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朱宝祥是江苏南通工人文化宫园艺师,是著名通派盆景艺术创始人之一。他今年73岁,已从事盆景创作50多年。他的作品《巍然屹立》在1978年全国盆景展览中获一等  相似文献   

2.
在2007辽宁盆景艺术研讨会上,盆友林川带来一件用当地产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还有一些作品照图。赏阅之余,倍感林川多年的心血和历炼、作品终有成就。在制作中,对当地产石材的运用和掌握表现比较充分。交谈中,了解到他的创作心路和从艺历程及他的文化涵养。诸多爱好,在盆景艺术创作中使他受益。他的作品突出意  相似文献   

3.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了近70个春秋。近20年来,朱宝祥创作出了《听涛》、《金蛇狂舞》等百余盆盆景杰作。这些作品有的被选入画册,有的被选入年历的封面。在1990年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朱宝祥的两盆小叶罗汉松《巍然屹立》、《源远流长》均获银质奖,并把南通盆景推上了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4.
所谓盆景配件,是构成盆景艺术的感性材料。与山水盆景创作所使用的各种石材,树木盆景创作所使用的各种苗木及桩头,统属材料之列。在一件完整的盆景艺术品中,它被艺术家同其他材料一起施以艺术的组合而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成为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其在作品中的地位如何,这时就不再具有配件的涵义了。  相似文献   

5.
孔泰初被公认为岭南盆景的一代宗师,这光荣称号于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部分盆景作品登录在《中国岭南盆景》的先辈遗作的篇章内。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这些作品,无论在构图造型或枝法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每一件作品的艺术内涵,都具备了独特的个性,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孔泰初先生从三十年代初便致力于岭南盆景的创作研究。当时,虽然岭南盆景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先生已经把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6.
张虎同志系江苏省著名的盆景艺术家之一。他的山水盆景别具一格,尤擅将自然景观纳入其创作中,使作品成为雅俗共赏的高雅艺术,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7.
吕坚     
吕坚,1952年生于江苏南通。1979年开始业余从事微型盆景创作。1984年转入专业盆景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是近年来颇有成就的年轻盆景艺术家之一。他曾遍游黄山、峨嵋山,到过世界屋脊西藏,饱览祖国名山大川,为盆景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大奖,被人们誉为“指尖上的园艺”、“掌中诗画”。 1985年7月,吕坚赴西藏参加拉萨饭店的建设。他创作的大型山  相似文献   

8.
叶德鉴系福建建瓯人,学名德金,号阳圃,今年75岁高龄。他性格热情奔放,关注环保事业,提倡自育桩材,创作重心放在丛林、山石于一体的组合盆景,其作品已收入香港《文农盆景》国际网站。自1983年退休后,20年来辛勤创作,多次向本刊提出合理化建议,在问卷调查中,叶老被称为“艺德高尚的老园丁”,由于他热爱盆景艺术,至今身体健康,为盆景的民族风格再上一层楼笔耕不缀  相似文献   

9.
读贵刊87第9期的无锡张国保先生大作《试谈盆景艺术的本质特征》,有些看法,现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人所共知,中国盆景艺术基本分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两大类,它的制作技巧与造型艺术,有根本的区别,张君肯定“盆栽为盆景艺术的特征”,那么山水盆景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张文否定诗画与盆景艺术同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否定兴比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盆栽系从日本传去,因此那里的爱好者们大多欣赏日本风格的盆栽。但在纽约的长岛,却有一位酷爱中国盆景的美国人,他的名字叫哈·马浩宁(Hal Mahoney)。马浩宁先生爱好盆景艺术已有很多年,他是长岛盆栽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曾经创作过许多成功的作品,尤其是山水盆景,颇得中国盆景艺术之要领,在美国的盆栽界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浩宁先生还经常在美国各地的盆栽协会作示范表演,使许多美国人认识了中国盆景。  相似文献   

11.
说起刘天明的山石盆景作品,京城内外盆景爱好者当中很少有人不知晓。前几年,刘天明创作的《壁立千仞》、《枯木奇峰》、《塞上忠魂》和《小桥流水人家》等曾分别在全国、北京地区的盆景作品大赛中获得殊荣,并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刘天明盆景艺术展览。这次展览汇集了刘天明400余件作品。为此,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欣然为这位年轻的盆景艺术家题写了“聚石斋”的横幅,著名国画家郭传璋先生也赠送了自己多年来的力作《黄山松云》。这两幅书画老前辈的墨宝挂在刘天明作  相似文献   

