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饲料》2006,(9):35-3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大国,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核心,它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和技术将水源尽可能均匀、适度的分配到作物根区土壤中,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从而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产出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组建于2003年6月,前身为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农业综合研究所。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是以从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研究机构,是我院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设有玉米栽培、耕作、早作节水、植物营养、黑土资源、土壤生态、盐碱地改良、农业微生物、农产品安全及农业机械等学科。  相似文献   

3.
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有机肥料的补充不足,造成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过低;其次,常年施肥不合理造成某些营养元素出现严重失衡;第三,土壤耕作和管理不合理,造成了土壤板结和老化现象严重;第四,施肥和使用农药存在盲目性,土壤出现了严重的污染现象;第五,连年的重茬种植,使得大量的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导致重茬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要健康,首先土壤要健康。土壤的改良修复是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温家宝总理指出:生物菌技术是中国农业未来之希望!微生物菌  相似文献   

4.
地下鼠的地下挖掘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物理环境,导致土壤类型、发育速率、营养可利用性、微地形等发生变化。其地下啃食行为直接影响植物的形态、丰富度、种间竞争、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组成等。而土壤和植物群落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5.
1作用 整地是栽培农作物之前对土壤进行的加工,秋整地是我区当前秋季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之一。他是通过使用机械在结冻前将耕地上的根茬杂草处理掉,对耕地翻耙深松,达到春季播种时的状态。秋整地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秋整地耕深一般要达到20~30厘米,可以疏松土壤,建立"土壤水库",充分接纳秋、冬、春季的天然降水,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耕地的抗旱、抗涝能力。2可以抢农时、增积温,减少低温冷害和病虫草害对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钦 《草业学报》1996,5(3):61-67
依据海涂独特的自然属性确定开发利用方案是保证土地资源持续生产的关键。采用降低土壤盐分、实行保护性耕作、用植物残余物覆盖地面、种植牧草防止土壤侵蚀和促使生草层土的发育,保证了以潜在形式集中的富含必需营养元素的腐殖质在土壤中聚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并以牧草饲养家畜的土地经营活动形成了成功的草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蚕桑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对桑树的生长,也对家蚕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大气质量、土壤酸碱度等,它们都影响着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乃至蚕桑生产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1发展历史及现状20世纪以来,氮肥的生产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世界土壤的平均氮肥力不高,氮素不易在土壤中积累,而现代集约化农业又促使土壤有机质与氮的过多损耗,在多数条件下单位氮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已逐渐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并以推广种植几种重要牧草作为农业与牧业相结合的纽带。由于人工种植牧草具有饲用价值高、营养丰富、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同时种植牧草又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利用率,其生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用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农业综合栽培的重大改革,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并不断改进、完善、创新、提高、发展而形成的新型栽培体系。能使作物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该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以来,  相似文献   

11.
渭南素以农业著称,号称"陕西粮仓".Pb、Cd都是土壤污染较普遍的元素,土壤中重金属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限内尚不明显表现出对环境和作物的危害,但当其存储量超过土壤承受能力时,就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并且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对于陕西省农业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基地--渭南来讲,调查分析其土壤的污染状况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壤盐碱化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目前,全世界面临着土壤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难题,在我国的l亿hm^2耕地中,有3300多万hm^2盐碱荒地,660多万hm^2盐着渍化土地,就吉林省西部而言,严重地威胁着农牧业生产。目前,利用盐碱地的主要途径:一是利用改土造田或引水灌溉,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土壤动物作为生活在地下的微小生物,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是在生物界的循环系统方面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地球上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地的使用方式的变化,都会造成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分析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可以预测土壤的健康程度,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覆盖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玉林 《草业科学》1998,15(6):69-70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土壤气候,特性,病虫害及杂草诸方面阐述了覆盖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及覆盖在农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13,(10):49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土壤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土壤调理剂、土壤有机质提升等产品和技术项目应运而生。农业部专家强调,对于土壤修复改良提倡技物结合,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能够速效改良土壤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推广合理施肥技术来"调养"土壤,永续高效利用耕地。作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畜牧业中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畜牧业发展。但同时,由于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饲养密度加大,规模成倍增加,结果造成畜牧场对周围大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越来越大,农牧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遭到严重破坏;一方面,养殖集中,粪便污水难以就地消纳,大量积累,粪便中未消化养分及药物添加剂等变成公害物质污染表土层和地下水,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引发畜产公害;另一方面,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地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作为酶和辅酶的组成成分,在机体代谢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对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利用率缺乏系统准确分析,生产中添加微量元素存在很大盲目性。普遍做法是不考虑基础日粮含量,直接按2-3倍NRC水平添加,致使日粮微量元素含量超标且不平衡性加剧。机体存在一套稳定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控机制,过量或不平衡摄入微量元素时,大部分将随排泄物进入环境,致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超标,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确定微量元素需要量和适宜添加方案并提高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草地农业是一种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兼顾的农业生产系统。其产业链条长、生产组分丰富、科技含量高,便于各项农业生产技术的参与,是当前畜牧业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塑料大棚的使用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土壤表面呈开放式的状态,遇到干旱季节和干旱天气,土壤水分长时间或是间断流失过多,造成土壤含水量下降。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细菌繁殖增长时,土壤内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大部分细菌停止繁殖,导致土壤的营养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设施农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设施农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不能解决就会影响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