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期稚蚕用桑一般采摘枝条上部2~4位叶片,近年来有些地区用叶偏嫩,对选叶的要求也较严格,采摘劳动效率低,且这些嫩叶正处在继续生长中、充实营养为全树积累营养的时期,过早采摘,对桑叶产、质量都有影响。为了改进以上两项缺点,我们于1978年采用三眼叶进行饲养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 我所自1974年试验人工饲料养家蚕取得成功以来,研究了饲料理化因素对家蚕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探索了营养条件对蚕儿成长的影响,同时对稚蚕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方法亦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有关稚蚕人工饲料育、壮蚕桑叶育饲养技术的一些试验结果和饲育成绩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3.
家蚕原种人工饲料适应性及稚蚕饲料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张国政  陶鸣 《蚕业科学》1994,20(2):80-85
比较了现行蚕品种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中系的C27、895、2A、891、菁松和日系的皓月、明珠、7532、1A适应性较强;从脱脂豆粕粉的添加、脱脂菜籽粕粉的利用、生长促进物质和成型剂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现行蚕品种原种稚蚕实用化饲料配方,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各项成绩达到或接近桑叶育水平,饲料与稚蚕用叶成本接近,基本达到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维强 《蚕学通讯》2005,25(2):13-13,15
在稚蚕期用湿叶饲养情况下对蚕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稚蚕龄期延长,体重减轻,对蚕儿生长发育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桑叶叶质对稚蚕的生理影响及用叶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生物鉴别和桑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叶位的叶质对稚蚕整体发育和体质强健性的关系,明确了由于桑叶着叶位置不同所造成叶质的差别对蚕生理有明显的影响,桑叶营养成分以C/N率为主要标志,C/N率在47%以下对蚕有不良影响,C/N率在30%以下对蚕体显著不良,并且按照不同叶位对蚕生理影响的综合指标,提出不同季节饲养一代杂种的稚蚕用叶标准,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蒿柳建设柞蚕保苗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以山毛榉科的各种柞树叶子为主要食源。此外,还吃杨柳科的蒿柳叶、桦木科的白桦叶,枫树科的枫叶,蔷薇科的苹果树叶、海棠树叶等。在稚蚕期,蚕体弱,缺乏抵抗力,容易遭受损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稚蚕保苗场。建设稚蚕保苗场时可以选择直接在柞蚕场内建设,也可以利用蚕喜食蒿柳建立苗圃式保苗场。由于前者对树  相似文献   

7.
<正> 丁继梅同志从1979—1984年,对桑的三眼叶、新梢叶的产量和盒种逐日用桑量,进行了详细记载,得出“春期桑叶余缺简明观察法”,此法在磐安县被广大蚕农应用后,基本上掌握叶、蚕的平衡。其方法是: 春蚕用叶先采枝条中、下部的三眼叶,后采枝条新梢叶。三眼叶的产量占40%。蚕从5龄第4天至上簇占全龄用叶量的60%。当蚕儿发育到5龄第3天,三眼叶则好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桑树冬季不同剪伐程度与来年春季的新芽萌发时期、开叶时期桑叶展开片数及桑叶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剪伐程度过重,即Ⅰ或Ⅱ处理区的桑树,春季是利用潜伏芽或深度休眠芽重新萌芽抽枝,其萌芽开叶的时间比CK明显推迟了3-6天,Ⅰ区无三眼叶、Ⅱ区三眼叶量少,因而春叶产量低。而剪伐程度稍偏轻的Ⅲ、Ⅳ、Ⅴ处理区和CK区春季均由枝条上显露定芽萌发抽枝、开叶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三眼叶量与重剪时枝条存留的长度呈正相关。但Ⅲ、Ⅳ、Ⅴ三个处理区的综合产叶量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冬季重剪时,枝条存留的长度应以10为基础,确保所存留的这段枝条上端有显露的定芽。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剪伐程度。  相似文献   

9.
姜玲 《江苏蚕业》1997,19(4):49-52
本文通过农村稚蚕人工饲料育的规模化饲养试验,较系统地介绍了饲育方法及技术处理规范,并与桑叶育的实绩作了对比分析,论证了实行人工饲料养稚蚕,对于合理调整养蚕布局,控制蚕病和农药、氟化物等中毒的发生,确保蚕茧生产的稳定高产、节省耕地,提高养蚕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5、饲料与给桑采桑要与蚕的发育时期相一致,采桑的方法有摘叶、摘芽,捋叶及采伐,这些方法除桑树的树形养成法外,稚蚕和壮蚕不同。 1)稚蚕用桑适熟叶的判定方法除照桑叶的理化性质外,还有以着叶部位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1背景技术河南省是我国一化性柞蚕主要放养区,占一化性蚕区放养量90%以上。柞蚕稚蚕在自然灾害(霜冻、大风、雨雪)和天敌危害条件下,减蚕率通常40%以上,有些年份,在稚蚕期全部遭损。我国目前柞蚕稚蚕保护育应用较多的是纸袋育,纸袋育在二化蚕区春季有一定推广应用,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饲育中蚕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叶沙不能分离,柞叶易被污染,稚蚕期易于感染病原,蚕儿饲育费工,只能饲育到2龄起蚕,柞叶浪  相似文献   

