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蛋鸡产蛋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提高育成期及开产鸡体重,获得满意蛋重和产蛋率  以往认为影响蛋重的因素,如蛋白质、蛋氨酸、亚油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取量,对产蛋初期几乎没有影响。吴连福(1994)报道,决定开产初期蛋重的因素是体重。该因素不仅在产蛋初期,而且在产蛋全过程都将影响蛋的大小,而18周龄时的体重与开产时蛋的大小呈正比,因而控制18周龄的体重是关键。产蛋数不仅受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制约,而且很大程度取决于育成期的管理。育成期体重小的鸡,产蛋时体重仍然较小(轻型鸡群)。体重大的鸡到产蛋时体重仍然较大(重型鸡群)。当给轻型鸡群喂高营养饲料(20%…  相似文献   

2.
土种鸡一般126~160日龄开产,产蛋前应提前2周更换成产蛋初期饲料,使其能有储备能量和储备钙质及营养的时间,有利于开产后产蛋率的上升。开产前是否需要换饲料,还要根据鸡群的日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而定,不能只看日龄  相似文献   

3.
<正>1减少应激免疫接种、饲料改变、天气变化、虫鸟鼠兽闯入及陌生人进入时可对鸡群造成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可使产蛋率在1~2天的时间内突然下降10%~20%,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产蛋达到10%左右时给鸡群接种"新-支-减、禽流感"油苗,鸡群进入产蛋高峰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再进行免疫接种。(2)在产蛋高峰期不更换饲料品牌和配方,必须更换饲料品牌和配方时应遵循"先少后多、逐渐更  相似文献   

4.
在正常情况下,鸡群产蛋率的升降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品种的鸡,其产蛋规律虽有所不同,但一般从开产后经3~4周都能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期过后产蛋开始下降,直至产蛋结束。一般来说,如果某些因素发生异常就会使鸡群产蛋量下降,鸡群产蛋量一旦下降后就很难回升到正常水平。越接近产蛋后期,下降的时间越长,越难回升,即使回升回升的幅度也不大。如发现鸡群产蛋量异常下降,要尽快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避免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如无特殊情况在产蛋高峰期的鸡不能乱投药和进行免疫接种,千万不要更换饲料,否则产蛋率会受到很大影响。母鸡连续…  相似文献   

5.
笼养海赛克斯产蛋鸡疲劳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库华  史九成 《中国家禽》2001,23(18):19-20
笼养蛋鸡疲劳症简称CLF,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是当前商品蛋鸡生产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近年来在我国一些集约化养鸡场时有发生。本文就发病鸡群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饲料营养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1发病概况扬州郊县某饲养场饲养不同日龄蛋鸡8000只,其中海赛克斯产蛋母鸡3000只。该鸡群从90日龄上笼,预防免疫接种按正常程序进行。鸡群状况一直良好,喂的自配饲料,140日龄开产,开产后产蛋持续上升,至220日龄当产蛋率达到85%的数天后,鸡群中部分鸡出现拉稀,薄壳蛋、破损蛋增加,蛋…  相似文献   

6.
参芪胡子散对蛋鸡初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参芪故子散”添加于蛋鸡开产前后的饲料中,观察其对鸡群产蛋率、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试验鸡群比对照鸡群产蛋率提高8.92%和6.21%,料蛋比降低10.63%,经济效益提高51.78%,对初产期蛋重及盛产期蛋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将“参芪故子散”添加于蛋鸡开产前后的饲料中,观察其对鸡群产蛋率、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试验鸡群比对照鸡群产蛋率提高8.92%和6.21%,料蛋比降低10.63%,经济效益提高51.78%,对初产期蛋重及盛产期蛋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夏末秋初鸡群易暴发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病症是拉稀,其后果是鸡群产蛋率、饲料转化率、蛋壳质量大大下降,同时缩短产蛋高峰期。●发病类型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将鸡群拉稀分为生理性拉稀,即鸡群刚开产便开始拉稀,用药物控制效果不良,产蛋高峰后期可自行恢复,但饲料转化率较低,产蛋高峰期较短;病理性拉稀,即鸡群  相似文献   

