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火炬树使鞍钢尾矿坝鸟语花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钢尾矿坝位于鞍钢西北部,占地面积43.3万平方米,坝上堆满了陈年积累的尾矿粉。每到风天,满坝尾矿粉被风卷起,遮天蔽日,方圆几里都深受其害。从1966年开始,鞍钢着手治理尾矿坝的环境,克服了各种困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年年在坝上垦荒种树。到1993年,累计栽植杨、柳、榆、槐等乡土树种2.7万余株。然而,却因成活率较低,未能改善坝上的环境。1993年春天,鞍钢绿化队在坝上铺垫了近50厘米厚的黄土,突击栽植了柳树、榆树、紫穗槐、柽柳、丁香等共20万株。由于水源、土壤等原因,树木成活情况仍不乐观。即使成活的树,树势也不旺。后来,鞍钢的绿化专业人员对在鞍钢栽植成功的树种进行普查和研究后,认定火炬树是尾矿坝上的首选绿化树种。火炬树,又名鹿角漆,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分枝少,小枝密生长绒毛;花淡绿色,有短柄,呈顶生圆锥花序,密生毛;果红色,有毛,密集成火炬形,故得名火炬树。火炬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干旱和寒冷;不择土壤,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以及瘠薄、干燥的沙砾土上均能生长,但不耐水湿。深根性,萌蘖性很强,生长快,为荒山瘠地常见树种。根据火炬树在厂区内的生长状况和资料介绍,鞍钢决定在尾...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苦参碱防治美国白蛾原理的应用,采用4个重复5个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苦参碱可对寄生在核桃、京桃、辽梅和火炬树等4个树种的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确定1 000~1 500倍液,防治率达到80%以上,防治前后有虫株率和虫口网幕密度分别下降29.5%和1.3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许多林业报刊上常看到颂扬火炬树是风景园林绿化和荒山荒滩造林优良树种的文章。诚然,火炬树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但若不管客观条件如何,随处采用,也是一种不妥当的做法。笔者经数年实践,证实了这种认识。火炬树是漆树科落叶小乔木,成年树高可长到20米以上。火炬树容易成活,蘖生力强,生长迅速,能耐干旱、瘠薄,尤其是它的独特形态——秋季那火红的羽叶和高梁穗状的花序,更加引人注目,因此,火炬树成为风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又是荒山荒滩上造林的好树种,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重视。不  相似文献   