12.
于1984—1986年,在品种桑园、同一污源条件下,测定成熟叶及最大光叶“底值”,7天内吸氟与积累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桑品种生育特性有很大关系.春期早生、早熟桑品种吸氟量大于中晚生品种.因此,早生桑宜早批稚蚕用叶,迟批稚蚕慎用.秋期除湖桑32、7307全期偏低及7311桑全期偏高外、其它品种均有不同时期的偏高或偏低的阶段规律、早秋期用湖32、桐乡青桑作稚蚕叶.中晚秋期用7307、育151桑稚蚕用为宜.剑持与7311桑系实生型较突出的早生早熟品种,吸氟及积累量偏高,氟污严重地区要慎重.  相似文献   

13.
从收蚁开始,小蚕期用三眼叶、偏老叶和正常叶(对照)饲育原蚕苏5,试验表明:偏老叶区和三眼叶区各龄眠蚕体重不及对照区;三眼叶区的茧质成绩和制种成绩好于对照区,并显著好于偏老叶区;三眠叶区的卵质极显著地好于其他各区。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农村社办工业的发展,大气氟化物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养蚕生产中受氟化物影响而导致减产减收甚至严重中毒的情况常有发生。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协作进行了氟化物对蚕桑影响的试验,探明了大气中及桑叶中氟化物含量分别对桑和蚕影响程度,同时也初步证明用氟化物污染叶养蚕,蚕的抵抗性下降,有易感染病毒的现象。本试验在调查添  相似文献   

15.
赵平 《蚕学通讯》2005,25(1):9-10
随着工业化在我市的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对栽桑养蚕的危害日显突出,特别是工业废气中会有大量的氟化物,给养蚕制种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本试验是通过用氟化物污染叶和正常叶(未受污染叶)同时进行养蚕制种对比.其结果表明,桑叶受到氟化物污染后饲养蚕,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等指标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受精卵也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稚蚕片叶立体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李奕仁副研究员等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创造的新的小蚕饲养技术,具有省工、省叶、省面积等优点,在农村丝茧育试养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农牧渔业部的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为探索此饲育方法在蚕种生产中的效果,我们自1989年4月起,进行了“原蚕稚蚕片叶立体  相似文献   

17.
以本地区现行推广桑品种育71-1为调查材料作不同程度的剪梢处理,调查不同剪梢程度与春季桑树产叶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以留梢110cm的产叶量最高,以留梢70cm最低。同时通过新梢叶重量与三眼叶重量对比,说明剪梢后改变了生长芽与止芯芽的生长比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桑叶营养成分分析和生物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以N/C值为标准,调查了春期芽梢顶端1—9叶位与原蚕稚蚕发育经过,绝食生命时数和结茧率、健蛹率,及蚕卵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N/C值在3~4.5之间,上述各项成绩较好,N/C值小于3或大于4.5,对蚕有不良影响。并提出原蚕稚蚕期各龄用叶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林县南江公社新联稚蚕共育中心,是一九八一年冬筹建的有“六面光”稚蚕饲育室及贮叶室11间,实用面积270平方米,蒸汽消毒灶一座,每批1至4令饷食蚕最大共育能力为二百张蚕种.它不仅担负新联大队352亩桑园面积所需稚蚕共育任务,还有附近的广恩、玉豸:平志、常乐等大队的种桑户参加稚蚕共育.新联稚蚕共育中心于一九八一年冬筹建,一九八二年三月中旬开始养第一批蚕,到现在(7月中旬)为新联大队养了七批蚕共454.25张,群众交售了五批共384.25张总产茧  相似文献   

20.
以本地区现行推广桑品种育711为调查材料作不同程度的剪梢处理,调查不问剪梢程度与春季桑树产叶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以留梢110cm的产叶量最高,以留梢70cm最低。同时通过新梢叶重量与三眼叶重量对比,说明剪梢后改变了生长芽与止芯芽的生长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