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利用ITS序列探讨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系统关系。[方法]以锦鸡儿属11个系29种为代表材料,选择性扩增nrITS序列并双向测序,结合黄耆亚族Astralinae(Adens)Benth其他6属7个代表种的nrITS序列进行最大简约性(MP)和最小进化(ME)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锦鸡儿植物ITS序列长度在611-614bp之间,与外类群排序后长度为655bp,共有170个可变位点,其中107个简约信息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在总排序序列中达16.3%,可以为属内及属间系统关系提供有力的分子证据;锦鸡儿属在系统发育上不是一个单系类群,与丽豆属(Calophaca Fish.exDC.)植物具有极为相近的亲缘关系;Sect.tragacanthoides的种在MP和ME进化树中位置分散,其组的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卷叶锦鸡儿(C.ordosica,新种)虽然形态上与垫状锦鸡儿(C.tibetica)相似,但它与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i)遗传学关系紧密;C.davazamcii是一个独立的种。[结论]ITS序列在锦鸡儿属内及属间的系统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3年时间对3种岩黄芪属(Hedysarum L.)和3种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比例、冠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锦鸡儿属植物,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为0.70 cm/d,锦鸡儿属植物为0.27 cm/d,岩黄芪属植物较锦鸡儿属植物能更早、更好地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岩黄芪属植物生物量积累迅速,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41.17 g,产量干重为2 158.52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7.09 g,产量干重351.87 kg/hm2;生长3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104.38 g,产量干重为3 132.63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14.23 g,产量干重703.88 kg/hm2,两属植物差异显著(P<0.05)。岩黄芪属植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供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8月份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干重的53.82%,生长3年的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的78.77%。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根围丛枝菌根真菌(AMF)资源状况,对鄂尔多斯高原8种锦鸡儿属植物根际进行了调查.共分离到AMF 6属34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在各采样点相对多度最高,其次是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锦鸡儿属植物种类对AMF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中间锦鸡儿Shannon指数最高(2.85),柠条锦鸡儿Simpson指数最高(0.93),两指数最低均为狭叶锦鸡儿(分别为1.64和0.78);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是桌子山样地的优势种,波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undulata)是千里山样地的优势种;毛乌素沙地北缘C.roborovskyi根际孢子密度仅为8.8个/50g土,远低于毛乌素沙地腹地C.roborovskyi根际14.2个/50g土.结果表明,锦鸡儿属植物与AMF有良好的共生关系,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AMF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从ITS序列探讨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系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锦鸡儿属11个系29种为代表材料,选择性扩增nrITS序列并双向测序,结合黄耆亚族Astralinae (Adens) Benth其他6属7个代表种的nrITS序列进行最大简约性(MP)和最小进化(ME)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锦鸡儿植物ITS序列长度在611~614 bp之间,与外类群排序后长度为655 bp,共有170个可变位点,其中107个简约信息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在总排序序列中达16.3%,可以为属内及属间系统关系提供有力的分子证据;锦鸡儿属在系统发育上不是一个单系类群,与丽豆属(Calophaca Fish. ex DC.)植物具有极为相近的亲缘关系;Sect.tragacanthoides的种在MP和ME进化树中位置分散,其组的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卷叶锦鸡儿(C. ordosica,新种)虽然形态上与垫状锦鸡儿(C. tibetica)相似,但它与荒漠锦鸡儿(C. roborovskyi)遗传学关系紧密;C. davazamcii是一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几种灌木的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黄土高原4种主要人工灌木林树种沙棘、沙柳以及优良草原成分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叶片营养成分,表明沙棘粗蛋白质、粗脂肪及适口性指标都高于其它3个树种,其叶是优良的饲料;与锦鸡儿属植物相比,沙柳虽然粗蛋白质含量低,但粗脂肪及适口性指标却较高,表明沙柳营养品质亦尚可;锦鸡儿属植物粗灰分及钙含量最高,无机营养意义较大。此外,还对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锦鸡儿属分类系统及分类特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鸡儿属于蝶形花科山羊豆族。中国锦鸡儿属植物种类丰富。