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猪行业整个养殖过程中,仔猪饲养是关键,仔猪养殖期是关系到生猪是否能顺利成活的关键时期。对于散养类的生猪,其仔猪阶段没有特别严格的养殖流程,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散养仔猪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猪养殖中尤以仔猪生产最难。文章介绍了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的母猪产前、产后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曾红平 《畜禽业》2022,(11):34-36
根据仔猪的机体特点,对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要点及疾病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仔猪成活率,保障仔猪供应数量与质量,优化猪肉供应链,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燕 《畜禽业》2023,(7):35-3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其中哺乳仔猪是规模化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哺乳仔猪特殊的生理发育情况,阐述了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同时针对哺乳仔猪的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及生产性能,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9)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合称为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多发于仔猪哺乳期。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散养农户,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过低的仔猪成活率将严重影响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大肠杆菌不仅型号繁多,还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该病防治工作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就仔猪黄白痢的临床诊断与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简要论述,旨在进一步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心普 《畜禽业》2015,(3):82-83
<正>生产实践中,特别是农村养殖户谈到仔猪黄疾就头疼,我们要弄清楚这个病,就没有那么惧怕了。仔猪黄疾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结合养殖户的实际情况,现将本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仔猪出生后七日龄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1,(11)
<正>去冬今春,我国部分生猪主产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仔猪死亡率较往年明显增加,个别养殖场户甚至超过50%,给生猪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直接影响了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当前已进入11月份,天气开始转冷,应加强防范影响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国生猪业使用疫苗、药物越用越多,猪病却越来越多,猪越来越难养。而表现在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更凸显成活率低、健康率低等问题。究其根源往往是养殖生产者在护理中由于缺乏甚至不知何为仔猪的生理特点,无形中就忽略了仔猪的生理、心理、行为学的基本需求,从而不能根据每只仔猪特质需要抓住关键的养殖环节,导致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畸高的现象,使生产收益蒙受到巨大的损失。学会依据不同阶段的仔猪生理学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与卫生保健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保证健康的种猪来源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死亡损失、增加生产效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每个猪场必须研究的内容,采用综合措施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的"改、防、管理"配套养殖模式可供大家借鉴。1改善仔猪生长环境技术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0,(9)
妊娠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仔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夏季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妊娠母猪对于环境温度变化情况较为敏感,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很容易导致母猪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的情况,做好妊娠母猪夏季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夏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0,(10)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妊娠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保障仔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进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出现应激的情况,同时给病原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妊娠母猪的健康状态带来威胁。对夏季妊娠母猪的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冬季是补栏淡季,并且冬季饲养成本增加以及冬季仔猪成活率不高,目前生猪存栏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预计5月份出栏的生猪有较好的盈利,  相似文献   

13.
蔡家竹 《畜禽业》2023,(7):71-73
夏季是猪病的高发期,不仅影响仔猪成活率,同时也会降低育肥猪、育成猪的品质。因此在生猪养殖环节,技术人员和养殖场户应了解夏季生猪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加强猪病诊断,在确诊后第一时间给予针对性治疗。基于此,阐述了猪夏季常见疾病类型,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此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媛 《畜禽业》2022,(9):73-7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猪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生猪养殖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生猪疾病问题愈发突出,其中,仔猪水肿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会对仔猪的健康生长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引发死亡,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基于此,从中兽医治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兽医治疗仔猪水肿病的对策,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生猪生产一直是畜牧业生产的骨干产业。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猪养殖由原来的农户散养,发展为养猪专业户、养猪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猪场等养殖模式。在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从业人员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一直忽视仔猪的饲养管理细节,认为母乳可以供给仔猪营养,仔猪饲养可以管理粗放。导致养猪效益低下,还不知道根源何在。为此,本人结合多年从事基层兽医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并参阅相关资料,从仔猪下痢的原因、特点、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当前仔猪养殖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仔猪的肠道疾病是限制养猪业养殖效率和经济收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主要是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和饲料效率的降低,进而可能使生猪  相似文献   

17.
后洁  杜维军 《畜禽业》2012,(7):43-44
<正>现代养猪生产中,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是促进养猪业发展的原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除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降低投入成本外,重要的是降低猪的死亡率。养殖过程中,仔猪阶段死亡率最高,严重地影响了养猪场的效益。在市场行情和成本投入相同的前提下,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尤为重要。实践表明,死胎、弱仔、冻死、压死和仔猪传染病等是影响仔猪成活率,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是每个养猪场、户非常关心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1,(11):6-8
当前已进入11月,天气开始转冷,为帮助养殖场户改进技术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农业部组织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研究起草了《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为帮助生产者科学饲养,加强防范,全面提升仔猪成活率,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肿病作为仔猪养殖中的常见病,死亡率高。玉林市福绵区作为玉林地区生猪养殖基地,为了保障当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视对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重点介绍了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安民  黄俊杰 《畜禽业》2007,(11):38-39
<正>洛南县是一个畜牧生产大县,猪牛的饲养量居陕西全省前列,特别是生猪生产,洛南的良种仔猪年产量达60万头左右,以品种优、无疫病、成活率高、生长快、瘦肉多、肉味香而享誉周边十几个县,是洛南农民增收的拳头项目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主要有两大风险:一个是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