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姜艳  沈晨佳  周丹英  余琪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80-2282
建立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并分析研究5种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中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为红豆杉种源选育及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种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10-DAT)、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的含量和紫杉醇的含量。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分别为0.113 3、0.522 8、0.686 2、1.670 6、1.199 4 mg·g-1,10-DAB含量分别为0.711 1、0.821 3、0.739 2、0.770 9、0.339 2 mg·g-1,10-DAT含量分别为0.083 3、0.290 8、0.192 3、0.352 6、0.306 0 mg·g-1,巴卡亭Ⅲ含量分别为0.190 9、0.828 7、0.442 5、0.771 2、0.289 7 mg·g-1,三尖杉宁碱含量分别为0.186 0、0.183 2、0.235 3、0.837 5、0.530 4 mg·g-1。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次之;10-DAB含量以曼地亚红豆杉最低,不到其他品种的一半;巴卡亭Ⅲ含量以云南红豆杉最高,东北红豆杉略低;10-DAT含量普遍较低。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含量相近,西藏红豆杉最低。  相似文献   

2.
红豆杉罗汉松中紫杉烷类成分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豆杉,罗汉松的叶,树皮,木质部等不同部位的乙醇提取物用氯仿萃取浸膏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10-去乙酰巴卡停Ⅲ,三尖杉宁碱等4种紫杉烷同系物,用高压液相色谱进行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将4.5年生云南红豆杉样株的枝干径级划分为9个等级,分析相应径级样枝树皮与木质部的生物量特征,对各径级混合样中10-DAB、巴卡亭III、7-木糖-紫杉醇、10-去乙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紫杉醇等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表明:当样枝直径0.50 cm时,样枝树皮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当样枝直径0.80 cm时,样枝木质部直径明显增加;当样枝直径为0.30~1.49 cm和4.00 cm时,其树皮干质量与木质部干质量比值随径级增加而显著降低;云南红豆杉幼树枝干木质部中存在一定量的紫杉醇及其他紫杉烷类物质,其枝干直径Φ=0.30 cm是该树种枝干中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变化的重要节点。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将Φ0.30 cm的小枝叶作为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培育、枝叶采收的主要目标,以及收购云南红豆杉鲜枝叶的重要定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三种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色谱条件,利用高效液相对天然生长的南方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枝条中的3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的高低依次为:东北红豆杉为0.427 mg·g-1、南方红豆杉为0.396 mg·g-1、中国红豆杉为0.350 mg·g-1;紫杉醇含量的高低依次为:南方红豆杉为0.153 mg·g-1、东北红豆杉为0.142 mg·g-1、中国红豆杉为0.0102mg·g-1.该方法把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 Ⅲ)、巴卡亭Ⅲ(baccatin Ⅲ)和紫杉醇(Taxol)置于同一色谱条件下检测,以比较不同种类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为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南地区红豆杉不同产地、品种、部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为河南省红豆杉人工林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信阳与开封栽植的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无显著差异;10-DAB在信阳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针叶中含量较高,为170.37μg/g;巴卡亭Ⅲ在信阳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枝中含量较高,为60.95μg/g。开封种植的5种红豆杉中,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较高,针叶中为456.61μg/g,枝中为165.43μg/g。可在信阳推广栽培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在开封建立东北红豆杉枝叶药用采集基地,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天然东北红豆杉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积累特点,系统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营养时期和不同坡向的天然东北红豆杉枝样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当年生、2年生和多年生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树龄增加枝中的紫杉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三尖杉宁碱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降低;2)雌株和雄株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只在较大径级(60 cm)时有明显差异,即雌株中含量低于雄株,而在60 cm径级范围内,雌株和雄株间两种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随着营养时期的变化,从4月到10月,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紫杉醇含量在8、9月达到峰值,三尖杉宁碱含量在7、8月达到峰值;4)在不同坡向上,只有在较小径级植株的当年生枝中,阳坡两种物质含量高于阴坡,而在较大径级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自贵州扎佐地区同一生境中采集近缘植物篦子三尖杉与南方红豆杉的枝叶,从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58株。采用形态学和ITS-5.8S rDNA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认所获内生真菌分别属于8目、9科、9属。经薄层层析(TLC)初筛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一步分析发现,从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到的菌株ZZ-HJ-13可产与紫杉烷类化合物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特征相似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是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中一种优良的天然抗癌成分,但因其在红豆杉中的含量极少而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紫杉烷类化合物作为合成紫杉醇的前体,近年来备受关注。对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一株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并筛选内生真菌35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菌株发酵物进行检测,并结合选择性离子质谱(MS)进行确认,从中获得1株能产紫杉醇前体物质巴卡亭Ⅲ的菌株Z-1;利用ITSrDNA通用引物对产紫杉烷类物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结合菌落特征、孢子与分生孢子梗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在未经诱导的情况下,Z-1产巴卡亭Ⅲ的量约为39μg/L;形态和分子鉴定分析判定Z-1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 sp.)真菌。[结论]该研究可为植物内生真菌产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产紫杉烷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志莲  李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76-4877
[目的]探讨云南红豆杉细胞生产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影响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对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量和产生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BTM培养基中细胞生长量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分别是B5培养基中的1.7倍和2.6倍;20℃培养时细胞生长量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分别是30℃时的1.5倍和5.7倍;暗培养细胞生长量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分别是强光照(3 000 lx)培养时的2.5倍和4.4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10-去乙酰巴卡亭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Horsfall方法,以植物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不同配比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进行了研究,两种单剂不同配比包括10∶0、9∶1、8∶2、7∶3、6∶4、5∶5、4∶6、3∶7、2∶8、1∶9、0∶10,其中大部分比例增效比值在1以上,8∶2的增效比值最大达到了1.57。将不同比例的混剂在五叶期番茄幼苗上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不同配比的混剂在番茄幼苗上有增效作用,而且8∶2为11个配比混剂中的最佳配比,增效比值达到1.7,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盛果期日本栗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嫁接繁育“辽栗10号”树为试验材料,采用整株解体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树体生物量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吸收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单株生物量从休眠期冬剪后的11 147.12 g增至34 336.16 g,增幅达208.03%,其中,当年新生营养器官占50.97%,果实占16.57%,可见盛果期栗树生长量很大。叶片干物质与果实干物质比值为1∶1.09。栗树各器官中N、K累积量以叶片最高,P、Ca累积量以多年生枝干最高,Mg累积量以根部最高。盛果期栗树当年每株平均吸收N 227.62 g、P 17.97 g、K 74.84 g、Ca 199.38 g、Mg 42.01 g,N和Ca吸收累积量最多,K次之,Mg和P吸收累积量较少。每生产100 kg栗果需吸收氮(N)2.73 kg、磷(P2O5)0.49 kg、钾(K2O)1.08 kg,N、P2O5、K2O吸收比例为1∶0.18∶0.40。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盆栽红豆杉的茎高、新枝、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周对红豆杉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对红豆杉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福建南方红豆杉提取紫杉醇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初步测定了福建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实验采用甲醇或无水乙醇作浸提剂,在室温条件下连续搅拌分别浸提试样得粗浸提液,经离心分离,取精浸提液减压蒸发得粗提取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减压蒸发得红豆杉浸膏.HPLC法测定紫杉醇含量,其中紫杉醇的质量分数在树皮中为38×10-4,木材中为76×10-5,小枝叶中为52×10-5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南方红豆杉遗传品质,对23个材用型南方红豆杉家系(含对照)在福建明溪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家系间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22个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方面均显著性优于对照;南方红豆杉苗期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均有较高的遗传力,中等的变异系数和较高的遗传增益;采用22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进行繁育苗木可以达到遗传改良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大兴实验站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依据涡度相关系统和光合测定仪实测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在叶片和农田尺度上的水分利用率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CO2通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冬小麦田间CO2通量与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最大,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相差不大;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规律在农田尺度和叶片尺度基本相似,即早8:...  相似文献   

