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是以春蚕五龄期的新梢为插穗,扦插在土钵内,生根后再移到大田的育苗方法,其优点是插穗来源广,扦插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是一种简易快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1年,我县有23户农户进行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试验,试验苗床面积1.41亩,扦插绿枝插穗134700株,成活101808株,扦插成活率为75.5%。移栽大田育苗面积5.25亩,移栽土钵苗95720株,成活88605株,移栽成活率为92.6%。土钵苗直接栽桑(一步建园)1.9亩,栽种土钵苗6008株,成活5469株,栽桑成活率91%。总成活94074株,最终成活率69.8%。  相似文献   

3.
湖桑简易绿枝扦插技术是我县在土钵扦插基础上完善改进的育苗新技术,它具有成活率高、成苗时间短、投入少、收获快等特点.与土钵扦插育苗相比,无需制钵、省时省工、操作便捷,可作为嫁接育苗的补充形式在重点蚕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1 扦插准备 春蚕五龄期,结合收获桑叶,利用桑树新生条作插穗.扦插一般掌握在5月20日至月底之间. 1.1 床地选择 床地要求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靠近水源,切忌在盐碱地、树荫下或房屋后筑床扦插.  相似文献   

4.
<正> 溧阳县湖边乡马建新说: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是以春蚕五龄期的桑树新梢为插穗,扦插在钵内,生根后再连苗带钵移到大田的育苗方法。84年开始我乡推广了绿枝土钵扦插15万株,成活142500株,平均成活率95%。经精心管理,当年苗木高度普遍在4尺左右。通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一新技术具有插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缓解扩桑中苗源和资金紧张的矛盾,我们在晚秋绿枝扦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1993年7月上旬开始进行绿枝土钵扦播和平面扦插,7月20日~8月10日达到高  相似文献   

6.
<正>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这一育苗新枝术在80年代中期就已采用并推广,但是多年来大家很少采用其它品种进行扦插,同时管理措施的不同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很大,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桑品种与处理措施对绿枝土钵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我们在1993年及1994年春季进行了有关调查试验,现将情况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1983年春期我们在吴县光福乡陈华村试点推广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获得成功后,1984年春期在继续扩大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的同时,还在光福、胥口两个乡作了绿枝土钵扦插苗当年夏栽建园试验,以探索土钵扦插育苗的建园效果与技术措施。现就建园当年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湖桑绿枝土钵秋插与一步建园技术目前已在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着效果不平衡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对有些关键性技术没有掌握好。下面结合本人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体会就秋插适期、插穗老嫩和出床移栽适期等方面谈一些看法,供应用参考。一、秋插适期秋插适期据笔者研究认为应根据气候、蚕期布局、插穗来源和劳力等因素确定,其中温度是主要条件。本省的秋插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扦插成活率高,生根早;10月中旬虽也可扦插,但插后生根慢,成活率低;10月下旬扦插的成活率明显下降,11月初扦插的一般不生根(表1)。秋插时气温由高转低,床温也相应变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简化绿枝土钵扦插技术,我们从83年10月开始研究设计了不需要特制的设备和工具的“泥块简易扦插”方法,84年在湖边乡双桥、闸口、浪圩三个村的四户蚕农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这是绿枝土钵扦插的改进和简化,使绿枝扦插这一快速育苗技术更趋于实用,现将情况汇报于下。  相似文献   

10.
王承元 《江苏蚕业》1998,20(2):32-33
<正>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方法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便、成活率高的特点。但在春蚕5龄后期正值农忙高峰期,劳动力比较紧张之际,要大面积实施扦插育苗难度较大。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推广了“简易绿枝扦插法”,取得较好的效果。1988年,我市首次扦插328万株,成活209万,出圃181.4万株。1989年全市扦插300万株,大面积成活率达70%以上,1990年,我市又扦插220  相似文献   

11.
<正> 湖桑秋季嫩枝土钵扦插是在中晚秋蚕饲养结束前后,利用当年生枝条嫩梢作插穗,插于盖有薄膜的苗床土钵内,生根成活后,翌年初春移栽到苗圃或定植建园的育苗方法。这一育苗新技术首先由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研  相似文献   

12.
<正> 春季湖桑土钵绿枝扦插成活后,一般在7月份移栽到大田。但是,此时常会遇到连续高温的情况,影响移栽成活率和苗的质量。鉴此,笔者于1990年对土钵绿枝扦插苗存移栽时进行了蹲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试验,试验采用苗是5月25~27日的绿枝扦插湖桑苗,7月24日开始蹲苗(当时正值高温晴热天气)。把扦插苗土钵挖出,剔除未成活的土钵,依次排列,随后用清水喷苗,至钵体潮湿不散裂为度。第一次每千钵需喷水约40公斤,以后每次喷水量酌减,每天  相似文献   

