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蔬菜贸易特征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贸易总量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蔬菜贸易发展缓慢,每年维持在3000万t以下。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蔬菜贸易也得以迅速发展。1980年世界蔬菜贸易总量为3066万t,1990年增长为4826万t,2000年增加到7808万t,为1980年贸易量的2.5倍。在20年的时间内,世界蔬菜贸易总量翻了一番多(图1)。二、贸易种类和品种趋向多样化从贸易种类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世界蔬菜贸易主要包括8大类(醋泡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加工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世界蔬菜的产量大幅度增长,2002年世界蔬菜的总产量为8.03亿吨,比1980年增长了1.5倍。中国、美国、印度、意大利和土耳其是世界主要的蔬菜生产大国,年均蔬菜生产量均超过1000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年产量增长势头迅猛,从1980年到2002蔬菜年产量增加了大约6倍,2002年中国蔬菜总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7.7%。印度是亚洲的第二大蔬菜生产国,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蔬菜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跨出国门开始,短短的几年间,蔬菜出口量已达到432万吨(2003年),成为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蔬菜出口市场集中度高,仅出口日本的蔬菜就占蔬菜出口总量的20%以上,而浙江等蔬菜出口大省对日本市场的依存度更是高达75%。因此,日本蔬菜进口市场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蔬菜的生产和出口,对日本蔬菜进口市场进行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近几年日本蔬菜进口量波动较大自2002年开始,日本蔬菜进口出现了较大波动,其主要变化为2002~2003年的进口量突然减少和2004年之后进口的急速…  相似文献   

4.
菠萝生产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世界的菠萝生产发展迅速,1970—1990年间年产量将近翻了一番。菠萝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是70年代,仅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美国、墨西哥、南非、肯尼亚、科特迪瓦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1970年总产量为274.23万吨,到1975年则上升为359.94万吨,1979年总产量为456.64万吨,进入80年代后,菠萝的生产发展比较缓慢。1980年总产量为482.77万吨,1985年总产量为480.25万吨,1990年总产量为469.51万吨。  相似文献   

5.
我国复混肥料市场的形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发展潜力很大 自80年代初,我国复混肥的生产和施用发展很快。1999年我国复混肥的产量(实物量),其中硝酸磷肥89.56万吨,磷酸二铵102.93万吨,磷酸一铵172.88万吨,NPK239.47万吨,混配肥419.11万吨,其它合成复合肥18.59万吨,折合养分为450万吨左右。到2000年全国复合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27.3万吨(养分),增加到917.7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复混肥料市场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展速度缓慢。我国2000年化肥消费总量为4146.3万吨,复混肥消费量仅占化肥消费总量的22.1%,从1995~2000年的5年间,复混肥占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808.46亿元,粮食总产量888.50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705.23亿元和201.91万吨;蔬菜总产量1082.29万吨,水果总产量248.14万吨,肉类总产量79.21万吨,分别是1990年的5.4倍、6.5倍和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0元,比1990年增加2292.99元。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442.32万人,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全国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供应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2011年,全国蔬菜产量由1991年的2.04亿吨增加到的6.79亿吨,产值达到1.26万亿元,产量、产值均超过粮食,首次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866.9亿美元,贸易逆差为510.4亿美元,而蔬菜出口额115.8亿美元,贸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贸易区域自由化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主要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高潮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欧共体出台“单一欧洲法案”,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为标志。在1986年开始的世界贸易体制乌拉圭回合谈判前景不明朗,而新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充满壁垒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纷纷选择加入业已存在的区域贸易集团或组建新的区域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贸易区域自由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8,(3)
据有关资料报道:今后几年内,世界化肥需求量将稳步上升,预计到2005年将再次达到80年代末的水平。世界人口、粮食产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上升,促使化肥消耗量增加,这一情况在东南亚、非洲、中东、独联体地区和东欧国家都得到了反映。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公司的最新预测报告,全世界化肥消费总量将从1994年的1.18亿吨,增长为2000年的1.33亿吨和2005年的1.47亿吨。也就是说,从1994年到2005年,全世界化肥消费总量将增加2900万吨,其中东南亚占1600万吨,东欧和独联体占600万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日起,中国与泰国之间取消了108种蔬菜和80种水果产品的贸易关税,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第一个“零关税”协议。协议实施两年以来,我国与泰国的果蔬贸易有了新进展。出口方面,2003年10~12月我国对泰国出口果蔬8.2万吨,而当年前9个月出口总量仅为4.9万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 玉米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之一,80年代年贸易量在7000万吨上下。其出口总量和贸易额仅次于小麦而居第二位。 1970年至1985年,国际市场玉米出口量稳定增长。1970年世界玉米出口量为2942.2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11.3%,1980年出口量增至8028万吨,占总产量的20.4%,是玉米出口数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市食用菌生产目前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初步启动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期的飞跃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栽培种类、生产规模和生产设施均有较大变化。2010年,北京市食用菌生产总量达16.2万t,为近年来的峰值,后因生产政策、种植结构调整及从业人员流动等诸多因素,生产总量及生产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生产种类不断增加,生产功能持续拓宽。目前,北京市的食用菌生产正处于向三产融合方向发展的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13.
范浩定 《今日农村》2005,(10):40-41
蔬菜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大调整,蔬菜播种面积大量增加,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5000亩(1亩=1/15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近102万亩,其中有标准大棚覆盖面积5.85万亩,提高型大棚1164亩,连栋大棚207亩,蔬菜总产量达151.5万吨,总产值15.72亿元,并已走出国门,创收了大量外汇,蔬菜已成了我市农业主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15887.5万吨,年均增加1765万吨。建国以来,只有1950~1958年出现过一次"九连增",但仅增产8445万吨,年均增加938万吨。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在20世纪60~70年代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2002,(3)
入世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肉类产品出口可享受低关锐以及WTO成员国之间种种最惠国待遇。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畜牧产品的出口。更有乐观的估计说,到2005年实现贸易自由化时,我国猪肉年出口量会上升到600万吨,禽肉将净出口100万吨。我国禽蛋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肉类产量自90年代初期,即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肉猪饲养  相似文献   

