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金龙  罗楠  郑文俊  蓝滔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73-874,888
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对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公园的主体使用者为附近居民。游客到访的主要动机是便利交通、区位优势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使用者对公园设施基本满意,其中卫生设施满意度最高。研究同时指出园内存在部分设施不齐全,客流量波动性大等问题,从而提出4点建议,以期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并为将来园内其他同类主题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紫竹院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竹院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使用状况评价。通过对使用者基本信息、游憩情况、公园设施评价和公园总体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紫竹院公园使用状况,探求使用人群特点及其需求。结果表明:1)中、老年人成为公园的使用主体;2)活动内容因不同人群而异;3)健身设施和公园管理问题受到关注。建议:1)研究和建设以中老年人为使用主体的城市公园绿地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解决的课题;2)针对不同活动内容而进行的空间组织是城市公园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已经成为城市公园的主体部分,为了提高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的利用效率,以乌鲁木齐人民公园老年使用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IPA分析法对公园老年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人民公园老年人使用状况的4个要素层13个指标层的游憩感知满意度和重要性存在差异。建议通过植物进行空间的营造和隔离,注重游憩空间的场所功能;改善游憩设施的实用性和增加自然景观环境的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丽阳门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行为观测法对丽水开放性公园使用者游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成为公园的使用的主体;散步通行、静态休闲、交流聊天等活动类型成为公园主要活动类型;公园使用者中男性明显比女性多。建议:从使用者游憩行为特征而进行的空间组织是城市建设的要点,公园中各种广场和休憩设施的建设成为必要;公园内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分布应该与公园使用者分布密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了使用后评价(简称POE)收集使用者对邻里公园的反馈,以上海九子公园为例,分析使用者活动及其活动特征、公园环境氛围,针对九子公园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建议。通过九子公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为邻里公园的存量优化提供参考范例,以期抛砖引玉,使邻里公园能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并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城市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使用后评价(POE)基本研究方法,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年人和壮年人是武汉市公园使用者的主体,居住区级公园老年人的比例相对其他级别要高;市民出游各级公园的主要方式是步行和公交车;享受自然和锻炼健身是市民最主要的出游目的;市民出游居住区级公园的频率最高,在市级公园逗留的时间最长;市民对卫生设施的满意度最高,最不满意的是服务设施,居住区级公园除健身娱乐类设施外其他满意度均最低;市级公园的管理维护最好,区级公园次之,居住区级公园最差。最后,针对不同级别公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武汉市公园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公园的建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白鹭园公园公共空间景观设施为例,通过模糊层次评价模型的建立,对其景观设施使用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在验证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人们对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主观感知转化为定量化评价中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形成从设计、建造到使用状况评价(POE)的循环反馈机制,为设计建造者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改善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庞灿  曹帅 《热带农业科学》2022,42(1):108-115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制定了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农业公园作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使用后评价为理论基础,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业公园设计的合理性,结合实地调研、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利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包括5个准则层指标、22个指标层指标的农业公园使用后评价体系,并对广州6家典型的农业公园进行使用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农业公园在整体上得到了游客的认同,但不同类型的农业公园也存在运维管理不及时、农耕文化展示方式单一、农事体验活动深度不够、景观风格协调性有待提升等问题。该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说明该评价体系对农业公园的使用后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采用本方法对农业公园进行使用后综合评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使用过程中城市生态保护和游客接待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合肥市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6项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滨湖湿地公园的满意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空气质量、管理与服务、游览路线规划、自然景观风貌、交通便捷度、园区设施。最后,结合使用后评价分析结果,从园区设施设计、交通体系规划、公园的管理维护、自然景观风貌的保护4个方面提出面向城市湿地公园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特殊公园类型,城市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郑州市北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对使用者进行为期12 d的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得出游客基本使用属性。