9.
肉用种鸡在开产后,第一周产蛋上升缓慢,第二周就急速上升,如果第一周有5%产蛋率,第二周就有22%产蛋率,第三周上升到50%以上,这是限制饲养的必然结果。顺季鸡产蛋率一般以每日3%左右上升,逆季鸡群(采用遮黑式鸡舍),产蛋率每日以4%~5%上升。鸡群开产时的特点是蛋小,产蛋速度上升快。为了使鸡群有规律地产蛋,得到合适的蛋重,光照、饲料喂量及管理措施都应跟上。一、光照管理顺季和遮黑式(逆季)鸡舍鸡群实施开产的光照程序和开放式鸡舍逆季鸡群的光照程序是不相同的,具体见表1。注意点:1.光照刺激一开始,应…  相似文献   

10.
谭芳  王占凤 《饲料研究》1992,(11):20-20
鸡在开产后,第1周产蛋上升缓慢,第2周就急速上升.如果第1周有5%产蛋率,第2周可有20%产蛋率,第4周上升为50%,产蛋率达到50%后的3-4周内即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鸡群产蛋的特点是开产时的蛋小,产蛋速度上升快. 为了使鸡群有规律地产蛋,光照、饲料量及管理措施都应跟上.  相似文献   

11.
蛋鸡开产前后管理得好坏,决定高峰期的长短和全期产蛋情况,现根据几年摸索和经验,对蛋鸡开产前后的管理技术作一介绍。1.掌握育成鸡群情况,把好转群关。转群时,母鸡的生殖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使鸡在开产前有一段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对培养高产鸡群极为有利。否则,鸡群对新环境不熟悉,将会中断产卵,影响和推迟产蛋高峰的到来,甚至影响终生产蛋性能。现在,一般转群时间在鸡的16-17周龄,最晚不能超过18周龄。转群时,一般17周龄中型鸡平均体重在2350克以上,若低于此界限,就要增加饲喂次数,并且提高饲料中的能…  相似文献   

12.
蛋鸡在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中,不同的生产阶段、不同的产蛋时期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需求也不同.为了发挥鸡群的最大生产潜能,培育优秀的后备鸡群,保证产蛋鸡稳产、高产,必须在不同的生长和产蛋阶段以及不同的季节,更换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以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否则将会影响鸡群的生长和产蛋性能,最终导致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3.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还要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以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乙 《饲料世界》2004,(7):50-51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1时机 1.1雏鸡引种货紧价扬、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引起的育成费用过高;1.2当前鸡群为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收益已低于饲养成本,并且该鸡群的生产性能表现尚佳,预计换羽母鸡开产后,尤其是达到高峰期时,市场蛋品价格会上涨;  相似文献   

17.
蛋鸡育成期的生长特性与其后的产蛋性能高度相关,影响到鸡的开产日龄、蛋重、产蛋高峰持续期等一系列产蛋指标。因此,后备蛋鸡的体重直接关系到鸡群整个生产期的总产蛋量。也就是说,鸡群的产蛋性能不仅是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问题,而且受育成期间的饲养管理和开产体重的支配,提高后备蛋鸡的体重调控技术有助于鸡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产蛋鸡饲养管理各个阶段,产蛋高峰前期变化最为剧烈,鸡群从生理状态到饲养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鸡只转群、开产、饲料变化、灭活苗免疫、人工输精等应激因素不断出现,良好的后备鸡群能否顺利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尤为关键。根据产蛋前期鸡群的不同特点,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从节省饲料来看,产蛋少的鸡必须尽早淘汰,但在通常情况下,除不产蛋和病鸡外,其他鸡在早期不作淘汰,可开产以后在鸡群中不断淘汰产蛋低的个体。这里主要论述从初产日龄起看其后低产鸡的出现时期,及时淘汰鸡群。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