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分别采用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及其混合物处理杨木APMP漂白机械浆,优化了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纸浆还原处理后改善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硼氢化钠处理杨木漂白化机浆不但能够显著改善其白度稳定性而且对纸浆具有漂白作用。加入亚硫酸氢钠混合处理纸浆可大幅度减少硼氢化钠用量,并能取得类似的改善纸浆白度稳定性效果。杨木碱性氧化氢漂白机械浆光诱导返色有其固有特点,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纸浆木质素中的羰基和酚羟基结构基团是引起纸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及其混合物处理杨木APMP漂白机械浆,优化了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纸浆不处理后改善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硼氢化钠处理杨木漂白化机浆不但能够显著改善其白度的稳定性而且对纸浆具有漂白作用。加入亚硫酸钠混合处理纸浆可大幅度减少 氢化钠用量,并能取得类似的改善纸浆白度稳定性效果。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光诱导返色有其固有特点,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纸浆木质素中的羰基和酚羟基结构基团是引起纸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杨木的纤维特性、化学成份和利用杨木生产高得率纸浆的适应性,以及杨木为原料的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和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浆(APMP)。APMP是90年代研制成功的高得率制浆新方法,其特点是纸浆得率高、白度高和强度好。该法适用于针阔叶木,特别是杨木。杨木APMP可代替部分长纤维针叶木浆,配抄低定量胶印新闻纸和涂布纸等。  相似文献   

4.
中试系统制备了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分别在水相 /有机溶剂相 /气相等条件下 ,使用乙酐处理杨木化机浆 (原浆及硼氢化钠还原后纸浆 ) ,分别抄造成 60g/m2 纸片 ,测定了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后试样白度。运用返色值 (PCno .)和白度稳定效果 (BSE)等指标评价处理后浆料的光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溶剂相和气相乙酰化后的纸浆 ,光学稳定性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乙酐用量和反应时间即乙酰化程度。通过乙酰化 ,可以获取光学完全稳定的杨木化机浆。紫外漫射反射光谱表明 ,杨木APMP机械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是纸浆木质素中羰基和酚羟基团吸收紫外光后变化形成发色结构所致。还原配合纸浆乙酰化处理 ,可能成为防止高得率纸浆返色的工业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半纤维素酶E-An-76作为漂白助剂对桦木硫酸盐浆及麦草烧碱蒽醌浆CEH三段漂的影响。结果表明:桦木KP浆用E-An-76预处理后再经CEH三段漂,其白度明显高于相同用氯量下未用酶预处理的漂白浆。另一方面在保持白度不变的情况下酶处理浆的漂白可节省近50%的用氯量。麦草Soda-AQ浆经E-An-76预处理后再经CEH三段漂与酶未处理浆的CEH三段漂比较亦可明显提高白度,但得率下降严重。通过对桦木KP浆酶解液中还原糖以及单糖组成分析,发现浆中再沉积或回吸的木聚糖在E-An-76助剂漂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F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0,20(1):32-40
高得率纸浆残余木质素中对紫外光和近紫外光高度敏感的特定化学结构,结合大气中的氧分子,通过形成游离基中间体而产生发色物质,导致高得率纸浆的光返色(返黄)。紫外吸收类化合物、游离基捕获剂或抗氧剂等处理纸张制止纸张返色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杨木APMP纸浆手抄片添加紫外吸收类化合物(Tinuvin 1130及其前驱物)、游离基捕获剂(氮氧游离基化合物)和抗氧剂(PEG 300)等的工艺条件和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溶剂介质下(有机型和水溶液),添加剂对杨木APMP原浆和还原处理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Tinuvin 1130与脂肪醇混合物处理还原后,纸浆抗光诱导返色效果尤为显著,该技术方法十分接近工业应用条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得率浆废水生物净化处理系统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山杨高和率浆(CTMP、APMP)废水在实验室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的生及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从间歇厌氧试验可以看出,两种废水的可生化处理性尚好,但对厌氧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且以CTMP废水较严重;(2)山杨CTMP废水,在全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7.5-70h)内,负葆量为1.75-7.40kgCOD/m^3.d时,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53.  相似文献   

8.
高得率纸浆残余木质素中对紫外光和近紫外光高度敏感的特定化学的。结合大气中的氧分子,通过形成游离基中间体而产生发色物质,导致高得率纸浆的光返色(返黄)。紫外吸收类化合物、离基捕获呈抗氧剂等处理纸浆罅纸张返色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杨森APMP纸浆手抄片添加紫外吸收类化合物、游离基捕获剂和抗氧剂等的工艺条件效果。结果Tinuvin1130与脂肪醇混合物处理还原,纸浆抗光诱导返色效果尤为显著,该技术方  相似文献   