16.
1 80年代国外渔船变化情况.80年代世界渔船增加速度减慢,吨位增大,性能提高。如表1所示。1980年比1970年增加捕捞船7734艘,平均501.98总吨/艘;渔业基地船及运输船360艘,平均2731吨/艘。而1989年比1980年捕捞渔船仅增1478艘,平均638.60吨/艘;基地船及运输船增加29艘,平均17620.70吨/艘。80年代新增捕捞船中,1980-1984年为391艘,16.67万总吨;而1985—1989年为1087艘,  相似文献   

17.
从国外渔船改进探讨我国渔船船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80年代国外渔船变化情况.80年代世界渔船增加速度减慢,吨位增大,性能提高。如表1所示。1980年比1970年增加捕捞船7734艘,平均501.98总吨/艘;渔业基地船及运输船360艘,平均2731吨/艘。而1989年比1980年捕捞渔船仅增1478艘,平均638.60吨/艘;基地船及运输船增加29艘,平均17620.70吨/艘。80年代新增捕捞船中,1980-1984年为391艘,16.67万总吨;而1985—1989年为1087艘,  相似文献   

18.
世界蜂蜜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纯  顾国达 《世界农业》2002,(6):4-6,12
我国1999年共生产蜂蜜21.4万t,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8.2%;出口蜂蜜8.7万t,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25.7%。作为世界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在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世界蜂蜜贸易现状1.世界蜂蜜市场贸易量的变迁80年代以来,世界蜂蜜贸易量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比例保持在22%~29%之间,90年代以后所占比例为25%左右。1980年世界蜂蜜出口总量为21.1万t,1986年增加到30.9万t,1988年下降至26.2万t。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蜂蜜出口量基本保持在28…  相似文献   

19.
《饲料博览》2004,(1):49-49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04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和商务部2003年第51公告的规定,2004年我国部分粮油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如下:小麦930万吨,比上年增加200万吨,国营贸易占90%。玉米由上年的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国营贸易占60%。大米532万吨,其中:长粒米,即籼米266万吨;中短粒米,即其他米266万吨。国营贸易占50%。棉花为89.4万吨,国营贸易占33%。植物油794.46万吨,国营贸易占18%。其中:棕榈油270万吨;豆油311.8万吨;菜籽油112.66万吨。食糖194.5万吨,国营贸易占70%。另外,从财政部获悉,经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及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贸易总量、贸易地理分布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世界大豆市场贸易动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大豆贸易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其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豆出口市场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美国独家垄断演变为现今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3国寡头垄断。进口方面,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大豆头号购买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显示出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非常弱,并且呈现持续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