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作为海洋底栖生物能在高浓度病原体微生物环境中生存有其特有的免疫机制。海参的免疫应答是由参与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体腔细胞和多种体液免疫因子共同介导的。体腔细胞通过吞噬、包囊、降解等方式抵抗病原入侵,同时体腔细胞还会释放免疫因子到体液中对外来物质进行识别和攻击。对目前海参免疫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棘皮动物是在脊索动物后分布在海洋中的第二大后口动物。体腔细胞是棘皮动物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具有吞噬包裹、氧化杀灭、创伤修复和凝集等多种防御功能。从体腔细胞类型、功能和发生来源3个方面综述了海星、海胆和海参3种主要棘皮动物的体腔细胞研究进展,以期为棘皮动物体腔细胞免疫防御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分类及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不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分类和功能的研究整体上比对脊椎动物的研究落后。本研究中系统地归纳和综述了贝类、甲壳类、棘皮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贝类血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以染色后细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作为指标,一般分为颗粒细胞(granulocyte)和透明细胞(hyalinocyte),其防御机制主要通过包囊作用、伤口修复、吞噬作用等方面体现;甲壳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依据血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大小和密度等特征,一般将其分为无颗粒细胞(hyaline cell)、小颗粒细胞(semi-granular cell)和大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共同介导吞噬作用,小颗粒细胞还介导包囊作用,大颗粒细胞主要介导细胞毒作用;棘皮动物的细胞免疫主要由体腔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或颗粒细胞完成。建议未来应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及结合血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进行分类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晰生物质炭影响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的机制,本研究综合采用微生物细胞悬浮液培养、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介导电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探究了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在不同生物质炭和水铁矿浓度下的铁还原动力学规律及其潜在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能够强烈抑制微生物的铁还原速率,且其抑制效应极大地受Fe(Ⅲ)浓度的影响,而具有较强给电子能力的生物质炭能化学还原水铁矿,降低微生物铁还原过程中的初始Fe(Ⅲ)浓度。同时,显微成像发现生物质炭表面附着有微生物细胞并形成聚合体,但在聚合体中未观察到水铁矿。研究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能够抑制微生物铁还原过程,其抑制作用可能与生物质炭对水铁矿的化学还原降低初始Fe(Ⅲ)浓度以及对细胞进行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5.
入侵植物通过影响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菌群等造成环境威胁,危害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入侵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天然阔叶林影响土壤微生物特征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入侵植物会提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入侵创造有利土壤环境;入侵植物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功能类群进而改变养分循环和其他环境条件,最终实现入侵。加强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及其驱动的养分循环研究,阐明"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  相似文献   

6.
棘皮动物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中国现有棘皮动物500余种,其中海参和海胆均被誉为"海产八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多数棘皮动物不存在明显的雌雄二态性,但在性腺色泽、免疫力、激素水平等层面却展现了性别差异,因此,针对棘皮动物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展开研究、实现单性群体养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经济意义.本文综述了棘皮动物,尤其是经济棘皮动物(海参、海胆)的生殖对策、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遗传基础,并就棘皮动物性染色体的确定、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及性激素诱导单性养殖等方面提出未来重点研究建议,以期推动经济棘皮动物性别控制育种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外来入侵生物的定义、研究现状、入侵机制及对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程度,提出了入侵生物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策略及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是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具有混合功能的血红素氧化还原酶,它参与多种生化反应,植物P450参与许多植物体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外源物质代谢解毒,在防御生物免受病虫害及逆境胁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策略及鉴定方法,并对其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李德发杨全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100094)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高效物质,酶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酶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尤其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  相似文献   

10.