笔者整理了国内外锦鸡儿属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工作,对红花锦鸡儿与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等一些争议点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方和植物踏查法对天山南坡山前荒漠冲积扇平原锦鸡儿灌丛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锦鸡儿灌丛群落植物分属12科、19属,21种;其中豆科植物占9.52%、禾本科植物占14.29%、藜科植物占19.05%、菊科植物占14.29%、莎草科植物占0,杂类草植物占42.86%;锦鸡儿灌丛群落中的多刺锦鸡儿(Caragana spinosa)、浩罕彩花(Acantholimonkokandense)、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驼绒藜(Ceratoideslatens Revealet)、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nica)和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呈集群分布,趋于随机分布,多刺锦鸡儿灌丛属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木犀科5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作者在已论述了4属25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着重阐述木犀属(Osmanthus)、李榄属(Linociera)、木犀榄属(Olea)、流苏树属(chionanthus)、胶核木属(Myxopyrum)、女贞属(Ligustrum)、茉莉属(Jasminum)和夜花属(Nyctanthus)共29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3(拟)孔沟花粉是基本的、原始类型;4,5孔沟花粉是变异的、进化类型。在变异程度大、较进化的类群中,花粉性状具多样化发展趋势。本文同时讨论了李榄属与流苏树属的分并问题。  相似文献   

9.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分布于长白山区的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植物,包括3个种8个不同类型的种子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8种杓兰属植物在种子形状、颜色、大小、千粒质量和表面纹饰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的种子为长卵形,东北杓兰(Cypripedium ventricosumSw.)、杓兰(Cypripedium calceolus L.)的种子为狭长纺锤形,它们的种皮表面均为网状纹饰。不同种及类型间也存在种子的微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0.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约有80余种,起源于东亚,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约产50多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的干旱地区及青藏高原,少数种类生长在长江下游及长江以南等地。本属植物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产生了中生、中旱生、旱生和沙生等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浑善达克沙地葱属(AlliumL.)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4种主要农作物:小麦、马铃薯、甜菜、胡麻共8个品种花粉粒的形态、表面纹饰及萌发孔类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花粉粒在形态、纹饰和萌发孔数量等性状上各不相同;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主要性状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细微结构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性状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类等项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豆科蔬菜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豆科蔬菜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豆科蔬菜花粉类型较多,形状有长球形,近球形和球形,萌发孔有3孔沟,3拟孔沟和3孔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网状雕纹花粉较多,对花粉的大小,P/E比等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灰分析,分析比较结果为研究其系统演化和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接骨木属花粉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吉林省接骨木属(SambucusLinn)的6种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照相,并对它们进行了统计学上的光学测量,详细描述了接骨木属及下属6种花粉形态,编制了分种花粉检索表,从而为接骨木属的分类提供了孢粉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物花粉的自身特性不同,导致不同的染色方法只适合某些植物花粉生活力的测定。以能够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自然开花结实的甘薯品种河北351及其不同的自交后代材料为试材,利用目前常用的4种花粉染色法(I-KI染色法、TTC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和蓝墨水染色法)分别测定甘薯花粉的生活力,以筛选出适宜的甘薯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河北351自交各世代群体中自然开花株系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检测,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适宜甘薯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为TTC染色法,且方法可行、结果可靠。该方法测定甘薯花粉生活力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检测等优点,可为开展甘薯亲和性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茶花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观测,并就花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种茶花的基本形态和解剖结构相同,花冠直径、子房直径等花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从花粉表面电镜扫描的结果,可以看出,茶树的花粉具有较强的种属特征。  相似文献   

20.
植物花粉生活力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左丹丹  明军  刘春  王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42-4745
总结了植物花粉生活力检测的染色法、萌发测定法以及田间授粉测定法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