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同源四倍体青花菜为材料, 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中期Ⅰ染色体的构型复杂, 有多价体、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 中期Ⅰ和中期Ⅱ有赤道板外染色体; 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 后期Ⅱ和末期Ⅱ还出现染色体分离不同步及不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平均异常频率为31.5% , 是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花粉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和四倍体枣减数分裂行为异常现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枣自然三倍体‘赞皇大枣’(2n = 3x = 36)和人工诱变同源四倍体‘辰光’(2n = 4x = 48)为试材,对多倍体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定量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其异常行为。结果表明,多倍体枣减数分裂的每个时期都存在异常,终变期染色体不规则配对,有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出现,且出现双核仁;中期Ⅰ和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中期Ⅱ除十字形纺锤体外,还有平行纺锤体和八字形纺锤体出现;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现象;四分体时期出现含有微核或者不含微核的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仅在‘赞皇大枣’四分体时期观察到多分体的发生,仅在‘辰光’后期Ⅰ和后期Ⅱ存在胞质提前分裂现象。由于多倍体枣减数分裂行为异常,造成了配子多样化、花粉畸形和育性降低。初步推断,‘赞皇大枣’为同源三倍体,其染色体减数分裂异常行为较同源四倍体‘辰光’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源四倍体甜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类似,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粗线期观察到有6.7%的细胞出现双核;终变期的四倍体染色体构型较复杂,有二价体、多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中期I和中期II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I和后期II出现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和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异常是同源四倍体甜瓜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辣椒枣’(Ziziphus jujuba Mill.‘Lajiaozao’)二倍体和四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并将其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加以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终变期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出现,并且此时期出现双核仁,且核仁一大一小;中期Ⅰ和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了二分体、含微核的异常三分体和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同源四倍体‘辣椒枣’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5.
‘凤丹白’牡丹核型分析与减数分裂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南牡丹品种‘凤丹白’的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凤丹白’为二倍体, 染色体数2n=10, 核型公式: 2n=2x=10=6m+2sm+2st, 属于2A型, 没有观察到随体。推测‘凤丹白’和杨山牡丹不是同物异名, 主要表现在随体的有无。与杨山牡丹的核型进行比较发现: 从杨山牡丹演化到‘凤丹’系列是由纯合到不同等级的杂合。‘凤丹白’减数分裂过程中具有不同步性, 在后期Ⅰ、末期Ⅰ观察到染色体桥, 后期Ⅱ、末期Ⅱ分别观察到“对角线”桥、不均等分裂、双桥等现象。上海地区观察‘凤丹白’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取材时间为2月底~3月初。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良涂片法对低温和常温条件下杧果‘台农1号’和‘Irwin’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杧果花粉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常温(25~30℃)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较为正常,双线期染色体主要形成二价体,二价体构型以“V”型、“O”型、“Y”型、“X”型、点状和棒状等形式存在,并以点状、“V”型和“O”型较多见,出现少量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其中台农1号为0.79%和4.76%,Irwin为0和3.57%;同时仅在少量中期Ⅱ和后期Ⅱ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低温(10~20℃)条件下,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的行为发生大量异常,微核仁的平均检出率高达22.88%,明显高于常温条件下的平均4.56%;双线期单价体和多价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其中台农1号为8.82%和17.65%,Irwin为14.52%和24.19%;减数分裂中期Ⅰ、Ⅱ及后期Ⅰ、Ⅱ均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其中台农1号异常率为12.73%、5.63%、15.79%和4.76%,Irwin为11.11%、7.61%、9.52和6.38%。低温条件下减数分裂异常可能是造成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明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方法】通过改良涂片法对荔枝品种‘妃子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多核仁、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多分体等异常情况,为观察细胞总数的8.5%。异常情况多集中于前期Ⅰ、中期Ⅰ、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分别为各时期观察细胞总数的71.56%、33.33%、15.85%和31.25%,并对其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论】分裂过程中发现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段、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现象主要来源于终变期出现的较高频率的单价体,与细线期发现的多核仁现象没有直接关系,异常现象是导致多分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花粉败育。