17.
留树处理期间脐橙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与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实施留树保鲜技术处理后脐橙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规律,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定期采集采摘对照和留树保鲜处理脐橙植株(7~8年生纽贺尔脐橙)的果实、叶片、枝条、病残体和园内土壤,进行炭疽病菌的越冬状况调查和侵染源检测。结果显示,留树保鲜期间,炭疽病菌能在脐橙果实、叶片、枝条、病残体和园内土壤中越冬。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因子主要由健康果实、枝条及叶片决定,可解释炭疽病菌量的73.868%,第二因子主要由健康枝条、土壤决定,贡献率为26.131%。炭疽病菌的越冬场所中,健康枝条的菌量与健康果实、叶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病残体、土壤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留树保鲜处理的脐橙炭疽病菌越冬场所以地上部位的枝条、果实、叶片为主,活病枝、健康枝是该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相对于采摘对照,果实留树贮藏期间及果实采摘后,炭疽病菌均呈现增加趋势,应加强炭疽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蔬菜和水果中赤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方法。该方法经50%乙腈水溶液(pH值2.5)提取样品,以ZORBAX SB-Aq柱(2.1mm×150.0mm,3.5μm)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体积比为60∶40),电喷雾正离子MRM模式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2.0μg/L,方法定量下限10μg/kg,线性范围2.0~10.0μg/L,加标回收率90.1%~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4.07%。  相似文献   

19.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施氮与不施氮条件下,研究了施氮对杂交中稻氮、磷、钾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稻谷生产效率表现为磷素(292.47~328.04 g grain/g P)>钾素(95.39~107.12 g grain/g K)>氮素(57.35~70.35 g grain/g N),氮、磷、钾素的稻谷生产效率与籽粒收割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施氮后植株的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之增加,且磷的增加量高于钾,但增加量均以分配到茎鞘和叶片为主。施氮植株比不施氮植株内氮、磷、钾积累量提高是生物产量和氮、磷、钾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因氮、磷、钾含量提高的作用(66.30%~80.16%)大于生物量增加的作用(19.84%~33.70%)。植株氮、磷、钾含量分别与其稻谷生产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18个杂交中稻组合地上部植株氮、磷、钾的积累量比为1∶0.20~0.21∶0.61~0.66,其中73%~80%的氮和磷被籽粒吸收,73%~75%钾分配到茎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