9.
E—An—76在桦木KP浆及麦草Soda—AQ浆CEM三段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半纤维素酶E-An-76作为漂白助剂对桦木硫酸盐浆及麦草烧碱蒽醌浆CEH三段漂的影响。结果表明,桦木KP浆用E-An-76处理后再经CEH三段漂,其白度明显高于相同用氯量下未用酶预处理的漂白浆。另一方面在保持白主东变的情况下酶处理浆的漂白节省近50%的用氯量。  相似文献   

10.
甲脒亚磺酸用于麦草Soda-AQ浆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甲脒亚磷酸(FAS)用于麦草Soda-AQ浆漂白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麦草Soda-AQ浆过氧化氢(P)和甲脒亚磺酸(A)两段漂白中的几个过程变量(H2O2和FAS用量、温度、时间)对漂白的影响,找出了较佳的PF漂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段H2Q用量2%~3%(对绝干浆)、F段FAS用量0.5%(对绝干浆)、温度70℃、时间3()nd为较佳的漂白工艺条件。研究中发现,L*与白度呈线性正相关。a*与L*呈线性负相关,而b*与L*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对樟树黄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成土母质(土壤)的pH值与其密切相关,黄化严重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黄化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加快。而在酸性土壤上栽樟不发生黄化现象,提出选择适宜的栽植点(或造林地)是根治樟树黄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矿质营养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出现生理缺素,生长发育就会异常,毛白杨缺铁黄化就属其中一种。缺铁原因除与土壤有关外,还与育苗技术密切相关,该文归纳出五种导致苗木缺铁黄化的技术因素,并对黄化原因进行了试验认定。根据黄化机理分析,进行了根外、根部施用不同浓度有机铁溶液试验,结果表明用5%的有机铁溶液按每株2.5kg直接灌根,可从根本上解除黄化;而采用1%药液叶面喷雾效果虽好,但仅起局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香榧主产区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分别以15年生香榧正常树、黄化树的1年生、2年生枝叶为研究对象,测定枝叶的营养元素含量,探讨枝叶黄化与各营养元素丰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化枝的叶片N、Mn元素含量均高于正常枝,Ca、Mg元素含量均低于正常枝,随黄化程度加剧,Mn元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Ca、Mg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黄化枝的枝条N、P、Mn元素含量水平高于正常枝,Fe元素含量水平低于正常枝,随黄化程度加剧,Mn元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Fe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由此推断,香榧枝条黄化与Ca、Mg、Fe元素水平低下及N、Mn元素水平过高有一定关系,生产中可通过适量减少N肥施用量,增加Ca、Mg、Fe等元素的施用,同时结合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影响市区樟树黄化病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合肥市区樟树黄化病与立地条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不同程度的病株叶片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树黄化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pH值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不能被根系吸收;其他原因如地表水泥覆盖过度、土壤密度过大、污染严重、土壤营养条件不良等因素构成.在土壤矿质元素中,黄化程度与速效K、B、Cu、Zn的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有效Fe、速效N、速效P、Mn等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在樟树叶片营养元素中,速效N、Zn、Fe和Mn含量随着黄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S、Ca、B和Cu的含量随着病害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Mg) NPK fertilizer applied in 2000 to maturing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stands with yellowing symptoms and situated on poor acidified soils in the ?umava mountains (the Czech Republic). Long-term defoliation, nutrient content in the foliage and diameter increment were evaluated in three specific variants: yellowing trees, trees without yellowing symptoms and fertilized trees. The results indicate differences in soil characteristics, nutrient content and radial growth with response to climate. Fertilization increased Mg content and base saturation in the soil and decreased the amount of exchangeable aluminum and hydrolytic acidity.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in magnesium,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the foliage of yellowing trees.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nganese content; yellowing trees showed deficiency in comparison with both fertilized and unfertilized healthy trees. Two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fertilization (to present), defoliation and yellowing symptoms in the unfertilized yellowing trees were more pronounced compared to other variants. These symptoms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fertilization than foliation. The duration of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diameter increment lasted for a shorter time than the effect on foliage. Simultaneously, higher sensitivity to climatic factors was observed in the fertilized tre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