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提供雀鹰深入研究的生理生化指标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的方法,对雀鹰雌、雄个体血清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鹰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存在明显差异,雀鹰雌、雄个体血清蛋白谱带总数量一致,为25条,其中有22条谱带为雌、雄个体所共有;在迁移率为0.055、0.220、0.659位置处的谱带为雄性个体所特有,在迁移率为0.083、0.097、0.110位置处的谱带为雌性个体所特有。  相似文献   

2.
为给大林姬鼠的深入研究提供生理生化基础数据,采用PAGE和SDS-PAGE方法,对大林姬鼠雌、雄个血清蛋白和组织蛋白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雌、雄个体血清蛋白均分离出14条谱带,其电泳迁移率范围为0.944~0.157,大林姬鼠组织蛋白分离出电泳迁移率由0.009~0.991的117条谱带。大林姬鼠心脏、肝脏、肾脏、肌肉、脑、肺脏分别分离出44、52、30、37、41、37条谱带,电泳谱带的粗细、颜色深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大林姬鼠雌雄个体间血清蛋白和组织蛋白既存在着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黄鳝性逆转机理,对黄鳝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及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黄鳝血清蛋白含量基本相同,而雌雄间体黄鳝的血清蛋白含量则有所增加。从电泳分析结果来的睦,黄鳝的雌,雄和雌雄间体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组分血清蛋白百分含量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板(PAGE)电泳,对黄颡鱼雌、雄个体血清蛋白、酯酶同工酶(EST同工酶)及血红蛋白(Hb)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B1区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多1条MI带,B2区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多1条MA带,少2条MⅡ带,B3区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多1条MA带。另外在B2区雌、雄个体间MA带和MI带排列次序也有差异。血清EST雌、雄个体也有明显的差异,雄性黄颡鱼血清EST的酶谱出现了3条酶带无中强带,而雌性黄颡鱼EST的酶谱出现了7条酶带,有4条中强带。雌、雄个体胁只能分离出1条谱带,并且雌、雄之间基本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提供普通鵟深入研究的生理生化指标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PAGE)电泳的方法,对普通鵟雌、雄个体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雌性个体共分离出30条谱带,雄性个体共分离出27条谱带,在电泳迁移率为0.061、0.096、0.123、0.277、0.287、0.503、0.594处所出现的条带为雌性个体所特有;在电泳迁移率为0.194、0.316、0.477、0.612处所出现的条带为雄性个体所特有。普通鵟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喜鹊(Pica pica)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喜鹊雌雄个体共分离出电泳迁移率0.852~0.031的20条谱带,雌、雄性个体分离出的谱带数分别是18条和17条,其中有15条谱带为雌雄个体的共有谱带。在迁移率0.316、0.063、0.054处的谱带为雌性个体特有的谱带,在迁移率0.406、0.391处的谱带为雄性个体特有的谱带。喜鹊雌雄个体血清蛋白的谱带分布和活性强弱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iinther)、大鳍鳠(Hemiba-grus macropterus Bleeker)、南方大口鲶(Silurus soldatorvi meridionalisChen).鲶鱼(Silurus asotus Linnaeus)的血清蛋白,经盘状电泳分离,从负极到正极可分为脂蛋白、球蛋白、运铁蛋白、清蛋白和前清蛋白5个组分。电泳图谱具种间差异,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同种鱼雌、雄间的电泳图谱基本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鲶鱼具有雌性特异蛋白。  相似文献   

8.
患骨肿瘤黑熊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黑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分离正常黑熊、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结果表明:从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7条谱带,从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9条谱带;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在电泳迁移率为0.21、0.23、0.27、0.29、0.35、0.37、0.43、0.44、0.47、0.54、0.56、0.60、0.62、0.64、0.67位置处的谱带分布一致;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在电泳迁移率为0.38、0.48位置处有谱带分布,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在这两处缺失,在电泳迁移率为0.22、0.25、0.26、0.33位置处的谱带为患骨肿瘤个体所特有;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黑熊个体部分相同谱带血清蛋白的活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关于健康马血清蛋白成分的电泳分析,国外曾有过不少报告,沈正达等认为:“由于地区及饲养条件的不同,血清蛋白各成分的相互比例也可能有不同”。 关于传染性贫血马(以下简称传贫马)血清蛋白成分的电泳分析,国外也有过不少研究。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传贫马血清蛋白中的白蛋白均减少,而γ-球蛋白则均增加。田中亨一等对36例传贫马血清蛋白的变化机制曾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肝脏的病变,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动化以及淋巴样细胞浸润与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加有关。田村  相似文献   