13.
以湖桑硬枝和绿枝为插穗,在电热线温床扦插条件下,应用各种生根剂处理,以诱导插穗皮孔根的形成,结果表明,应用SPP150ppm浸渍硬枝插穗基部,皮孔根的诱导率达50%,SPP120ppm浸渍绿枝插穗基部,皮孔根的诱导率达100%。皮孔根的形成部位在插穗下端离基部约2厘米的范围内,由皮孔处穿出新根。  相似文献   

14.
<正> 湖桑绿枝扦插时,农事繁忙,尤在粘土地区扦插化工多,仅制钵用工就比沙壤地区多化三、四倍,劳力矛盾突出。苏州农村针对这一情况,以省工为主,总结试点经验,推开了就地插繁(不制钵、不移栽)成苗技术,一般成苗率70—80%,高的90%以上。与粘上钵插相比,扦插用工量节省三分之一,每工生产湖桑苗约250株。这套适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绿枝扦插立体育苗的方法,研究了桑树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长度、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的插穗对绿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中,育71-1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1.1%,株平均生根数为49.1条,其次为湖桑32号、选792、大10,而湘7920的生根效果最差;育71-1和湖桑32号不同部位插穗的生根率和生根数量均为中部枝条>下部枝条>上部枝条,不同长度插穗的生根率和生根数量均为15 cm插稳>18 cm插穗>12 cm插穗;主枝做插穗的生根效果明显优于侧枝;育71-1于7月20日和8月10日2次扦插的效果最好,生根率均超过90%,9月1日扦插的生根率也有74.5%,所以使用该方法可在7月至9月连续进行2~3次扦插育苗,扦插时尽量选用主枝的中部枝条剪成15 cm插穗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春夏期我们进行了较大面积,6个桑树新品种绿枝土钵扦插与进一步建园,并作了有关的技术探讨,结果表明:1、盛东1号扦插成活率最高(97.5%),其次是农桑12号和农桑14号(91.4%、86.1%)、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并插成活率在80%左右、大中华成活率最低(40%);2、绿枝土钵扦插生根成活,各品种土钵幼苗的定植成活率均达到95%左右;3、经试验,绿枝土钵扦插幼苗一步建园的主要技术是:适时出床(炼苗时间15天)、移前床内搞芯、定植时避免烈日高温(阴天或傍晚定植最好,清晨次之,日中最差),定植时浇足水量(每株水量500ml以上),定植后加强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 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是近几年来广为推广的湖桑育苗新技术,与嫁接苗相比,它具有取材来源广,技术简单。成活率高,成苗快及降低育苗成本等优点,在实践中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在农村技术推广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棉区蚕农使用的棉花制钵器(简称棉花钵)与绿枝土钵扦插制钵器(简称扦插钵)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稍许的不同。两者外形相似,基本骨架相似,效用相似;所不同的,只是钵壳中心结构的差异,棉花钵中心脱钵器是一圆板整体,其上附带小铁芯,而扦插钵中心是一固定长铁芯和一环形脱钵器(图1)。倘若我们将这两种钵融为一体,那么不仅能提高扦插钵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降低棉区蚕农同时购买两只制钵器的费用。改进方法简单,只须将扦插钵中央固定铁芯改为明螺栓相连的活动铁芯,外带一附件螺母即可(图2)。活动铁芯固定明螺栓要求长25~27mm,外径14~16mm,螺上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湖桑扦插育苗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在扦插方法方面,六十年代报道了绿枝薄膜复盖扦插和硬枝扦插以及七十年代温床硬枝密插,大田移栽等试验。最近顾青虹等又连续报道了自动间歇喷雾绿枝扦插,上述小区试验都获得了成功。通过上述扦插方法在成活率和实用化方面的比较与分析,1980年我们提出了湖桑绿枝土钵扦插研究新方案,于1981~1983年在校内外进行这项试验,探索了实用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春夏期我们进行了较大面积、6个桑树新品种绿枝土钵扦插与一步建园,并作了有关的技术探讨,结果表明:1、盛东1号插插成活率最高(97.5%),其次是农桑12号和农桑14号(91.4%、86.1%)、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插插成活率在80%左右、大中华成活率最低(40%);2、绿枝土钵扦插生根成活,各品种土钵幼苗的定植成活率均达到95%左右;3、经试验,绿枝土钵扦插幼苗一步建园的主要技术是:适时出床(炼苗时间15天)、移前床内摘芯、定植时避免烈日高温(阴天或傍晚定植最好,清晨次之,日中最差),定值时浇足水量(每株水量500ml以上),定植后加强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 利用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苗当年夏栽建园,能快速丰产,节省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从土钵扦插育苗到成园仅需半年时间,比常规嫁接育苗建园时间缩短二年,土地利用效率高;同时苗木成本低,同样是亩哉2000株的桑园,土钵育苗成本仅30元左右,而用嫁接苗拓植的苗木成本要高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