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平 《农家顾问》2013,(10):33-33
研究鲫鱼在冷藏(4℃)和冰藏(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鲜活鲫鱼击昏后去鳞、去鳃、去内脏并洗净沥干,分别贮藏在4℃和℃冰箱中,测定其感官分值、鲜度指标K、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细菌总数、生物胺等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鲟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冷藏条件下鲟鱼(Acipenser sinensis)片的感官分值、菌落总数的对数值(lg[菌落总数/(CFU/g)])、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鲜度指标(K)等品质指标,研究其品质变化规律,建立动力学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lg[菌落总数/(CFU/g)]、w(TVB-N)、K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感官分值呈现下降趋势,各指标之间显著相关(P0.05)。动力学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用于鲟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预测,其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组合模型充分利用了动力学模型的线性预测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的优势,预测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冷藏条件下鳙鱼阻抗特性与鲜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在冷藏(3℃)条件下鱼体阻抗特性及鱼片鲜度指标的变化。对鱼体相对阻抗变化率Q和鱼片鲜度指标(K值、w(TVB-N)、细菌总数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分析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建立其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鳙鱼鱼片在3℃贮藏至第12天感官评分为14,K值为74.1%;w(TVB-N)为16.1mg/100g;细菌总数1.30×105 CFU/g;鱼体Q降至12.7%,失去感官食用价值。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93、0.971、0.977和0.981,达极显著水平,表明Q与各鲜度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3℃贮藏条件下采用Q快速、无损伤地评估鳙鱼鱼片鲜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松浦镜鲤0℃条件下冰藏和冷藏的品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过前处理的松浦镜鲤分别于0℃条件下冰藏和冷藏,通过感官评定、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的分析,评价2种贮藏条件对松浦镜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8天时,冷藏(0℃)条件下松浦镜鲤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鲜度指标K、电导率、汁液流失率分别为5.89×106 cfu/g、27.93mg/100g、88.85%、1 374.00μS/cm和8.91%,而此时冰藏条件下分别为3.80×104 cfu/g、19.51mg/100g、77.62%、1 197.30μS/cm和7.19%。0℃冷藏到第15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此时的感官评分为8.33;冰藏到第21天时,感官评分为7.50,有明显的氨臭味,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综合各指标,冰藏(0℃)和冷藏(0℃)条件下,松浦镜鲤的贮藏期分别为18和12d。虽然冷藏和冰藏的贮藏温度均为0℃,但由于冰藏过程中冰的加入,0℃冰藏的贮藏效果优于0℃冷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3个冻藏条件下理化品质、感官评价及微生物的变化。【方法】 通过对理化(pH值、TVB-N值、TBA值、色泽和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及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高白鲑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 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高白鲑鱼肉,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均不同。pH值呈明显的先快速降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TVB-N值和TBA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色泽饱和度与各项质构特性指标同贮藏时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感官评价得分逐渐降低;而菌落总数则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冷藏(4℃)的各项指标变化速率最快,冷冻(-18℃)的品质变化速率最慢且差异最小;冷藏(4℃)6 d和冰温(0℃)10 d的高白鲑鱼肉明显腐败且伴有异味,菌落总数值为5.68和7.86 lgcfu/g,已超过加工食用的最高安全限量标准值;冷冻(-18℃)20 d仍为可接受收范围,至贮藏结束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为4.52 lgcfu/g。【结论】 与冷藏(4℃)和冰温(0℃)相比,冷冻(-18 ℃)贮藏条件可有效抑制高白鲑鱼肉酸败和腐败现象的发生,贮藏温度对高白鲑鱼肉整体色泽饱和度的变化影响较大,低温冷冻贮藏对减缓高白鲑鱼肉的固有色泽品质劣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虾冷藏过程中感官品质与鲜度指标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海捕鹰爪虾为研究对象,对其4±1°C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和细菌总数(APC)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对虾在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都呈下降的趋势,南美白对虾和鹰爪虾分别在第4天和第3天时到达感官拒绝点。