经营管理的家庭农场主这四个"支柱"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由此,全国各地家庭农场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推广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我国家庭农场模式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适度的农规模与适宜的经营模式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