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对镉铅污染农田水稻安全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处理,单次用量均为1.5 L·hm-2,加水稀释400倍后,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硅和硒肥叶面调控,研究其对镉铅污染农田水稻产量、糙米镉铅含量、镉铅吸收转运及糙米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喷施硅肥较对照显著增产4.49%,叶面喷施硒肥处理较对照显著增产3.21%~5.08%(P<0.05)。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喷施硅(33.64%)或硒(34.67%)降低镉铅的效果显著高于抽穗期或灌浆期单次喷施(P<0.05),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3个生育时期喷施硅或硒肥与2个生育时期喷施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硅肥或硒肥2次及以上均能够使糙米镉含量降至国家标准(GB 2762—2022)限值以下(<0.2 mg·kg-1),喷施1次能够使糙米铅含量降至标准限值以下(<0.2 mg·kg-1)。稻谷糙米中镉铅含量随喷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硅和硒肥叶面调控能够降低水稻植株对镉铅的富集能力,镉铅富集系数降幅分别为10.86%~27.00%和4.35%~69.57%。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可降低水稻植株中镉铅向糙米转运的能力,进而降低糙米镉铅含量。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处理糙米中硅和硒含量分别为2.227~2.550 mg·kg-1和0.145~0.176 mg·kg-1,均较对照显著提升(P<0.05),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叶面硅或硒肥2次及以上对糙米氮磷钾含量提升效果更为显著(P<0.05)。综合分析,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硅或硒肥共2次均能够将糙米中镉铅含量降至国家标准限值以下,同时能够提高糙米中氮磷钾的含量,且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叶面阻隔联合土壤钝化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叶面阻隔联合钝化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稻米安全生产,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选用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和活性硅肥作为叶面阻隔剂,硅钙肥和贝壳粉作为土壤钝化剂,在田间共设置7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Se400),叶面喷施活性硅肥(Si1000),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的同时分别基施硅钙肥(Se400GG)和贝壳粉(Se400BK),叶面喷施活性硅肥的同时分别基施硅钙肥(Si1000GG)和贝壳粉(Si1000BK)。水稻成熟后对水稻籽粒、颖壳、秸秆、根四部分的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叶面阻隔联合土壤钝化处理的效果更好。Se400GG处理水稻籽粒镉含量下降最明显,降幅为88.13%,水稻籽粒镉含量为(0.18±0.01)mg·kg-1,低于大米镉限量值0.2 mg·kg-1(GB 2762—2017);其次是Si1000GG处理,水稻籽粒镉含量下降了56.77%;单独叶面阻隔的两个处理Si1000和Se400效果较差,水稻籽粒镉含量仅下降了18.28%和9.03%。水稻籽粒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各部位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减小,Se400GG和Si1000GG处理水稻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下降了84.93%和72.60%,水稻籽粒的富集系数下降了87.88%和56.06%,而Se400和Si1000处理水稻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仅下降46.58%和38.36%,水稻籽粒的富集系数仅下降12.12%和15.91%。可见,叶面阻隔联合钝化技术,尤其是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的同时基施硅钙肥能更有效地阻隔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降低水稻籽粒镉的含量,是值得在镉低污染稻田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外源喷施硒与硅对水稻籽粒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开展水稻叶面喷施硒肥与硅肥对水稻累积镉的影响研究,为广西主栽水稻阻控重金属镉的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广西桂平市主栽水稻品种百香139、中广香1号作为供试材料,分别进行硒肥喷施试验:"聚福硒"螯合态硒叶面肥(含Na2Se O3为4.38 g·L-1)为硒源,以不同喷施硒肥次数(0、1、2次)设3个处理;硅肥喷施试验:"融地美"活性硅叶面肥为硅源,以不同稀释倍数(清水对照,稀释300倍、稀释500倍)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总镉含量、水稻产量及稻米中总镉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1)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喷施硅肥水稻产量比对照提高4.58%~8.71%,但不同硅肥处理之间对水稻增产的差异不明显;(2)喷施硒肥显著抑制了百香139稻米对镉的积累,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前3 d各喷施硒肥1次处理的效果较好,其稻米镉含量为0.03 mg·kg~(-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83.33%,但喷施硒肥对中广香1号稻米累积镉的影响不明显;(3)喷施稀释300和500倍的"融地美"硅肥,百香139稻米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14%和11.43%;中广香1号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7.31%和30.77%。【结论】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喷施硅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喷施硒肥可有效降低百香139品种稻米镉含量,但对中广香1号稻米的影响不显著;喷施不同浓度的硅肥可显著降低两个品种稻米重金属镉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对水稻降镉增硒的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和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3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成熟期水稻产量、各部位镉和硒含量、富集与转运系数以及土壤中镉的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施硒肥后,土壤pH提高了0.19个单位,提高率为3.01%,同时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率为2.96%,促进了镉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镉的有效性。而叶面施硒肥能显著降低水稻对镉转运特别是秸秆到糙米的转运系数,降低率达15.13%,同时提高水稻对硒的转运特别是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提高率达18.69%。不同硒肥处理下,糙米中镉含量为0.159~0.183 mg·kg-1,硒含量为0.216~0.244 mg·kg-1,不同硒肥处理均能使糙米达到降镉增硒的效果,且叶面施硒肥处理相较于基施硒肥处理的效果更好,并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同时使用下的效果最佳,其对糙米中镉含量的降低率达26.39%,硒含量的提升率达41.50%。综上,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基施硒肥或叶面施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并提高稻米对硒的富集,且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处理是降低糙米镉含量与提高糙米硒含量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繁多、肥效不一现象及其使用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了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硒肥较清水对照在水稻上富硒效果好,且富硒效果植株籽粒,参照国家和宁夏稻谷富硒标准,喷施螯合硒叶面肥的水稻籽粒硒含量安全性较高;清水对照的水稻籽粒就能达到富硒。因此,提倡自然富硒,在外源补硒中建议叶面喷施螯合硒叶面肥。  相似文献   

