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克服大红袍花椒皮刺多、采摘和管理不便的缺陷,选育出无刺梅花椒进行示范推广。以八月椒为砧木,开展了嫁接育苗技术试验,总结出一套无刺梅花椒嫁接育苗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无刺朝仓椒嫁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刺朝仓椒嫁接技术,以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类型为因素,开展了日本无刺花椒止止吕美系无刺朝仓椒的嫁接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朝仓椒春季嫁接的最佳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最佳嫁接方法是单芽切接法,平均成活率为85.7%,最高94.1%;(2)朝仓椒夏季最佳嫁接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上旬,最佳嫁接方法是方块芽接法,平均51.6%,最高77.6%。(3)竹叶花椒和朝仓椒具有很强的嫁接亲和性,其中以狗屎椒为砧木的朝仓椒嫁接苗平均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砧木对无刺花椒生长结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豆椒、大红袍、秦安一号作砧木对无刺花椒嫁接亲合力、萌芽期、生长结果及抗逆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无刺花椒因砧木的不同,其生长情况不同,以豆椒作为砧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花椒春夏高接换优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德全 《甘肃林业科技》2012,37(2):51-52,68
针对花椒春季硬枝嫁接时间较短的现状,在花椒春季硬枝嫁接的基础上开展了嫩枝高接换优试验,有效地解决了硬枝嫁接接穗不能长时间贮藏的问题.通过春夏2个季节嫁接改进了花椒嫁接技术,延长了嫁接时间,花椒嫁接后减少了花椒皮刺,减少了采摘成本.  相似文献   

5.
采用辽东山区自然生长的野生山梨树做砧木,进行梨树高接改优,短时期内即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文章从优树品种选择、培育地选择、砧木选择与整形改造、接穗准备、嫁接时间与技术、嫁接后管理等方面概述了辽东山区山梨硬枝高接改优技术。  相似文献   