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能成功侵染多种昆虫寄主并致其死亡,是农业生产中有效的生物杀虫剂。相应地,昆虫依赖多种策略抵御真菌感染,其中先天免疫防御是对抗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昆虫表皮是抵御真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表皮和外分泌腺可分泌多种抑菌化合物降低真菌毒力,当真菌孢子进入血淋巴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产生系统性免疫应答,表达的多种防御效应因子在细胞包囊、细胞凋亡、黑化反应中发挥功能。然而昆虫强烈的免疫反应影响田间施用白僵菌的效果,导致该真菌制剂应用的局限性。文章详细阐述昆虫感染白僵菌后的免疫应答机制,参与抗真菌免疫的基因与作用手段。该研究为了解昆虫抗真菌免疫机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为合理改造白僵菌、有效提高白僵菌毒力水平提供坚实基础,为农业虫害治理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Lasota疫苗点眼、滴鼻免疫21日龄火鸡,研究其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和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结果如下:免疫火鸡上述局部免疫组织的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及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巨噬细胞程度不等地增加;盲肠扁桃体淋巴小结增多、增大。这表明,免疫火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免疫组织不仅体液免疫应答显著加强,而且细胞免疫反应也明显增强。NDD 强毒攻击后,免疫火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进一步升高;对照火鸡则出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衰竭。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斑马鱼细胞组成、同源基因,免疫反应,药物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比具有高度保守性。再加上斑马鱼体积小,产量大,适合被基因编辑等特点,适合于高通量的药物筛选。所以斑马鱼和斑马鱼胚胎常被用来模拟发育缺陷或化合物诱导的肝脏疾病。对斑马鱼作为肝脏疾病模型的优点,以及斑马鱼模型在免疫反应,药物代谢等方面的与人类的相似性进行综述。归纳了目前一些针对不同因素开发的斑马鱼模型及其相关病理机制以及相关药物筛选,并简要分析了其与哺乳动物模型的差异及优势,以期对肝脏疾病的药物筛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多糖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年来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多糖受体的研究、多糖对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多糖对淋巴细胞信息传导的影响、多糖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影响和多糖对前列腺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工蜂中肠响应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及免疫通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为关键免疫应答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基于前期获得的正常及东方蜜蜂微孢子虫胁迫的意蜂7日龄和10日龄工蜂中肠(Am7CK、Am7T、Am10CK、Am10T)转录组数据,按照FDR≤1,P≤0.05和|log2 fold change|≥1的标准筛选出各组的DEG,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DEG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Venn分析、GO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进而对免疫通路富集基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结果】 差异分析结果显示,Am7CK vs Am7T比较组包含472个上调基因和385个下调基因;Am10CK vs Am10T比较组包含611个上调基因和360个下调基因。Venn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比较组特有的DEG分别为739和853个,共有的DEG为118个。GO分类结果显示,Am7CK vs Am7T比较组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涉及23和29个功能条目,其中富集上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位分别为结合、催化活性、代谢进程、细胞进程和单组织进程;富集下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位分别为代谢进程、单组织进程、催化活性、细胞进程和结合。Am10CK vs Am10T比较组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涉及36和26个功能条目,其中富集上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位分别为单组织进程、结合、细胞进程、催化活性和代谢活性;富集下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位分别为结合、细胞进程、催化活性、代谢进程和单组织进程。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m7CK vs Am7T比较组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富集在38和33条代谢通路,富集上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条分别为胆汁分泌、内质网蛋白加工、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PI3K-Akt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富集下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条分别为胞质DNA传感通路、嘌呤代谢、嘧啶代谢、RNA聚合酶和核糖体;涉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3条细胞免疫通路,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7条体液免疫通路。Am10CK vs Am10T比较组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富集在54和43条代谢通路,富集上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条分别为Hippo信号通路、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P450对外源物质的代谢、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鞘脂类代谢;富集下调基因数最多的前5条分别为mRNA监测、鞘脂类信号通路、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半乳糖代谢和鞘脂类代谢;涉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7条细胞免疫通路,以及NF-κB信号通路等2条体液免疫通路。RT-qPCR验证结果显示6个随机挑选的DEG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证实了本研究中测序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意蜂7日龄和10日龄工蜂中肠的NF-κB信号通路均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激活,随即启动了3种抗菌肽apidaecin、defensin-1和hymenoptaecin的合成,体现了它们在宿主抵御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入侵中的重要性。【结论】在转录组水平解析了意蜂工蜂中肠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免疫应答,揭示宿主在胁迫前期同时作出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前者可能在抵御病原入侵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宿主的细胞免疫在胁迫后期持续增强,但体液免疫较大程度地减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通路及富集DEG,NF-κB信号通路及富集DEG,以及抗菌肽编码基因apidaecindefensin-1hymenoptaecin可能在意蜂工蜂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将4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在 基础日粮——小麦-酪蛋白-鱼粉型日粮中分别添加0.3,0.9和2.7 mg/kg生物素,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系统研究了 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发育、机体免疫反应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素缺乏可抑制免疫器 官的发育,降低其重量指数;添加生物素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其重量指数。(2)添加生物素可促进细胞免疫反 应和体液免疫反应,提高血清中球蛋白水平及新城疫抗体滴度和IgG水平,极显著提高血液中T、B淋巴细胞转化 率。(3)添加生物素后,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并分析了一类具有免疫应答时滞和免疫自助催化时滞的昆虫免疫模型.模型表明黑化封装机制能显著提高免疫能力.另外,入侵的微粒是否能被清除依赖于微粒的初始值和自助催化速率.数学分析表明免疫应答时滞比免疫自助催化时滞有更强的影响,且该时滞导致稳定性的开关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益生素对雏鸡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增强效果,采用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研究雏鸡饲喂益生素后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应用益生素后,胸腺和脾脏T细胞数量均较未饲喂益生素的对照雏鸡不同程度增加,且胸腺和脾脏细胞免疫增强。上述免疫指标显示益生素Ⅰ组又略高于益生素Ⅱ组,说明益生素Ⅰ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益生素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