6.
硒对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在抽雄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玉米籽粒硒含量、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硒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与不施硒肥相比,叶面喷施30 g/hm~2的硒肥时,产量可提高4.14%,喷施30 g/hm~2硒肥和45 g/hm~2硒肥处理的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施硒利于作物对锰元素的吸收,提高了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中铅、镉和汞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玉米品种桂甜612和硒肥"锌硒葆"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叶面喷施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主处理和6个硒肥浓度[0(CK)、0.66、0.80、1.00、1.33和2.00 g/L]副处理,在甜玉米吐丝授粉23 d后测量籽粒中硒、镉、砷含量和籽粒糖度及鲜穗产量.[结果]不同时期喷施硒肥,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均随硒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甜玉米籽粒硒含量.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均能提高甜玉米籽粒糖度,其中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甜效果较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和砷含量均高于或等于CK,抽雄期的镉含量低于CK.随硒肥浓度的增加,拔节期的鲜穗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鲜穗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产效果最佳,高浓度(2.00 g/L)硒肥则引起叶面灼伤而造成减产.[结论]适宜生育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不仅可提高甜玉米的籽粒硒含量、改善甜度口感,还可提高其鲜穗产量,其中以甜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硒肥"锌硒葆"0.80~1.00 g/L的效果最佳.硒肥是否对甜玉米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与硒肥喷施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硒元素在小麦籽粒中的转化效果,探索外源硒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中麦629"、"小偃60"为供试品种,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组合的硒制剂,研究喷施外源硒对小麦籽粒产量、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制剂增加了小麦产量,籽粒硒含量大幅提高。2017年试验,"小偃60"小麦单产增加3.3%、籽粒硒含量增加29.9%,"中麦629"单产增加0.2%~8.6%,籽粒硒含量增加21.4%~74.1%。2018年试验,"中麦629"小麦籽粒、精粉、全粉、麸皮硒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03.8%、98.4%、92.1%和138.3%。叶面喷施硒制剂后,"中麦629"小麦籽粒拉伸面积较对照增加12.4%~24.7%,稳定时间延长51.4%~76.4%,面筋指数提高6.9%~25%。  相似文献   

9.
纳米硒对谷子生物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纳米硒肥对谷子各部位生物量和谷子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大白谷和张杂13号谷子为材料,在其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0、3、6、9 mg/L)的纳米硒肥,分析成熟后谷子各部位的生物量及谷子籽粒中硒、汞、砷和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硒肥可以增加谷子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但对地下部分生物量无影响,且施用高浓度纳米硒肥会抑制谷子生物量的持续积累;纳米硒肥可以极显著提高谷子籽粒中的硒含量,在灌浆期喷施高质量浓度(9 mg/L)纳米硒肥时,对谷子籽粒硒含量的积累效果更佳,且籽粒硒含量与叶面喷硒浓度呈正相关;纳米硒肥可以极显著降低谷子籽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且籽粒中砷和镉的含量均与叶面喷硒浓度呈负相关。适宜浓度的外源硒可以提高谷子茎部、叶部和穗部的生物量及谷子籽粒硒含量,降低了籽粒中汞、砷和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长粒形优质稻金谷2号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两个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硒肥能够明显增加稻谷和精米中的硒含量,改善水稻籽粒品质,提高水稻产量,以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硒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喷施硒肥对小麦生理特性、子粒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小麦灌浆初期、中期以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了硒肥对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子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后,小麦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子粒中硒含量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Se单一处理及复合处理对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测量不同Cd、Se处理后根的生长速度及微核率。[结果]Cd(1.0200.0 mg/L)对大蒜根有毒害作用,抑制了根的生长,同时诱发细胞微核的形成,浓度越大毒害程度越大。Cd、Se联合合处理时,Se在低浓度(0.5 mg/L)下,联合处理的微核率小于单一Cd处理;但是Se浓度超过0.5 mg/L后,反而加剧了Cd对大蒜根尖的危害。[结论]低浓度Se能缓解Cd的毒性作用,高浓度Se加强Cd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虾中的硒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虾中硒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仪器的工作条件、试剂对硒测定的影响;探讨了消化试剂对样品消化的影响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0.078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45%,线性范围为0~50ng/ml。应用该方法检测了不同虾中的硒含量为0.14~0.33mg/kg,加标回收率为94.4%~103.8%。  相似文献   

