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经常碰到螨类污染或为害菌种,取食菌丝及子实体,造成食用菌减产乃至失败。有些菇农常常来信询问,现就食用菌螨类的种类,来源及防治作一解答。问:食用菌螨类的种类有哪些?哪几种是主要的?答:食用菌螨类的种类很多,涉及3个亚目10多个科或总科.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 的主要有囊螨科Ascidae、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尾足螨科Uropodidae 和历螨科Laelaptidae 等;前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为害食用菌的螨类,首先必须了解害螨的生育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和食性。为此,我们在室内对为害食用菌螨类进行了个体和群体饲养。一、饲养前准备首先要制备个体饲养纯菌丝饲料,其配方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制作时先将马铃薯去皮、切块,置铝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到马铃薯透心,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直接采集菌袋或采集菇床1 cm~5 cm表层培养料的方法,对福建省的1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娘热乡平菇生产基地进行螨类调查,共采集了茶树菇、香菇、灵芝等17种常见食用菌菌样137份.应用塔氏装置分离法分离,制作玻片标本1000余片.鉴定出螨类共3个亚目、20个科、33个属、36个种.害螨主要有粉螨科、薄口螨科、矮蒲螨科及跗线螨科,捕食螨主要有厉螨科、囊螨科、巨螯螨科、寄螨科.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害螨的观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螨是引起食用菌生产歉收乃至失败的主要害虫 ,对蘑菇、草菇危害甚大 ,对木耳、平菇等食用菌也经常发生危害。金针菇生产季节气温较低 ,螨害较少发生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周年生产崛起 ,螨害的防治应引起业者的重视。本文对樟泰公司金针菇厂发生的菌种螨害进行观察 ,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活螨采自樟泰公司金针菇厂原种 ,栽培种。1 2 观察 :采用常规的螨类标本显微观察与测量方法。1 3 防治 :长螨的菌种放入接种箱内 ,用K’DA气霉消毒盒熏蒸 30min ,无菌操作下 ,拔出棉塞沾少许三氯杀螨醇 ,棉塞再…  相似文献   

5.
宜春市食用菌螨类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春市是江西食用菌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食用菌螨害日益严重,每年都给菇农带来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为了有针对性地对螨类进行防治,我们对食用菌螨类的种类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经鉴定这些螨类分属11科21种。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1薄口螨科Histio...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直接关系到黑木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涉及到黑木耳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食用菌病虫害包括病害和虫害,其中病害主要指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对食用菌的危害,虫害主要指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等对食用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害蛹虫草害螨调查与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丹  杨淑芳  刘学家 《食用菌》2002,24(2):39-39
螨是引起食用菌生产欠收乃至失败的主要害虫之一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在蛹虫草培养过程中 ,高温季节极易遭受螨虫为害。为此 ,我们对为害蛹虫草的螨害做了一些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1 害螨的种类、形态及生物学特性1.1 形 态 经显微镜观察及查食用菌粉螨科常见属检索表 ,为害蛹虫草的螨是腐食酪螨 [Tyrop hagus p utrescentiae(Schrank) ]隶属于粉螨科、食酪螨属。腐食酪螨整个生活史有卵、幼螨、若螨和成螨 4个阶段。卵呈椭圆形 ,乳白色 ,稍有刻点 ,长径115~ 10 0μm ,短径 75~ 63μm。1.1.1 幼螨 躯体长 15 0 …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其发生规律,筛选防治方案,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危害.  相似文献   

9.
螨类是食用菌生产中的劲敌。目前已知的对蘑菇等危害性较重而且较普遍的有长粉螨、根螨、跌线螨、红辣椒螨。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微红色、粉红色或肉色,鄂体和躯体没有横沟带,尾部呈方形,体和足上有刚毛,喜高温高温,喜成群余聚的红辣椒螨。(见图第19页)。  相似文献   

10.
草菇真革螨捕食食用菌线虫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年的草菇栽培实践过程中,作者发现草菇上有多种螨类,其中有一种是捕食性螨,经初步鉴定,该螨属寄螨科(Parasitidae)真革螨属(Eugamasus Berlese)的一个种——草菇真革螨(Eugamasus consanguineus Oudemans ET.Uoigts)。本文报道了草菇真革螨捕食食用菌线虫的发现过程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同琴 《中国果菜》2011,(11):40-41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引起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两类,为竞争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危害食用菌的害虫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12.
朱富春 《食药用菌》2012,(6):367-368
食用菌螨类又称菌虱、菇螨、菌螨、菌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其主要为害平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直接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蛀食子实体形成空洞,影响鲜菇品质,并传播大量病菌;且来势猛,发生快,为害重,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其还  相似文献   