基于SPSS Statistics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采用克朗巴哈α信度分析、卡方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从12项因子中提炼出影响使用者感知及满意度评价的4类主成分,分别为景观及生态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内外交通、管理与养护。再通过相关分析、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得出4类主成分函数解析式,利用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计算出湿地公园总体满意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对湿地公园使用者的属性、使用目的及总体满意度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对郑州市北龙湖湿地公园景观的综合提升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出具体建议,结果可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合理性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红飘带公园为研究对象,从使用功能、景观美感度以及管理与维护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使用后评价。得到的结论是红飘带公园在使用功能和景观美感度上均达到使用者的认可;在管理与维护方面,红飘带公园省水、省电和人工管理简单,与汤河带状公园一期相比维护与管理费用较低。最小干预的景观设计在形式和功能上均实现了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公众参与为事实基础,从公园总体环境品质、植物景观、水体景观、道路景观、建筑景观、文娱景观以及公共设施7个方面对广州市天河公园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天河公园园林景观属于良好,公众认可度较好,其中得分最高的为公园总体环境品质,最低的为文娱景观和水体景观;探讨公园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文化内涵、娱乐设施、水体以及照明设施四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使用状况评价(POE)方法对竞秀公园进行系统调查与评价,发现公园的功能空间营造、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公园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园优化建议,为竞秀公园的改造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滨水公园的冬季使用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园的冬季利用率,以沈阳市浑河沿岸一系列滨水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行为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冬季公园使用者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范围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提高冬季滨水公园使用率的3点建议,包括优化冬季植物景观,合理布置健身、休息设施,加大宣传力度、组织适宜冬季开展的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的水体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和信息反馈。利用使用者特征分析、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玄武湖公园水体空间的优劣势。其中,以景观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维护、水体空间整体观赏性、道路交通、城市特色风貌宣传打造、动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空间秩序管理与维护、空气质量、植物景观养护管理、夜间照明系统等10个研究项,可以解释游客整体满意度53.9%的变化原因。针对园区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科普与宣传、使用功能3个方面,提出增加植物种类、合理配置群落序列、举办城市历史文化展览、增添文化景观小品、增设路牌引导、完善无障碍设施和优化照明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亭  杨庆媛  张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76-3977
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采用使用后评估方法,对都市河岸空间规划设计的成效进行评估,探讨使用者对空间设计、环境设施的功能性检视与评价,以作为都市河岸空间规划设计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踏查、调查问卷及语义差别法,从使用者基本信息、使用行为、场地状况以及场所精神4个方面对长春市伊通河沿河绿带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使用者以周边居民为主,中老年比重高,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行为状况表现为出行频率较高,傍晚使用人数较多,绝大多数人步行20 min内到达,活动以2~3人为主,持续时间多为1~2 h,活动主要发生在广场和园路,以散步和体育锻炼为主,出行原因为距离近;对活动空间评价良好,对服务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评价褒贬不一;场所精神表现为自然性、母性和神性3个层次。在此基础上,针对使用者物质和精神需求,提出了改善空间结构、完善配套设施、重视文脉传承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建设城市开放性公园,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中的行为观察法,以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为研究对象,了解公园的使用状况,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中、老年人为主要的使用人群;散步通行类、体育锻炼类和交流类为主要的活动类型;09:00~15:00为主要的活动时间,09:00和13:00为2个峰值.建议:建设以中、老年活动为主体的开放性城市公园;游乐设施、场地应依据使用者需求适当设置排布;服务设施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9.
以期为城市广场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使用后评价为理论基础,选7个方面23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分析,对包头5个城市广场的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者最在意的指标是广场的设计风格、地域风格、绿地率、环境小品的印象、地面舒适度、空间开阔度、视野开阔度、文娱活动设施、休息设施、照明设施、环境卫生,新建或改建广场时应首先考虑满足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大连金州新区绿道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运用使用后评价法(POE),通过对绿道使用情况观察分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使用者对绿道的使用需求,对金州绿道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金州新区绿道在绿道规划、交通换乘与可达性、服务设施、文化特色、宣传工作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不足,提供具体优化策略,为大连金州绿道系统优化提供建议。同时也是对绿道系统进行优化的指导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