6.
日本山椒嫁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普通花椒为砧木,进行日本山椒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在4月上中旬采用腹接、单芽腹接、单芽劈接,嫁接后采用缠膜保护,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达80%左右,嫁接后当年新梢生长量与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有关。夏季芽接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方块芽接较好,但花椒皮刺较多操作不便,接穗当年抽生萌条生长不充实,冬季易发生抽条。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椒多皮刺、易扎手、采摘费时费力,且存在生长速度慢、结果晚、抗病、抗旱及抗寒性差等问题,通过花椒多重嫁接方法对花椒皮刺及生长结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多重嫁接栽培,皮刺比一次嫁接减少,可解决花椒皮刺多、采摘成本高问题。多重嫁接树与同龄树相比,树高、树冠投影、主干周长及复芽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嫁接能使花椒早结果,早丰产,早高产。选择花椒嫁接砧木以豆椒为好,在减少嫁接品种皮刺同时,可减少花椒病害的发生。日本朝仓山椒即不耐寒也不耐旱,不能作为基砧使用。以豆椒作基砧,可延迟萌芽开花610d,对避免或减轻冻害,特别是晚霜冻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夏县泗交镇利用良种接穗对板栗低产树进行高接换头,三至五年后,产量可提高10 倍~15倍,该文详细介绍了嫁接时期、良种接穗的采集、砧木选留、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高接换优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核桃高接换优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苍溪县近年来开展的核桃高接换优试验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提出了适合该县的核桃插皮舌接法高接换优实操技术。从砧木的择选、嫁接时间、接穗采集与贮存、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多个层面详细阐释了插皮舌接高接换优技术,为该县低产劣质核桃园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核桃高接换优过程中出现砧木死亡的情况,从嫁接技术措施,接后抹芽、水肥管理等方面入手,详细调查砧木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留枝嫁接、缓抹砧芽、及时追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日本花椒在甘肃武都的引种表现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花椒雌雄异株,无刺或少刺,早花早果,果实鲜红,果皮可用于药用、调味等;通过对引进的葡萄山椒、朝仓花椒和雄株三个日本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日本花椒同国内花椒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采用嫁接繁殖育苗,在甘肃省陇南花椒产区有较高的推广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日本无刺蔷薇作砧木,通过独干嫁接、2~3枝捆绑嫁接和嫁接—扦插—移栽3种处理,砧木自然生长嫁接做对照,嫁接月季品种绯扇,分别进行嫁接成活率、粗生长量及干性的调查及对比分析,最终总结出1种嫁接成活率高、粗生长快且干性强的树状月季快速培育技术,即:嫁接—扦插—移栽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花椒春季嫁接中不同接穗采集时间、嫁接时间、嫁接品种、砧木类型、嫁接方法与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总结提出花椒春季嫁接时适宜的接穗采集时间、嫁接时间、砧木类型和嫁接方法,为陇南市延长花椒春季嫁接时间、提高嫁接成活率、带动花椒产业发展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板栗高接换优是对板栗低产林分进行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两年的试验表明:在滇中地区,板栗早春嫁接的成活率可达70%左右。嫁接当年即可形成树冠,第二年便有部份植株开花结果。嫁接方法、砧木粗度、穗条质量以及嫁接后的管理与嫁接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给花椒等级鉴定提供参考,利用电子鼻PEN3.5系统对陇南34个花椒品种进行区分,将测得的响应值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响应值分析。结果表明,陇南34个花椒品种中,除河北无刺二号与清椒品种区分不显著外,其余花椒品种均区分显著,并且仅5种类型传感器(W5S、W1S、W1W、W2S、W2W)对陇南花椒果实香味响应值较大,其余类型传感器响应值较小,而且不同花椒品种传感器响应值不同。将陇南34个花椒品种分为3类,第1类为无刺大红袍母株、汉源青椒、韩城无刺、嫁接无刺大红袍,第2类为嫁接梅花椒、云华七叶青、茂汶大红袍,其余品种为第3类。其中嫁接梅花椒果实香味含量最高,果实香味含量较高的是八月椒、川陕花椒、莱芜小红椒、韩城无刺、汉源青椒、嫁接无刺大红袍、茂汶大红袍、无刺大红袍母株和云华七叶青。电子鼻适用于陇南花椒品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以慈溪野生杨梅为砧木,由上一年从山上挖掘,培植1a后实行劈接法高接换种,砧木直径3~11cm不等.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嫁接后15d调查)为84.2%,嫁接保存率(嫁接后1a调查)75.2%.以砧木直径3~5 cm和5~7 cm的嫁接成活率与保存率为最高,分别达到87.5%、81.3%和84.4%、78.1%;东魁杨梅与野生砧的亲和力最强,荸荠种次之,白杨梅最弱;砧木粗度越大则愈合速度越慢;不同品种接穗高接亲和力越大,则生长势越强.高接后一般第3年开始少量结果,第4年有一些产量.  相似文献   

17.
日本花椒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日本花椒雌雄异株,无刺或少刺,早花早果,果实鲜红,果皮可用于药用、调味等。通过对引进的葡萄山椒和朝仓花椒两个日本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日本花椒同国内花椒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可采用嫁接和组培的方法繁殖育苗,在石家庄地区幼树期需要进行防寒越冬,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澳洲坚果高接换种试验研究表明:7种嫁接方法中合接和改良切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38.9%;嫁接时间对澳洲坚果高接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1月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4、7、10月;影响澳洲坚果高接换种成活率大小的主次因子依次为接穗品种、砧木与接穗互作、砧木品种、树干处理,品种HAES800作砧木与HAES900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49%,亲和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山杏高接良种仁用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地山杏林效益低下问题,研究提出了山杏高接良种仁用杏的“十刀法”嫁接技术,并从园址选择、品种布局、授粉树配置、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时期、接穗制作、砧木选择与处理、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一整套高接换优技术措施,其嫁接株成活率达98.6%,接穗成活率85.5%,接后第3~5年3年问单株总产杏仁1168g(每公顷产杏仁2842.95kg)。  相似文献   

20.
日本晚樱为优良的园林观花树种,针对其种子少并且植株易发生变异的现象,进行了嫁接技术研究。文章从砧木选取、接穗选择与处理、嫁接时间与方法、接后管理等方面,概述了以毛樱桃做砧木采用硬枝嫁接和芽接日本晚樱的关键技术,对日本晚樱的扩繁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