13.
胡约民 《食用菌》1994,16(6):35-35
在蘑菇栽培中,螨害是造成绝产性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上海农学院马思沛等的研究结果,认为兰氏布伦螨是蘑菇生产的主要害螨,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而当菌种带有螨时,危害发生早,面积大,损失严重。他们还查明,兰氏布伦螨的传播与培养料无关,菇床上的害螨侵染途径以蘑菇菌种带螨为主要来源。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邹萍等报道,若蘑菇菌种带螨或栽培早期被害螨侵染,会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失收。因此,防止菌种带螨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 为保障蘑菇栽培的成功与高产,预防螨害发生是绝对必要的。害螨的防治策略,途径有两条:第一是灭螨菌种的生产,即菌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杜绝害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危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危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危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危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危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在食用菌播种后7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分钟,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  相似文献   

15.
螨类个体小(仅0.1~0.6毫米),一般要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到。而为害食用菌的螨类还存在着种类杂(我们采集鉴定到的达14科30余种)和数量多(我们从100克棉籽料中分离出蒲螨117876只,粉螨8200只,跗线螨1550只)等特点。有关调查研究食用  相似文献   

16.
巴氏新小绥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氏新小绥螨是最好的生物防治产品之一。本文综述了20世纪以来巴氏新小绥螨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大规模饲养和应用研究现状,为巴氏新小绥螨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直接采集菌袋或菇床表面1 cm~5 cm培养料的方法,在福建省食用菌主产区对食用菌捕食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食用菌主要捕食螨隶属6个科、11个属、15个种,即为肉食螨科(Cheyletidae)、囊螨科(Ascidae)、双革螨科(Digamasellidae)、厉螨科(Laelapidae)、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和寄螨科(Parasitidae)螨类,主要种有普通肉食螨(Cheyletus eruditus)、菅原毛绥螨(Lasioseius sugawarai)、前篱双革螨(Digamasellus perpusillus)、黔下盾螨(Hypoaspis chianensis)、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家蝇巨螯螨(Macrocheles muscaedomesticae)和草菇真革螨(Eugamasus consanguineous)。  相似文献   

18.
南昌市食用菌害螨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昌地处亚热带中部,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595mm,无霜期227天,它是江西食用菌主要产销地之一。但近年来菇农普遍面临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是螨害,它一方面直接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另一方面又携带并传播病源杂菌,加上它的防治难度又较高,每年给南昌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笔者在南昌大学学习期间,在该校生物科学与工程系老师的指导下,对南昌市食用菌害螨的种类及害螨优势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取样、制片、镜检,经鉴定,这些螨类分属10科24种。其中害嗜鳞螨、家食甜螨、粗脚粉螨、腐食酪螨及矩形拟矮螨为南昌市食用菌害螨优势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种食用菌新害螨 害长头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萍  谭琦 《食用菌》1992,14(6):34-34
1990年我们在上海地区发现一种蒲螨为害灵芝、黑木耳等,1991年又发现其严重为害银耳、香菇等食用菌.经鉴定,该螨在科学上还是一个新种,属蜱螨目(Acarin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跗线螨股(Tarsonemina),蒲螨总科(Pyemotoidea),长头螨科(Dolichocybidae),定名为害长头螨(Dolichocybe perniciosa Zou et Gao).它的危害,给食用菌的制种和栽培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为此对该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制种栽培中菌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华 《西南园艺》2002,30(3):26-26
1 发生特点菌螨俗称“菌虱” ,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 ,是食用菌制种栽培中危害最大的菌害。繁殖能力极强 ,个体很小 ,分散活动时很难发现 ,当聚集成堆被发现时 ,已对生产造成损害 ,使人防不胜防。菌螨不仅对食用菌本身进行为害 ,而且对工作人员亦进行为害。其为害情况分三个方面 :一是菌螨直接取食菌丝 ,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 ,导致培养料变黑腐烂。二是污染子实体 ,当出菇阶段即子实体生长阶段发生螨害时 ,大量的菌螨爬上子实体 ,取食菌槽中的担孢子 ,并躲藏栖息于菌褶中 ,不但影响鲜菇品质 ,而且为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