两种对虾在贮藏过程中,pH值、TVB-N和K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H都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TVB-N和K值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升高,以TVB-N 30 mg/100g和K值40%适宜作为判断货架期终点的界限,2种对虾都是在第4天达到相应水平。与南美白对虾相比,鹰爪虾的初始细菌总数较低,贮藏过程中2种对虾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略有不同,但都是在第4天超过106 CFU/g的可被食用的上限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团头鲂品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团头鲂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将团头鲂分别贮藏在20、4和-3℃条件下,通过感官评定、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分析,评价不同温度对团头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贮藏至第2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对应的感官分值为15.00,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质量分数ω(TVB-N)为215.1 mg/kg,菌落总数>107CFU/g,鲜度指标K为42.12%,贮藏至第5天时硫代巴比妥酸(TBA)的质量分数ω(TBA)为0.47 mg/kg;4℃条件下贮藏至第14天时.感官分值为16.67,感官品质不可接受,ω(TVB-N)>200 mg/kg,贮藏至第16天时菌落总数达到2.88×107 CFU/g,鲜度指标K为55.22%,ω(TBA)<2 mg/kg;-3℃务件下,至37 d时,感官分数为17.00,鱼肉失去食用价值,至41 d时ω(TBA)>2 mg/kg.贮藏结束时(第46天),菌落总数<107 CFU/g,ω(TVB-N)<200 mg/kg,鲜度指标K<55%.综合各指标变化,20、4和-3℃条件下,团头鲂的贮藏期分别为1、12和33 d,与20和4℃相比-3℃贮藏能明显延长团头鲂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针对草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易变化的问题,研究不加盐(生鲜,对照组)与加盐(生鲜调理,w(盐)=2%,处理组)处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片在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测定其理化、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评价2%盐处理对4℃贮藏草鱼片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腺苷三磷酸(ATP)关联物相关指标与各主要鲜度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更适宜作为该条件下草鱼片品质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草鱼片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质量分数、汁液流失率、白度及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鲜度指标K、Ki、H及Fr值中,Ki和Fr值更适合评价该条件下草鱼片的品质变化。综合挥发性盐基氮、K值和感官指标的变化,2%盐处理可以将冷藏草鱼片货架期从6d延长到10d,利于鱼肉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9.
各种鱼类在冰藏期间发生的品质变化规律不同,货架期也有很大差别。鳕(Gadus macrocephalus)冰藏6天以内,感官仍可接受,同时测定的TMAN,TVBN值与感官鉴定仍有很好的相关性。虹鳟(Salmo frideus)在捕获后直接冰藏,或者在10℃、20℃、30℃分别放6小时或在20℃放18小时后再冰藏,每两天测定一次TVBN、HxR、TBA和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冷藏过程中的鲜度变化与货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菌总数(APC)、挥发性盐基氮(TVB-N)、pH 为指标,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在0益(冰藏) 和4益贮藏过程中的鲜度变化和货架期,并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0益和4益的贮藏过程中, 南美白对虾较好品质期分别为96、48 h,货架期分别为216、96 h。各温度较好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APC 均值 分别为5.05(依0.03)、6.05(依0.04) CFU/g,TVB-N 均值分别为17.01(依0.06)、30.33(依0.76) mg/100g,pH 值分别为7.30(依 0.02)、7.72(依0.09);两种温度下较好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各指标均值均无显著差异,表明APC、TVB-N 和pH 值作为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的鲜度指标与感官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以罗氏沼虾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不同贮藏温度(4、20、40℃)下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以及感官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通过分析,选取TVB-N值作为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指标因子,建立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方程。结果表明,罗氏沼虾仁制品的菌落总数、TVB-N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感官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货架期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贮藏温度越高各项指标变化越快。根据Arrhenius方程建立的货架期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其反应活化能为21.11 kJ/mol。经验证,罗氏沼虾仁制品货架期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2.
