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活污水应用于淡水养鱼,不仅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而且鱼种生产的效果更为突出。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在八一年小面积(8.4亩)亩产成鱼630斤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成鱼养殖的尝试和鱼种试验性生产,得到的结果是,成鱼小面积亩产量提高到760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350斤,规格4.1寸,其中一个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对照池亩产鱼种100斤,规格2.2寸,现将鱼种试验性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陆水产》1985,(1):25-25
南县三仙湖乡咸太村五组王迪民,全家七人、四个劳力,责任田八亩,责任地一点二亩,寄养池一点二亩。八三年利用一点五亩稻田育鱼种,放鱼苗1.4万尾,收3寸左右的鱼种2490尾,除自己放养的400尾外,其余全部出售,收入209元,除出成本,纯收入189元,产稻谷1155斤,亩产770斤,比大田亩产增加86斤,增产12.57%。  相似文献   

3.
赵库  陈守本 《水产科学》1996,15(1):19-22
利用池塘2口,面积为5.4亩,主养彭泽鲫鱼种搭配鲢,鳙鱼种,采用人工驯化,投喂颗粒饲料的方法,经89天饲养共产鱼种1728.5kg,平均亩产320.09kg,折合亩产彭泽鲫鱼种154.81kg,获纯利润7891元,平均亩利润1461.30元。  相似文献   

4.
池塘投喂颗粒饲料培育草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颗粒饲料在23亩鱼池中培育草鱼1龄鱼种。培育期81天,结果平均亩产鱼种663kg,其中草鱼种622kg;饵料系数1.56;平均亩产值7477.60元,亩利税4z92.25元。  相似文献   

5.
《水库渔业》1984,(4):27-28
培育优质大规格鱼种,是夺取大库成鱼高产的关键措施。1981年以来,我们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的情况下,积极挖掘鱼池生产潜力,开辟饲料来源,提高鱼种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1983年31.8亩鱼种池,总产13,318斤,平均规格4.41寸,亩产418.8斤,比1982年亩产增加155.8斤,最高的亩产鱼种580.8斤,规格5.2寸。各池产量情况见表1。现将1983年鱼种培育情况及有关技术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水库渔业》1981,(1):44-45
我库鱼种池池底肥沃,进、排水方便,根据外地经验介绍,可以试种稗草,培育大规格鱼种。我们从1979年起试种稗草淹青育种。两年来种植稗草的鱼种池有17口,共12.98亩,收稗草13.25万斤,平均亩产10,200斤,解决了40亩鱼种池的肥料,共节约精饲料1,300斤.肥料480担,节约成本564元。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1987,(4):28-28
浙江肖山有外荡养鱼水面35058亩,1985年全县配套网箱1818只,面积253.95亩(其中育苗箱8亩,一龄鱼种箱19.25亩,成鱼、二龄鱼种箱176.7亩)培育的鱼种提供给外荡19193亩。总产成鱼1926.8吨,平均亩产100.4公斤,增加产值143.33元。产鱼种561万尾,其中4040亩外荡平均亩产150.15公斤,最高218.65公斤。  相似文献   

8.
上思县思阳乡高加村高岸屯农民韦巨才,1984年承包鱼塘3亩,放养各种规格鱼种10500尾,年总产量1500公斤,总产值3000元,亩产达500公斤,扣除承包费及鱼种投资外,全年纯收入2490元。1985年,共投放鱼种10665尾,年总产量1890公斤,亩产630公斤,产值4400元,纯收入2775元,比1984年亩产增加130公斤,纯收入增加了285元,连续承包二年获得亩产超千斤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9.
陈书华 《淡水渔业》1994,24(2):18-19
应用系列饵料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陈书华(河北省任丘市鱼种场)我们于1993年在本场及五个场(点)38口256亩池塘进行了试验。经过90多天饲养,获草、鲢、鳙鱼种16.02万千克,平均亩产625.8千克,千克鱼种成本3.15元,亩获纯利1543元。一、材...  相似文献   