4.
外来树种火炬树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盐肤木和黄栌为参照树种,用火炬树树叶水浸提液、林下土壤水浸提液浸种24 h,研究了浸提液对侧柏、油松、香椿、臭椿、小麦、小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火炬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火炬树完整鲜叶水浸提液处理小白菜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8.0%、82.5%,与对照发芽率(94.0%)和发芽势(91.5%)无显著差异,而破碎鲜叶水浸液则极显著影响小白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降低为24.8%和5.0%;火炬树完整鲜叶和破碎鲜叶水浸液都能促进小白菜苗高生长,但都抑制小白菜胚根的伸长。与鲜叶相比,火炬树干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明显降低。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极显著影响小麦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11.0%和83.5%,干叶水浸提液则不影响小麦的发芽率,为95.0%,但发芽势比对照降低23.0%。与盐肤木和黄栌相比,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茎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对4个乡土树种的种子萌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香椿及臭椿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极显著。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对4个树种的苗高以及油松苗胚根的伸长没有显著影响,但却极显著地抑制了侧柏、香椿及臭椿胚根的伸长。火炬树林下表层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能明极显著促进香椿的生长;处理55 d时,香椿苗平均高为8.63 cm,极其显著高于对照(5.14 cm)。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办事处,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太行山石灰岩石质山区营造火炬树生态林20 hm2,现已郁闭成林。从目前林地生长情况来看,火炬树高生长较低,树冠较小,在人工侧柏和天然麻栎乔木旁成为伴生下木,由于火炬树水平根系发达,根蘖萌生力强,根蘖萌生的火炬树幼林密度高,且成片状分布,由于缺少间伐抚育管理,严重影响了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为了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质量,有利于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立体结构植物群落,简要介绍了火炬树生物学特性和今后需要加强的林地栽培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火炬树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的引进树种,我国学术界对其是否为入侵树种有着争议。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国内近40年(1976-2014年)火炬树的研究现状;此外,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查明了沙区城市(磴口县)园林绿化中火炬树的生长现状,并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沙区造林和园林绿化中如何选择利用火炬树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2个固定样地连续监测显示,实施造林、封山育林10年后,项目区乔木和灌木覆盖度从2007年的14%逐渐增加到了2015年的42%,增加了28%,增幅达200%。乔木树种种类基本没有变化,灌木树种种类在减少,草本植物种类的平均数量呈现出增长-减少-增长-减少循环的趋势,蕨类植物种类没有太大的变化,苔藓种类有所增加。裸地的比例从2007年的53%下降到了2015年的10%,下降了43%,下降幅度达430%,土壤侵蚀发生率减少,土壤侵蚀发生率与植被覆盖度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胡彬 《山西林业》2000,(6):17-17
火炬树为漆树科落叶亚乔木,一般树高8m~10m左右。火炬树抗旱能力特别强,故容易成活,且蘖生力强,水平根系特别发达,最远可向四周串出水平根系20m左右,根系串到哪里哪里便萌生一片小树。火炬树生长迅速,栽植大苗当年即可开花结籽,5年左右开出满树紫红色的花朵,直立向上好像火炬,以此取名“火炬树”。火炬树为风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之一。而火炬树在北京、河北的北部、山西、宁夏、内蒙古等北方多风严寒地区,很容易抽条和干梢,尤其是幼苗较为普遍。这是因为火炬树抗风、抗寒能力差的主要原因。那么,只要采取相应的措…  相似文献   

9.
在小陇山麻沿林场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幼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设置1 000m×30m样带,在样带内随机布置了12个20 m×20 m标准地,按株数设计3种(15%、25%、35%)间伐强度,0.0%为对照,3次重复;运用SVMS软件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和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3种强度间伐后,油松在树种组成中的比例下降,一些阔叶更新树种在树种组成中的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25%强度间伐后林分中漆树分布株数是对照的2.5倍,35%强度间伐后林分中锐齿栎分布株数是对照的3.5倍;除15%间伐强度平均林层数高于对照外,25%和35%间伐强度平均林层数低于对照,间伐后上层分布树种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多;15%强度间伐后林分水平分布格局没有发生变化,25%和35%强度间伐后林分水平分布从随机分布转变为聚集分布状态;3种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8%、31.86%和58.10%,表示林木个体竞争大小的大小比数分别为0.497 8、0.4914、0.490 0,比对照(0.498 5)减小了,表示林木生长空间大小的开敞度分别是0.323 0、0.327 0、0.367 0,高于对照(0.2730);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分混交度增加,从零度混交变为弱度混交,林木个体间竞争减弱,林木生长空间扩大,从不足到基本充足。间伐1a后天然更新幼苗数量分别是对照的6.0、12.5、13.1倍,间伐增加了天然更新能力,增强了林分活力。3种间伐强度中,15%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证明,小陇山林区中幼龄期的油松人工林宜采用25%到35%间伐强度能有效改善林分结构、调整树种组成,增加林分活力;通过多次合理间伐强度措施的实施能有效促进林分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演替,为油松中幼龄人工林结构化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火炬树是水土保持及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也是营造防风固沙林的好树种,又是美化“四旁”称城市园林化的观赏树种,应该大力发展。火炬树又称鹿角漆树,是漆树科漆树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我国1959年从北美洲引进。火炬树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寒,耐盐碱,适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黄土地区的阳坡、河谷、沙滩及沼泽地边缘,也能生长在干旱、石砾多的山  相似文献   

11.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6.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