异常行为的发生可能与品种、个体或气候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体细胞杂种后代为三亲来源,采用酸解压片法对柑橘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粗柠檬(C.jambhiri Luss)]与单胚二倍体植株宜本杂4号[华农本地早橘(C.reticulata Blanco)×宜昌橙(C.ichangensis Swingle)]的有性杂种后代进行减数分裂观察,以明晰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有性后代二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行为与二亲杂种后代相似;三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现象较二亲杂种后代复杂,中期Ⅰ出现56.9%的不配对染色体以及各种多价体,中期Ⅰ和中期Ⅱ观察到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单体,变幅为1~3个,平均比例分别为51.2%和38.68%;后期Ⅰ和后期Ⅱ观察到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含微核等。同时对后代植株花蕾直径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良涂片法对低温和常温条件下卡亡果‘台农1号’和‘Irwin’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卡亡果花粉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常温(25-30℃)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较为正常,双线期染色体主要形成二价体,二价体构型以“V”、“O”、“Y”、“X”型、点状和棒状等形式存在,以点状、“V”和“O”型较多见,出现少量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其中台农1号为0.79%和4.76%,Irwin为0和3.57%;同时仅在少量中期Ⅱ和后期Ⅱ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低温(10—20℃)条件下,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的行为发生大量异常,微核仁的平均检出率高达22.88%,明显高于常温条件下的平均值(4.56%);双线期单价体和多价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其中台农1号中为8.82%和17.65%,Irwin中为14.52%和24.19%;减数分裂中期Ⅰ、Ⅱ及后期Ⅰ、Ⅱ均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其中台农1号的异常率为12.73%、5.63%、15.79%和4.76%,Irwin为11.11%、7.61%、9.52和6.38%。低温条件下减数分裂异常可能是造成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应用25S rDNA-FISH对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CC)中期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花粉特性和结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染色体数为28,含有9个25S rDNA位点,其中4个来自结球甘蓝4号和7号染色体;5个来自大白菜1 ~ 5号染色体;A、C基因组间不同染色体同源程度不同,减数分裂终变期常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等不同的联会方式;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游离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离不均衡,并存在染色体落后或丢失;末期Ⅱ有微核产生。异源三倍体花粉整齐度和生活力远低于其二倍体亲本,自交及与亲本甘蓝(CC)回交的结籽率都极低,仅为0.01%。  相似文献   

11.
 以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AACC)为桥梁亲本,通过与亲本菜薹(AA)回交获得了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三倍体AAC。该三倍体总体形态介于菜薹与青花菜之间,生长势较强,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2n = 3x = 29;花粉生活力及单个花蕾的花粉量都明显的低于菜薹和青花菜;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复杂,在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后期Ⅰ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有15/14、16/13 等多种分离方式,形成染色体数不等的配子。  相似文献   

12.
基于茎直径微变化的梨枣灌溉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年生酸枣砧梨枣(Ziziphus jujuba Mill.)植株主干茎直径微变化指标对土壤水势(SWP)变化的响应规律,以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势降低引起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增大,日生长量(DG)、生长速率(TGR)和日最大值(MXTD)降低。在水分亏缺发展阶段和水分亏缺维持阶段,MDS和TGR的噪声信号(变异系数)较小,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的比值较大,表明其对土壤水势变化反映敏感。此外,MDS、TGR与潜在蒸散量(ET0)、正午水汽压亏缺(VPDmd)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显著,均能反映大气的干旱程度,因此TGR和MDS可作为梨枣水分亏缺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获得同源四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稳定纯合的同源四倍体黄瓜材料,采用多种分化培养基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的胚进行培养。结果共获得33个再生植株,经染色体计数后发现7株为同源四倍体植株(2n=4x=28)。利用SSR手段对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进行了同质性鉴定,发现均为纯合子。利用形态学观察和染色体计数法对同源四倍体单株自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交后代倍性没有发生变异。对此类型同源四倍体植株和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分别进行了花粉可染率、花粉萌发率及自交结籽数的观察,发现前者具有高的育性,自交结籽数为15~34粒。上述结果表明,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是获得同源四倍体的一条途径,获得的稳定纯合且育性好的同源四倍体材料可作为特异资源用于黄瓜倍性育种。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3号、6号染色体双三体及其初级三体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鉴定同源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株系940521为3 号、6 号染色体双三体; 在其与冠291 杂交的F1代中, 利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观察的方法, 鉴定出了3 号染色体三体和6号染色体三体, 并对F1代中的两种三体及双三体的数目进行统计, 计算出双三体中的3 号、6 号额外染色体的雌配子传递率分别为28. 26 %和47. 83 %; 利用TTC 染色方法测定3 号染色体三体、6 号染色体三体及双三体的花粉生活力, 结果表明: 3 号染色体三体、6 号染色体三体及双三体的花粉生活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