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筛选了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防治油菜田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最佳防治浓度。结果表明,药后13 d,2种生物药剂防效达到最高;其中,苏云金杆菌浓度为150 g/667m~2时,对油菜田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最好,均在92%以上;白僵菌浓度为250 g/667m~2时,对油菜田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2.07%和92.66%。  相似文献   

2.
采用0.3%印楝素乳油不同剂量喷施处理,对甘蓝小菜蛾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甘蓝小菜蛾具有明显的防效。使用剂量13.5、18、22.5 g/hm2在田间害虫始发期喷施1次,药后3d平均防效分别为88.54%、94.62%、95.54%,药后7 d平均防效分别为91.93%、96.28%、98.16%,22.5 g/hm2处理的防效最高。使用剂量在18~22.5 g/hm2范围内,0.3%印楝素乳油防效高于对照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且持效期较长,作为一种植物源农药是理想的防治小菜蛾产品。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种生物农药防治高山地区蔬菜小菜蛾防效比较,2.5%菜喜悬浮剂和46%杀苏可显性粉剂防治小菜蛾防效较好,持效时间可持续7d以上。  相似文献   

4.
京郊西兰花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5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本文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在药后1~7 d的防效较好;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按50%推荐用量组成的1∶1的混配剂,药后1 d的防效仅在60%左右,速效性较差,但是药后3~7 d的防效较好。其中,混配剂药后3 d的防效高达90.7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药后1~7 d的防效均较差。因此,在西兰花生产上可使用减量的溴氰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剂进行小菜蛾的防治,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在小菜蛾暴发时,可使用溴氰虫酰胺或乙基多杀菌素,以达到迅速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花椰菜田小菜蛾、菜青虫混发、重发,常用药剂防效下降,为筛选替代药剂,于2022年开展了田间施药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处理对两种害虫的防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菜青虫均具较高防效,药后3~12 d虫口防效为90.95%~100%,虫螨腈处理防效相对较低,但在药后12 d也达到94.29%。不同处理对小菜蛾防效的差异较大,其中以溴虫氟苯双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的防效较高,药后6~12 d防效均在98%以上,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甲维·茚虫威、甲维盐单施处理防效居次,药后12 d防效维持在90%左右;甲维·虫螨腈、虫螨腈单施处理对小菜蛾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差,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9.02、49.31%,药后12 d防效分别为46.01%、38.40%,不建议用于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6.
14%虫螨腈·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作为甘蓝小菜蛾的轮换药剂或替换药剂,本试验采用14%虫螨腈·茚虫威SC对甘蓝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4%虫螨腈·茚虫威SC用量30 ml/667m~2、40 ml/667m~2时,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药后3 d,防效分别达到88.00%和90.52%,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90.85%和94.40%。14%虫螨腈·茚虫威SC可以用来防治甘蓝小菜蛾,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的常用药剂替换或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7.
应用CT—43双毒乳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和豆荚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500倍稀释液防治菜青虫的平均防效为93.9%,防治小菜蛾的平均防效为84.8%,防治豆荚螟的平均防效为83.2%,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为86.5%。防治效果受虫龄和气温的影响较大。CT—43双毒乳剂对斜纹夜蛾高龄幼虫防治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10%阿维·辛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试验表明,10%阿维.辛乳油600倍,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达到85.92%,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防效相当,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多种杀虫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持效性和使用剂量,在采用浸叶法测定原药对小菜蛾室内毒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制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唑虫酰胺、虫螨腈、甲维盐、氰氟虫腙和印楝素5种原药对小菜蛾均有较高毒力,LC50均低于20 mg/L;田间施药后第3天和第7天调查发现,所有供试制剂在较高剂量下对小菜蛾的防效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0.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芳 《广西植保》2009,22(4):13-14
50%丁醚脲SC用50g/667m^2、60g/667m^2和70g/667m^2 3种剂量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娥,药后3d平均防效均达86%以上,药后7d平均防效均达91%以上,防治效果比较埋想,且对蔬菜安全,建议用于防治蔬菜小菜蛾,推荐使用剂量为50060g/667m^2。  相似文献   

11.
以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幼虫为防治对象,采用喷雾法,研究了4种生物源杀虫剂、2种化学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15%茚虫威乳油2 900倍液、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倍液、5%桉油精可溶液剂400倍液处理的效果较好,药后1 d防效均达68%以上,药后7 d防效均达90%以上。上述处理可交替轮换使用,以防治北京花椰菜田的主要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新化合物氟氧虫酰胺(ZJ3757)的杀虫活性,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毒力,得其LC50值分别为0.088、0.905和0.095 mg/L,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的杀虫毒力相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氟氧虫酰胺悬浮剂(SC)在有效成分15 g/hm2剂量下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菜青虫Pieris rapae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88.41%、92.72%、82.07%和98.39%,与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或相当于氟虫双酰胺、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防效。可考虑将氟氧虫酰胺用于蔬菜上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在1.8%阿维菌素EC中添加有机硅助剂S240,测定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添加S240明显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14.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杀霉素5%悬浮剂对花椰菜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效,同时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药后12d,防效达93%以上,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5%安打防治甘蓝小菜蛾及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蓝的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处于2-3龄高峰期,每667m^2用15%安打SC4000倍液防治一次,能达到理想的防效,持效期达7d以上,对蔬菜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甲维·氟铃脲10.5%水分散粒剂15、22.5、30g/667m^2处理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施药后1d防效分别为71.20%、77.63%、83.17%;施药后4d防效分别达75.37%、80.72%、85.80%;施药后7d防效分别达80.51%、85.83%、91.27%。甲维·氟铃脲10.5%水分散粒剂30g/667m。处理对甘蓝小菜蛾防效显著,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7.
天霸防治小菜蛾试验初报武汉市蔬菜病虫测报站(430023)张原徐爱仙陈先雄朱生耀湖北农学院实习生(434103)巴雄军陈小平阮元兵在蔬菜生产中,小菜蛾抗性问题日益突出,常规化学农药的防效己明显降低。为了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控制其大面积发生,减轻其为害...  相似文献   

18.
参试的4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小菜蛾防效显著。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2.2%阿维.苦微乳剂2000~3000倍液药后5d,平均防效达96.1%和97.3%,见效快,持效期达10d;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2000~2500倍液、8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悬乳剂3000~4000倍液药后7d才能达到显著水平,平均防效为96.8%和96.75%,持效期长,但速效性差。  相似文献   

19.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6 g/667 m2、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0 g/667 m2、2.5%多杀霉素SC 50 ml/667 m2、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 15 g/667 m2、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SC 125 g/667 m2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防效,药后7 d分别为94.75%、93.98%、92.57%、92.50%和92.32%,且对作物生长安全,是防治小菜蛾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20.
室内毒力测定表明,阿维菌素对菜青虫、小菜蛾、菜蚜有很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0.022、0.12和0.28 mg/L;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毒力较差,LC50分别为67.56和165.73 mg/L。阿维菌素不影响小菜蛾卵的孵化率。小菜蛾幼虫随虫龄增大,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下降。田间试验表明,阿维菌素4 mg/L和8 mg/L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在95%以上,持效期10~15 d。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1∶6)、与杀虫单(1∶299)复配对小菜蛾防治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和良好的田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