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内2优11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适中、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王玉堂 《北京农业》2009,(12):38-38
中薯12号该 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薯2009001。  相似文献   

3.
黄玉娥 《福建农业》2011,(12):40-40
五优30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五丰A与广恢308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稻2006059),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14),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新组合。长汀县于2009年引进该组合,经2009年、...  相似文献   

4.
宽诚60是河北省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7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东华北区春播审定,目前该品种已在东华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嘉育293与中组3号杂交选育的中熟常规早籼稻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9039),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2015),201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品种。该品种适宜在湘北地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刘会荣 《吉林农业》2011,(12):95-95
五丰优T025系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用五丰A与昌恢T025配组育成的晚稻杂交组合,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3月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2010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昌县于2009年引进,通过三年试验示范推广,该组合表现优质、高产、综合性状好特点,该品种作为南昌县2011年晚稻主导品种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农华101"经过农业部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8。2009—2010年在伊犁地区大面积种植,该品种表现出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新品种。2009~2011年引进清流县示范推广,并被列  相似文献   

9.
"农甜88"是华南农业大学甜玉米课题组于2007年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型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6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粤审玉2009006).  相似文献   

10.
"裕单99"是遵义裕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提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棉花-绿豆合理间作模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棉花-绿豆不同间作模式下的养分利用率、成熟期棉花土壤营养成分(氮素、磷素、钾素、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及pH值等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宜河北省中低产区的棉花-绿豆间作模式为棉花大行距90 cm、小行距60 cm,在棉花大行种植1行绿豆。该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源"杂交(即丰产、优质、多抗)逐步融合、定向选育的育种方法,以邯93-2为母本、GK1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高产、稳产、早熟、优质、适应性强的棉花新品种邯7860。该品种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2010年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13.
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植密度是棉花群体形成的基础,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皆有重要影响。为探明鲁西南麦棉套作条件下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于2009年在山东省嘉祥县设计3.0、4.0.5.0.6.0.7.0株/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套作棉花果枝数、果节数、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棉花单株果枝数、果节数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皆有显著影响,密度在4.0株/m2时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经济系数合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高,可作为麦套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质地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2009年在黄河流域棉区,采用池栽方法研究了3种土壤质地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与黏土和壤土相比,棉花种植在沙土上,尽管在中下部果枝上的成铃数较少,但占总铃数的比例较高;在果枝内围果节上的成铃数较少,但占总铃数的比例也较高;伏前桃和伏桃占总桃数的比...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区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棉花的抗风险、抗灾难系数,确保棉花主产区稳产增收,2009年开展环鄱阳湖区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采取定户、定田、定模式、定技术方案的办法,分别布置棉花+花生、棉花+玉米、棉花纯作(对照)3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花+花生间作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棉田总体效益,相比纯作区年总产值增加了0.38万元/hm2,纯收入提高8.0%,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2.5%。而棉花+玉米间作存在空间生态位竞争,棉花产量受到影响,减产40.2%,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济效益上比棉花纯作年总产值却增加0.66万元/hm2,纯收入提高20.0%,但从粮食食品安全考虑,建议该模式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山东生态条件下纯作春棉的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8号为材料,在山东广饶、夏津和冠县三地大田条件下纯作种植,研究了不同密度(3.00~9.00株/m2)下的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纯作抗虫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均有显著的影响,对经济产量的调控效应三个试验点大致相同,都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即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9.0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7.50株/m2)的产量较高。三个点平均,6.0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与4.50株/m2处理相当,但比3.00株/m2分别增产10.1%和12.0%,比9.00株/m2处理分别增产22.3%和22.8%。提高密度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但可显著降低棉柴比、铃重和早熟性。密度偏高和偏低都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和协调的产量结构,山东春棉纯作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为4.50~6.00株/m2。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棉豫0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R613为母本、中棉所41优良品系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09-2010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506.0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7.3%。2011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297.7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5.8%。枯萎病和黄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4.6和28.0,对棉铃虫抗性达到2级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鲁雪林  王秀萍  张国新  刘雅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08-12409,12422
[目的]明确冀东地区棉田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方法]2009、2010年在唐海县滨海盐碱地进行了2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滨棉2号(Gossypium hirsutum 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施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均降低,籽棉产量显著低于各施氮处理;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氮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有重要影响,但过多施用氮肥对增产无益。[结论]冀东盐碱地棉花适宜施N量为337.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2008年配置7个杂交组合,2009年对该批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7个组合产量均超过CK产量;其中组合K7显著高于K2,极显著高于K4、K1、K6、K3,组合K5显著高于K4、K1,极显著高于K6、K3;组合K5和K7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组合K5和K7可作为早熟杂交棉组合适于北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抗虫短季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短季棉育种实践中达到性状选择的统一和平衡。[方法]为提高抗虫短季棉育种成效,以1998~2009年国审及省审的11个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及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短季棉品种将早熟、高产、优质集于一身是可能的,是其多个性状协调配合的结果;形态性状选择可作为短季棉选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短季棉的抗病性还有待提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减少今后短季棉育种的盲目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