10.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对15只剩湖(7♂8♀)血清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刺猬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和各组分含量存在性别差异。部分雄性刺猬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出现5~6条电泳区带,说明在β-球蛋白存在有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34例血糖增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糖化血清蛋测定.其中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13例,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4.72±1.36mmol/L,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化血清蛋白1.67±0.43mmol/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无糖尿病脑血管病21例,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2.03±0.47m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血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对急性脑血管病血糖增高的原因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烟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怎样识别烟蚜? 烟蚜属于同翅目、蚜科,又名桃蚜。烟蚜在形态上表现为多型现象,有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无翅有性雌蚜、有翅雄蚜。它们的形态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普通丝瓜雌雄性别分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8份普通丝瓜品种30节内的雄、雌花蕾着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无性节、纯雄节、纯雌节和双性节(同时存在雌雄花蕾)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的性别分化比较复杂.无性节一般分布在起始几节,呈现连续或不连续分布,少量品种在高节位还有零星分布;双性节中雌花和雄花有11种组合方式,以多雄 单雌节最常见,在所有丝瓜材料中均有出现;雄花从个体(枚数)存在状态看,有单枚和多枚(又叫总状花序)之分,雄花分布在纯雄节和双性节之中,雄花在纯雄节中存在6 种表现形式;早熟材料的有雄节(包括纯雄节和雌、雄节)有24.1节,中熟材料的有雄节有23.6节,晚熟材料的有雄节有21.3节,且熟性越早有雄节数越多;雌花在纯雌节中有4种表现形式,以单雌形式存在最普遍;早熟材料的有雌节(包括纯雌节和双性节)有23节,中熟材料的有雌节有18.7节,晚熟材料的有雌节有13.55节;无性节、纯雄节、纯雌节和双性节的数量与品种来源地、果形、植株长势和叶色均未表现出趋势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怎样识别烟蚜? 烟蚜属于同翅目、蚜科,又名桃蚜.烟蚜在形态上表现为多型现象,有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无翅有性雌蚜、有翅雄蚜.它们的形态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在不同条件下对有翅麦蚜的捕食速度。结果表明:星豹蛛的捕食速度与其体重、步足长度和身体长度无关,与性别和饥饿程度有显著关系。星豹蛛在饥饿4 d时捕食速度最快;雌蛛的捕食速度显著快于雄蛛。蜘蛛共存,如雄蛛-雄蛛、雄蛛-雌蛛、雌蛛-雌蛛,对捕食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2只雄蛛共存时,各自的捕食速度显著减慢;2只雌蛛共存时,各自的捕食速度变化不大;一雌一雄共存时,雄蛛的捕食速度显著减慢,而雌蛛的捕食速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介壳虫是同翅目、盾介科的昆虫。大多数虫体上有蜡质分泌物。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  相似文献   

17.
尼古丁猝灭牛血清蛋白荧光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尼古丁对牛血清蛋白荧光光谱变化,以及牛血清蛋白荧光猝灭机制,同时利用同步荧光研究了尼古丁对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古丁猝灭牛血清蛋白荧光是通过静态机制,形成常数为KA=2.1×107 L.mol-1,每一个牛血清蛋白分子结合尼古丁的位点数为0.22,牛血清蛋白与尼古丁的这种结合是很弱的,没有影响分子的构象,酪氨酸残基荧光没有变化,只是色氨酸荧光强度降低,荧光峰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诱导产雌孤雌生殖的Wolbachia(PI-Wolbachia)是否影响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的交配行为及生物学特性,以产雌孤雌品系和两性品系的雌蜂为试虫,对二者的雄蜂吸引力、交配行为、寄生能力、后代羽化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雌孤雌品系的对雄蜂吸引力显著小于两性品系的雌蜂,而且与雄蜂无交配行为(两性品系的雄蜂根本不选择产雌孤雌品系的雌蜂作为交配对象;两性品系的雄蜂有交配企图,但是产雌孤雌品系的雌蜂会躲避雄蜂);产雌孤雌品系后代羽化率和雌蜂率分别为(95.60±0.71)%和100%,显著高于两性品系的(80.22±1.89)%和(86.46±1.68)%;产雌孤雌品系雌蜂的全发育历期显著比两性品系长约1d;产雌孤雌品系雌蜂的产卵器插入频率为每小时(15.80±0.66)次,显著低于两性品系的每小时(23.73±1.74)次;产雌孤雌品系雌蜂的寄生率和寿命分别为(22.90±1.33)%和(10.05±0.72)d,两性品系为(25.47±1.2)%和(9.86±0.74)d,两品系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产雌孤雌品系和两性品系的松毛虫赤眼蜂可能存在行为上的生殖隔离;PI-Wolbachia既能够对松毛虫赤眼蜂造成正面影响(降低产卵器插入频率;提高后代羽化率),也能够造成负面影响(延长全发育历期),但从整体影响考虑,产雌孤雌品系可能具有更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9.
玉米雌穗秃尖缺粒是限制玉米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单产和总产,生产中导致玉米雌穗秃尖缺粒的因素有很多,如栽培密度较大、玉米雌穗授粉灌浆期水肥供给不足或遇连续大风多雨和干热风天气、病虫害等,都会导致玉米雌穗秃尖缺粒。本文探索玉米雌穗秃尖缺粒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中华蟾蜍冬眠前后血清蛋白含量、血清蛋白组分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蟾蜍血清蛋白含量冬眠前显著高于冬眠期和冬眠后(P〈0.05),而冬眠期略高于冬眠后(刚出眠)(P〉0.05).清蛋白在冬眠前较高,冬眠期和冬眠后较低,γ-球蛋白冬眠期低于冬眠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