14.
施硒对钝顶螺旋藻(Sp.-D)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富硒钝顶螺旋藻中营养成分的分析,在施硒条件下,浓度小于50 mg  相似文献   

15.
硒对花椰菜幼苗叶绿素、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土培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土壤硒浓度对花椰菜幼苗期叶绿素、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补硒浓度0~24mg·kg-1范围内,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补硒浓度0~32mg·kg-1内,脯氨酸含量随土壤硒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在补硒浓度为16~32mg·kg-1时,可明显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大于32mg·kg-1后,其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硒对黑麦草生长、品质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硒对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Lamaubada)生长、品质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ρ(Se4+)=0~0.1mg·L-1)能促进黑麦草分蘖、株高、地上部生物量、根系干重及总生物量的增加,外源硒过高(ρ(Se4+)≥1mg·L-1)时黑麦草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中毒死亡。黑麦草体内含硒量随供硒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器官的含硒量大小顺序为根>叶>茎。在非中毒范围内(ρ(Se4+)≤0.1mg·L-1),随着供硒水平的提高,黑麦草地上部分的粗蛋白、钙和磷的含量增加,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适量的硒能促进黑麦草根与叶的GSH Px活性增强,黑麦草根与叶的GSH Px活性与其相应部位的硒含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硒矿粉对早稻陵两优211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湖北恩施出产的硒矿粉(含硒量83 mg/kg)在江西丰城(土壤含硒量0.430 6 mg/kg)进行不同硒矿粉施用量(0、10、20、30、40、50 kg/667m2)对早稻(Oryza sativa L.)陵两优211富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子粒与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为0.113 4~0.255 0 mg/kg,比对照0.108 0 mg/kg增加5.00%~136.11%,施用4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为0.312 6~0.361 2 mg/kg,比对照0.291 9 mg/kg增加7.09%~23.74%,施用50 kg/667 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子粒和茎秆的硒含量与硒矿粉施用量呈正相关;茎秆硒含量高于子粒,不同处理的茎秆硒含量比子粒硒含量高41.64%~175.66%。  相似文献   

18.
硒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低杂交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种"德新油59"为原材料,研究叶面喷施、淋根施用两种人工富硒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低油菜上进行富硒栽培有显著效果。叶面喷施硒肥方式油菜含硒量显著高于淋根施硒肥方式,在油菜初花期后喷施硒肥,能明显提高油菜硒含量。适量硒能有效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9.
硒、维生素B1对雏鸡串珠镰刀菌素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串珠镰刀菌素76.98mg/kg的饲料饲喂10日龄雏鸡,引起中毒和70%的雏鸡死亡,全血GSH-Px,血浆GOT、GPT、AKP,丙酮酸,钾,钠均发生变化,加入0.2mg/kg亚硒酸钠,死亡率降为46.67%,细胞膜损害较轻。加入20mg/kg维生素B1,死亡率降为50%,心肌线粒体数量增加,结果表明,补充硒和维生素B1可减轻串珠镰刀菌素对雏鸡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以斑马鱼为受试材料,研究了Se(Ⅳ)和Se(Ⅵ)在斑马鱼组织中的累积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分3组,分别为对照组、Se(Ⅳ)处理组(500μg·L-1)和Se(Ⅵ)处理组(5000μg·L-1),处理28 d后,测定斑马鱼脑、鳃、肝、肠和肌肉组织中硒的累积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Na+/K+-ATPase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硒处理组斑马鱼各组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硒累积,肝组织中硒累积量最高,肠组织中CAT活性、鳃和肠组织中T-AOC活性以及鳃和肝组织中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Se(Ⅳ)与Se(Ⅵ)处理组相比,斑马鱼肝和鳃组织中硒累积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CAT活性显著下降13%,T-AOC活性显著升高1.8倍。研究结果表明Se(Ⅳ)比Se(Ⅵ)生物可利用性更高,硒累积导致斑马鱼组织发生氧化胁迫,试验为进一步从抗氧化系统的角度研究硒暴露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