10.
唐宏 《淡水渔业》1986,(2):15-15
<正> 1982年,我们乡开始大面积养殖日本大白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乡1295亩鱼池(成鱼池1036亩,鱼种池259亩),1981年平均亩产鲫鱼33.4斤,1982年上升到72.3斤,1984年达167.9斤,三年产量增长4.03倍。最高的一个试验塘,面积9.1亩,亩产3182.4斤,产鲫鱼1126.4斤。几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古角水库于1957年建成,1958年开始养鱼,养殖水面3,300亩。197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库汊直接投放鱼苗培育大鱼种(简称直养法)的试验,并获得成功。近几年来,库汉直养法代替了传统的继养法,为水库提供了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大鱼种,使水库鲜鱼产量由1977年前的平均年产量12.6万斤(平均亩产38斤),提高到1978--1982年平均年产量23万斤(平均亩产70斤).  相似文献   

12.
许文  杨斌 《水利渔业》1988,(4):15-17
利用颗粒饲料在66.8亩鱼池中培育鲤鱼种,培育期115天,入池丰鲤乌仔来自武汉空运,结果平均亩产494.4公斤,其中鲤鱼种464.5公斤;饵料系数1.74;亩平产值2918元,亩盈利906元。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荣昌县有水库99座,水面1.1万多亩,水质优良,适宜养鱼。若以亩产成鱼50斤计算,总产应达55万斤左右。但是实际产量却长期徘徊在7~8万斤之间,查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三寸以上大规格鱼种严重不足,而缺乏鱼种原因又是水库鱼种池不够。全县99座水库需要300多亩鱼种池,但实际仅100多亩。全县人多地少,人平不足1亩地,如果用大量增加培育池来满足每年水库所需300万尾大规格鱼种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4.
宋宝是山东省栖霞县小庄乡西徒崖村的农民,1982年他承包了水面100亩的旗杆山水库和一个10亩堰塘养鱼,当年底捕鱼1.2万斤,培出鱼种7万尾,合计收入超万元,成为全省闻名的养鱼状元。1983年被选为省人大代表。1983年捕鱼0.86万斤,生产鱼种8万尾;1984年捕鱼1.21万斤,生产鱼种7万尾。现将宋宝养鱼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渔业经济研究》1987,(2):55-56
姜德国是友谊县凤岗镇四队工人。1985年鱼塘养鱼24亩,放鱼种1.5万尾,采取了科学饲养管理措施,产成鱼10800斤,平均亩产450斤,盈利1.2万元,亩盈利500元。在1985年末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将他的经验作了介绍,震动了全县,成为全县驰名的养鱼专业户。1986年他把水面扩展到40亩,放春片鱼种2.6万尾,共产商品鱼1.8万斤,平均亩产451斤,总盈利23685元,  相似文献   

16.
《渔业经济研究》1988,(3):45-45
密山县富源乡金沙村周兆民,1987年88亩鱼池,产商品鱼19800公斤,平均亩产225公斤,商品鱼规格由过去尾重不足0.4公斤,提高到平均尾重0.65公斤。纯盈利超过了前两年养鱼纯收入的总和,达42000元,亩纯盈利477元。主要做法是:(一)由放养小鱼种改为合理稀放大规格鱼种,每公斤20尾。每亩放养春片鱼种400尾,比上年少放养20尾。而亩产却比上年增加75公斤,效益比去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7.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县于一九八二年在桓仁县鱼种场大川分场,利用一亩稻田养草鱼、鲤鱼种试验,获得亩产四寸规格的草鱼、鲤鱼种63.55斤,水稻增产4.5%。  相似文献   

19.
玉林县南江公社竹美大队十五队社员庞业松,去年承包队里三亩六分五厘鱼塘,总产7640斤,除去鱼种286.6斤,净产7353.4斤(另外还有250斤杂鱼不计算在内),平均亩产2014.6斤,在县科技应用竞赛中获奖12时电视机一台。庞业松是怎样创鱼塘亩产超一吨的高产呢?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79,(2):25-27
为了改变“一年苗、二年种、三年成鱼”的饲养制度,过度到“一年种、二年成鱼”,快速培育大规格鱼种,及时提供轮捕轮放鱼种,加速水面利用和周转率,夺取鱼种、成鱼高产,今年,我场在育种队115亩鱼种池中培育出五寸以上鱼种6357820尾,69943斤,亩产603斤,净产568.3斤。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