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双孢蘑菇、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等,生产需水量不大,但极度干旱、高温还是会对食用菌生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科技》2011,(6):51-51
为稳步推进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宁化县不断探索食用菌发展新模式,确保产值、产量全面增长。预计2011年全县实现种植规模3950万袋,鲜品产量16980t、产值102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8.7%。一方面主推广循环利用栽培模式,发展“平菇-金针菇”、“草菇-双孢蘑菇”、“姬松茸-双孢蘑菇”等周年栽培。另一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形成规模。近年来,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我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县种植食用菌涉及19个乡镇,建立大棚3600多栋。栽培面积8500多亩,年栽培食、药用菌9000万袋以上,品种有香菇、椴木香菇、代料水菇、花菇、埋地菇、竹荪、极木黑木耳、菌草灵芝、平菇、金针菇、油珍菇、北虫草等。  相似文献   

4.
平山县食用菌规模种植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发展,在品种和规模上均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和先进县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1、品种单一,优质品种少,目前栽培品种仍以金针菇、平菇为主,珍稀品种如黑木耳、白灵菇、香菇等面积很小.2、栽培模式单一,周年生产格局没有形成,金针菇、平菇只在冬春季栽培,夏季菇...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北方地区依托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牡丹江地区(海林、尚志)和大兴安岭等城市发展尤其显著。平菇、姬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双孢菇、香菇、木耳和鸡腿菇都有种植,其中以黑木耳产量居首,香菇、平菇产量稳定并具备相当规模,其它食用菌品种产量可观。2003年以来,年增长比例达到20%,2005年产值达到了300亿元,带动周边地区2 000万剩余劳动力,食用菌产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南京农业大学强胜教授等新近研发了一项技术,可以利用这种杂草栽培食用菌,从而缓解食用菌生产原料短缺问题,并达到控制这种外来杂草的目的。该技术是将一枝黄花晒干、粉碎,配制成食用菌养料主料,并添加麸皮、米糠、石膏、磷肥等辅料,可以栽培金针菇、平菇、秀珍菇、茶树菇、猴头菇、香菇、灵芝、黑木耳等。用该技术生产食用菌,成本低且利于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利用塑料袋栽培金针菇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金针菇的主要栽培模式,被广大的食用菌生产者所采用。但是,由于各地对这一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一,造成产量和质量相差悬殊。为此,笔者将几年来利用塑料袋栽培金针菇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双抱蘑菇、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等,生产需水量不大,但极度干旱、高温还是会对食用菌生产有一定影响。1、注意生产场所选址选址尽量靠近水源,建设好引水、喷灌水设施,以积蓄雨水、山泉水。日常栽培要节约用水,采取  相似文献   

9.
谢佳利  龙丹  王慧超  戴玄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0-1161,1183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食用菌分为农产食用菌和林产食用菌。农产食用菌为双孢菇、平菇、金针菇、灵芝等除了香菇和松茸以外的属于农产食用菌,香菇和松茸属于林产食用菌。目前在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流通的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和杏孢菇等五大品种,其它品种在非农产品市场上自由流通。  相似文献   

11.
“出口靠常规品种,内销靠珍稀品种。”这是今年食用菌栽培专家为食用菌生产指出的方向。 有关专家综合市场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的常规食用菌已打开国外的市场,名声也较大,出口竞争力较强。常规品种主要是指蘑菇、香菇、金针菇、草菇、平菇五大类。其中,出口的蘑菇大多是高等级菇及小部分的碎片菇,其中碎片菇虽然可以出口但价格较低;出口的香菇大多是高档次的花菇,特别是反季节生产的香菇有较强的竞争力;出口的金针菇大多是白色的,这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金黄色的走俏)正好相反;草菇的国外需求和国内相同;出口的平菇大多是灰白色、乳白色的。蘑菇的出口形式为罐头、清水菇、盐渍菇,香菇的出口形式为盐渍菇、干品.平菇的出口形式为盐渍菇。  相似文献   

12.
<正> 金针菇是一种可在严冬季节生长的菌类,其子实体小巧美观,营养丰富。金针菇虽属高档食用菌,但其制种、栽培并不复杂,目前在国内大都采取熟料栽培。为节约能源,减少或简化高压或低压蒸煮基料的程序,有关专家进行了长期栽培实验,生料栽培金针菇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1遵化市食用菌生产现状 遵化市从1994年开始引进示范发展香菇生产,经过卜几年的发展,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据调查,2007~2008年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4698个棚,品种达到10余个,分别是香菇、白灵菇、双孢菇、平菇、杏鲍菇、茶树菇、木耳、栗蘑、金针菇、北虫草等。2007~2008年,全市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了10130万棒,食用菌年产量可达到10.2万吨,综合产值可达到5.559亿元。全市25个乡镇中16个乡镇100多个村4412户6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全市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自古被称为“山珍”。目前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60余种,位居世界首位。有大家熟知的平菇、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凤尾菇、银耳、鸡腿菇、竹荪、大球盖菇等,另外珍稀的猴头菌、姬松茸、杏鲍菇、白灵菇、长根菇、秀珍菇等已形成产业。除人工栽培食用菌外,我国还大力发展了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鸡枞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一、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菌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休.  相似文献   

15.
一、种过金针菇、白灵菇的菌料 经过发酵灭菌后可用来栽培鸡腿菇、长根菇。栽培鸡腿菇的要点如下: 1、配方:废菌料65%、麸皮或米糠10%、新料20%、石灰4%、尿素1%、水适量。 2、栽培料处理:先将栽培过金针菇、平菇、木耳等的废料脱袋捣  相似文献   

16.
富硒食用菌是一类药用功能性食品。本文从金针菇、平菇、香菇等不同食用菌的富硒特性及生产技术等方面对食用菌富硒培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魏鹏 《农村科技》2009,(5):92-93
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 原种和栽培种的营养条件基本相似,制作方法也相同,故一并加以介绍。食用菌的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一般腐生菌(双孢菇、草菇)用粪、草料配制;木腐菌(杏鲍菇、阿魏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猴头、香菇等)都可用棉壳、木屑、秸秆、玉米芯等作为菌种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繁多,现主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灌南县是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全县拥有食用菌企业60余家,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发展前景广阔,周年均可栽培上市,已形成规模。金针菇是传统的食用菌种类,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为了保证金针菇产品质量,提高栽培效益,根据我县食用菌企业栽培管理经验,现提出工厂化金针菇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绣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子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后,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子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比全用一枝黄花的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籽壳对照。其中平菇和姬菇栽培的产量分别增加19.05%、80.77%,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和绣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和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和73.07%,平菇高达117.04%,绣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20.
1现状吉林市人工栽培食用菌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从采集野生菌到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成功过渡,食用菌产量逐年提高,品种逐步增多,已成为吉林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市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是以木屑为原料的黑木耳、灵芝、元蘑、滑子蘑、平菇、香菇等品种。2012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在42494吨,总收入达到16050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