溶菌酶对带鱼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冷藏4±1℃条件下,溶菌酶(Lysozme)对带鱼的保鲜效果。将带鱼清理、洗净后分段,在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保鲜液中浸渍5 min,沥干后装入保鲜袋,置于4±1℃温度下贮藏。以感官评分、细菌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与硫代巴比妥酸(2-thilbarbituric acid,TBA值)等作为质量指标,测定带鱼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冷藏期中,经溶菌酶保鲜液处理后的带鱼段感官品质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细菌总数、pH值、TVB-N值与TBA值明显较对照组低。溶菌酶保鲜液抑菌效果好,采用0.5 g/L溶菌酶保鲜液浸渍处理带鱼,在第8天其感官品质无显著变化,且比对照组延长了3~4 d的二级鲜度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各种鱼类在冰藏期间发生的品质变化规律不同,货架期也有很大差别。鳕(Gadus macrocephalus)冰藏6天以内,感官仍可接受,同时测定的TMAN,TVBN值与感官鉴定仍有很好的相关性。虹鳟(Salmo frideus)在捕获后直接冰藏,或者在10℃、20℃、30℃分别放6小时或在20℃放18小时后再冰藏,每两天测定一次TVBN、HxR、TBA和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鸽肉在4℃条件下贮藏过程中腐败菌菌相的变化和鸽肉品质变化的规律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鸽肉中的假单胞菌、乳酸菌、肠杆菌、热死环丝菌和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评价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冷藏初期,乳酸菌数量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假单胞菌数量逐渐占据优势.pH呈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TVB-N值和菌落总数在贮藏过程中持续上升,在冷藏时间为11 d时,均超过国家新鲜肉标准;感官品质以气味及组织状态变化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腐败菌数、菌落总数与TVB-N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的相关性不显著.pH可能不适合作为冰鲜鸽肉品质检测的重要指标.[结论]该研究可为冰鲜鸽的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台湾泥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台湾泥鳅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4、12℃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泥鳅肉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贮藏温度为4、12℃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高于-3℃时的速率;感官分数值均呈降低趋势。综合结果分析,-3℃贮藏条件下台湾泥鳅的食用期为15 d,4℃贮藏条件下为6 d,12℃贮藏条件下为2 d,所以低温贮藏明显能延长台湾泥鳅的食用期。  相似文献   

16.
草鱼鱼肉电导率与鲜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检测水产品的新鲜度,采用电导率法测定草鱼鱼肉电导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验证电导率作为测定鱼肉新鲜度指标的可行性。测定-3和3℃贮藏过程中草鱼鱼肉浸出液的电导率、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质量分数w(TVB-N)、硫代巴比妥酸质量分数w(TBA)和鲜度指标K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电导率与菌落总数、w(TVB-N)、w(TBA)、K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鱼在-3和3℃贮藏条件下的电导率、菌落总数、w(TVB-N)、w(TBA)和K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电导率与菌落总数、K、w(TVB-N)、w(TBA)相关性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60。电导率法可以作为快速判定草鱼新鲜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冷却猪肉浸入乳酸菌抑菌物质溶液中,以无菌水作为对照,晾干后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于4℃贮藏,分别测定冷却肉在冷藏过程中感观指标、pH、TVB-N、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乳酸菌抑菌物质能有效减少TVB-N的产生,减缓pH的升高,抑制细菌总数的增加,改善冷却肉的感官质量。乳酸菌抑菌物质对冷却肉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可以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近0℃冷藏周转箱来延长虹鳟鱼片的货架期。分析比较了虹鳟鱼片在冷藏条件下菌落总数、pH值、TVB-N值、TBARS值和感官值等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虹鳟鱼片的菌落总数、TVB-N值、TBARS值增大;pH值先下降后上升;感观分值逐渐降低。综合评价表明,近0℃周转箱贮藏的虹鳟鱼片,贮藏6 d虹鳟鱼片属于1级鲜度;贮藏6~9 d的虹鳟鱼片属于2级鲜度;贮藏12 d为虹鳟鱼片的货架期终点。该研究为实现虹鳟鱼商超冷链销售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壳聚糖对带鱼冷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在冷藏条件下对带鱼品质变化的影响,将生鲜带鱼清理,经冰水洗净沥干后切成6~7cm长段,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涂膜,然后分装于PE保鲜袋中,立即放入4℃下贮藏。以感官评分、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为指标,测定带鱼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能较好地维持带鱼的鲜度,抑制细菌的增长,延缓TVBN,TBA值及pH的升高。其中,1.0%壳聚糖涂膜对带鱼保鲜效果最好,相对于4℃冷藏条件,涂膜结合冷藏能将带鱼的一级鲜度延长2~3d,二级鲜度延长6~7d。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半滑舌鳎的保鲜效果,以复合生物保鲜剂结合4℃冷藏处理试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0.4%ε-聚赖氨酸、1.5%壳聚糖和0.05%乳酸链球菌素,并通过感官检验、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pH值的测定对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组贮藏至第10天,感官评分为10.5分,菌落总数lg(cfu/g)=5.63,TVB-N含量达到35.1mg/100g,pH值为7.36,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将4℃贮藏期有效延长了5~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