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意大利蜜蜂的单倍体雄蜂蛹为材料,摸索出一套对蜜蜂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的详细、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并对意大利蜜蜂单倍体雄蜂的染色体组进行了排列,获得了意大利蜜蜂染色体的臂比、相对长度和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2.
关于蜜蜂的细胞学研究——西方蜜蜂,最先是由梅维斯(1907),安布拉斯特(1913)和纳奇特希姆(1913)进行的。这几位作者报道在单倍体雄蜂的生殖道有16个染色体,双倍体雌蜂有32个染色体。由于蜜蜂染色体微细,给进一步详测带来困难。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是迟至1948年由桑德斯和霍尔提供的。在16个染色体中,他们鉴定有一个染色体呈钩形。曼宁(1948)命名为染色体 X。实际上这就是性染色体,为黑斯和克尔于1952年所反对。梅维斯·安布拉斯特和纳奇特希姆所发现的西方蜜蜂染色体数目为沃尔夫(1959)  相似文献   

3.
牛体外受精时老化卵对受精率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得到牛老化卵,对其体外受精率与染色体的异常发生进行了研究,体外受精48h后的受精率,46h培养组与22h和34h培养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受精率及胚胎发育速度明显降低。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46h组的受精卵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61.6%,22h组44.6%,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单倍体(n=31)的发生率也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些单倍体的性染色体的构成表明,含有X-性染色体的胚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含有Y-染色体的胚的出现率(P<0.05)。单倍体的发生是由卵的老化而引起单一配子的孤雌发生,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对正常的2倍体的性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大部分膜翅目昆虫里,亲属辨认与监督不仅对个体有利,而且对群体也至关重要.在意大利蜜蜂蜂群里,工蜂就会对工蜂卵和蜂王卵进行辨认与监督,使群体快速繁衍.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工蜂对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特性.结果表明,在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在2 h之内把意大利蜜蜂的卵全部清理,而中华蜜蜂的卵至少有80%被保留;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工蜂会在4 h之内基本把中华蜜蜂的卵全部清理,但意大利蜜蜂的卵至少还有90%被保留.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对不同日龄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ifera ligustica)的消化道酶进行谱带分析,不同日龄意大利蜜蜂消化道酶带分布和对糖转化酶的活性有差异。7-18日龄意大利蜜蜂糖转化酶活性最高,而1-3日龄最低。相同日龄意大利蜜蜂消化道不同部位糖转化酶活性大小依次为中肠、前肠、后肠。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7,(2):22-23
蜜蜂是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虫之一,但一直受到杀虫剂的危害。为探究亚致死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进食量的影响,将各亚致死浓度(100 ppb、10 ppb和2.2 ppb)的噻虫嗪用饲喂管法对意大利蜜蜂进行10 d饲喂,记录并计算每天每只蜜蜂的平均进食量。100 ppb噻虫嗪处理组蜜蜂进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 ppb和2.2 ppb组蜜蜂进食量从第5 d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噻虫嗪抑制蜜蜂的进食,而低浓度的噻虫嗪对蜜蜂进食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这对进一步研究噻虫嗪对蜜蜂生长发育和生理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蜂特性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分别隶属于蜜蜂属里的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两个独立的种,由于它们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杂交。因此,我们进行了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蜂人工育王营养杂交试验。蜜蜂营养杂交又称为"蜜蜂无性杂交",其定义是在蜜蜂个体或全体的生长期内,通过天然换脾或人工饲喂王浆等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意大利蜜蜂为重庆地区油菜授粉增产提质的效果,建立适宜重庆地区的油菜授粉模式,试验通过在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开展授粉效果研究,分析意大利蜜蜂为重庆地区胜利油菜授粉的效果,评价意大利蜜蜂授粉对胜利油菜籽产量、千粒重及油菜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意大利蜜蜂授粉的胜利油菜籽平均产量为459.34 kg/亩(1亩≈666.7m~2),显著高于未授粉组239.56 kg/亩(P0.05),授粉组与未授粉组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P0.05),授粉组的油菜籽粗脂肪含量(42.98%)显著高于未授粉组(40.66%)(P0.05)。可见,意大利蜜蜂能够显著提高重庆地区胜利油菜籽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揭示了lncRNA调控的蜜蜂单倍体雄性和二倍体雌性胚胎发育机制,填补了单倍体二倍体昆虫胚胎发育调控机理的空白,为进一步评估危害因子影响蜜蜂胚胎发育奠定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  相似文献   