12.
赵庆泉     
赵庆泉,1949年2月生于江苏扬州。从小受父亲酷爱花卉盆景的影响,他对盆景艺术造诣颇深。除此之外,他对音乐、美术、文学、园艺亦十分喜爱,在工艺厂担任盆景配件设计员时,曾设计新颖配件60余品种,产品行销国内许多城市并出口西德等国。1974年拜著名盆景艺术家徐晓白为师。此后,一直得到徐教授的指导,艺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创作的山水盆景“长城”、“延安颂”等于1977年春节在扬州瘦西湖展出一举成功,并被港商以高价购走。1978年调入扬州红园专门从事盆景创作。从此他  相似文献   

13.
《望天门山》在《中国花卉盆景》(1993年10期彩页)发表后,受到专家的肯定,不少读者也来信要求交流创作方法,这无疑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从事山水盆景创作掐头去尾匆匆已逾十载,对我国山水盆景如何体现其诗情画意颇费思量,山水盆景《望天门山》就是在大诗人李白《望天门山》原  相似文献   

14.
成都山水盆景是四川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蜀国多仙山”,千岩万壑、秀丽多姿、雄奇险峻、清雅秀美的自然风貌,成为成都山水盆景的主要题材;历代文人吟诵四川山水的诗词歌赋,为成都山水盆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诗意画境。为了内容表现的需要,成都山水盆景在创作手法上逐渐形成“高、悬、陡、深、浑”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我从85年起订阅《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发现凡是有关根艺的文章都刊在《盆景专页》、《盆景篇》栏内。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根艺作品还能参加盆景艺术展览。显然,根艺是被归为盆景类的。我认为盆景和根艺是概念不同、风格迥异的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16.
本人是平湖市交通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自1994年开始学习制作山水盆景。多年来,市交通局积极创导发展交通文化,为我工作之余研修山水盆景制作创造了宽松环境。我市还有一批山水盆景爱好者,制作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对我学习山水盆景制作提供了许多帮助与指点。另外,《中国花卉盆景》等多种杂志更是我学作山水盆景的良师益友。这期间也制作了一些山水盆景,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有关盆景杂志上刊登。但由于受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张虎同志30余年以创作山水盆景名扬乡里。他爱钟乳石、千层石、太湖石、虎皮石、木纹石等。自然界中,众多的名贵石种,几乎都是他珍爱的物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撷大自然山山水水最美的景物,一直是张虎同志创作的行动指南。用他自己的话说:从事山水盆景创作者的任务很重。可以说是一辈子读不完的书、走不完的路,更有探索不尽的艺术源泉。艺术的创作要靠真情实感。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带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基本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灵感要从生活实践中产生。好的盆景作品更是艺术家学识、品德、艺术修养和对人生、社会、历史、自然宇宙的独特感悟。张虎  相似文献   

18.
走进马伯钦的微型山水盆景陈列室,就能感受到他奋力创作的气息。室内周围墙上挂着名家书画,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画作。古色古香的红木橱中及博古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他收藏的古人物、古船、民舍、古陶瓷、艺术盆、艺术壶。他说艺术是相通的,观赏这些古玩藏品,可以有所借鉴,在绘画或制作盆景时触类旁通,推陈出新。他制作微型山水盆景是心境的流露、精神的物化。画人不必要名人巨星,画景不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和青岛崂山石艺术开发公司联合举办的“苏本一书画展”于5月20日在中山公园唐花坞大展厅开幕。这次展出系应台湾张大千博物馆之邀赴台展出的预展。这次展出的80余幅作品大都是他近年来在公务冗繁中挤时间创作的。他的绘画作品质  相似文献   

20.
王维(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田园诗,在诗圣、诗仙……高手林立的唐诗中,以刻划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而别树一帜。他的不少诗篇为人们千古颂吟,也为后人的盆景创作立意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如笔者的盆景《幽篁弹唱图》,就是根据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东相照”的诗意创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