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必须从生态资源和旅游的角度进行分区,根据不同的分区功能在规划中设计出不同的配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湿地公园的分区应依据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等特征来实施有效的规划。在景观规划时,应充分借助自然之力,以一个整体的天人合一布局展示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使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有机地结合。本文深入讨论了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湿地公园规划。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集合自然景观及生态旅游两大特点的公共空间。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现阶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态和物质性这一基础层面,而是要结合互动性,使得湿地公园能够带给游客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互动景观设计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未来城市湿地公园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其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体等功能,由此可知,湿地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湿地的主要功能,其次分析了湿地的保护措施,最后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生态系统,湿地公园是展现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理想之地。湿地是自然界里富有生物最多和生态功效较高的生态系统,它是动植物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开发乡村经济的时期,很难避免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伤害,适当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不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大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湖泊面积非常大,且生态湿地物种较多,具有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被人们称为"长江下游气候的肺脏"。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鄱阳湖区湿地生态与经济发展相矛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分析了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保护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促进鄱阳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保持湿地生境的基础上,在发挥湿地生态作用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是湿地规划的首要问题.以SWOT的方法分析典型的城市湿地——齐齐哈尔市明月岛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确定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研究认为,应当把明月岛湿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全国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使得湿地生态环境过度的开发,造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使湿地中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导致湿地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对我国制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针对湿地资源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生态平衡发展,经济稳定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郭海宏 《花卉》2021,(2):291-29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当前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其给该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问题。本文通过简析森林生态旅游,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为例,分析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解决对策,不断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5,(13)
湿地是我国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湿地资源丰富,然而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湿地的面积也在急剧减少,面对这种自然环境的破坏,本文从湿地的功能出发,介绍了湿地的相关功能,指出了目前湿地的现状以及原因,提出了保护湿地相关措施,希望对改善湿地环境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翀 《花卉》2018,(12)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保护生态环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湿地资源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管理湿地资源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探析湿地保护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大中型城市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导致城市中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的空间逐渐缩小。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的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以驻马店上蔡县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分析城市湿地公园与野生动物的生境改造与保护,明确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策略,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哈尔滨市松花江江北湿地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江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哈尔滨江北湿地被人为破坏的现状,提出了江北湿地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合理规划加强立法,加快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建立江北湿地的旅游保护规划及功能分区等具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加快步伐,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一定程度破坏生态环境。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中的重要部分,对湿地保护和生态系统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探究景观生态学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湿地公园建设及生态旅游建设的管理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湿地公园及生态旅游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黄生文 《花卉》2017,(16):173-174
森林作为陆地上的主要生态系统,由于资源丰富,地域广阔等诸多优点,慢慢的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焦点。对于当前时代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现今必不可少的,并且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森林生态旅游是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全结合,是现在社会对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最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下文就是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进行探究与观点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淮滨县淮南湿地景观开发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系统进行介绍,并对目前湿地景观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对该湿地景观开发取得良好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淮南湿地景观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促进淮滨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瑛  曹宁 《现代园艺》2012,(24):71-72
湿地公园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17,(2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我国社会在前进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保护。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实现了对于局部环境的改善,还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故而在提升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基于此,分析了湿地园林建设的措施以及其在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其中,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湿地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规划为例,着重从湿地生态水系的构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两方面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建构新型的圈层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及合理地进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李丽 《现代园艺》2013,(16):106-106
湿地公园兼具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