11.
陈万芳 《中国兽医杂志》1991,17(6):45-47,25
一、家畜的正常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各种生物的体细胞和性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都有专一性。一个个体具有独特的染色体组成,通常可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加以鉴别。染色体的数目常用n表示,n是不同倍性程度的缩写。1n代表单倍体,2n代表二倍体。单倍体指的是一种生物染色体的基数,即性细胞的染色体数性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指的是受精卵和体细胞的两个染色体组,一组来自母方,一组来自父方,家畜均为二倍体动物,其染色体数常写成2n,如猪为38,即写成2n=38。  相似文献   

12.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差异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中华蜜蜂(A.c.cerana Fab.)和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 Spinola)的成年工蜂、幼虫中肠内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幼虫之间三种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而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的成蜂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意大利蜜蜂高于中华蜜蜂;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为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中华蜜蜂高于意大利蜜蜂;同一蜂种内,成年蜂中肠液内的三种酶活性,均高于大、小幼虫,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研究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和蛹的呼吸代谢,为蜜蜂生理学、生态学、能量学及饲养管理学提供理论指导。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和蛹期的耗氧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呼吸商及代谢率。结果显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和蛹期的耗氧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及代谢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预蛹期呼吸代谢较低,蜕皮时升高。中华蜜蜂幼虫期和预蛹期的呼吸商为0.838,意大利蜜蜂为0.870;中华蜜蜂蛹期的呼吸商为0.760,意大利蜜蜂为0.770。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的代谢率都是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蛹期的代谢率与则体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进行合群饲养,并对中意合群蜂中工蜂监督等行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可以同群饲养,并且可以培育出中意合群蜂和意中合群蜂两种特殊的蜂群;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在24h内会清除将近一半的外源意蜂受精卵,但保留了将近90%的中意合群蜂受精卵,差异显著;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对外源中蜂受精卵辨认效果差异不显著,对外源意蜂雌性幼虫的辨认效果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纯合子雌性蜜蜂存在的可能性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单倍体型蜂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一是X染色体含X基因的数量小于常染色体组含的Y基因,而且各X染色体含X基因的数量不相同;二是性型结构为开放型,各X染色体含的X基因有相加作用,各常染色体组含的Y基因没有相加作用;在性型结构和性基因数量双重机制作用下,由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决定性别。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细胞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使人们能详细地观察动物的染色体。染色体观察在哺乳动物和鸟类已经起到促进生产实践的作用,并且也促进了家畜群体内或群体间关系的研究。有关蜜蜂的染色体研究报道并不多。西蜂的核型研究已见报道,中蜂还未见报道。为了发展此项工作,我们拟定了一项详细的计划,拟对蜜蜂进行染色体观察。期望能通过对蜜蜂染色体的观察,促进生产,了解蜜蜂的群体结构并为一些理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东方蜜蜂染色体核型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填补这项空白,我们列出专题,对蜜蜂族的染色体进行系统研究。此项研究,无论是对于蜜蜂细胞遗传学理论,或是对蜜蜂育种工程,品种改良和蜜蜂间亲缘关系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对于蜜蜂的起源、演化,蜜蜂的分类等理论问题,也能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加聪 《中国蜂业》1998,49(5):12-12,9
蜜蜂育种研究与推广工作卓有成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育种研究室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成立后,在农业部和院所支持下,我们便开始进行了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杂交试验;开展了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并于1964年获得成功。随后设计、制造了蜂王人...  相似文献   

19.
蜜蜂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与传粉昆虫,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与提供优良蜂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的访花行为特点,并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在访花时间、访花范围、访花携粉能力、访花种类、访花目的和访花频率等方面的差别进行了系统综述,可为研究提高农作物与自然界植物授粉率和蜂产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丁桂玲  石巍 《中国蜂业》2007,58(11):45-46
对美国和意大利的意大利蜂遗传多样性评估培育蜂王的数量减少以及潜在伴随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可能导致蜜蜂近亲交配,并使蜜蜂对病虫害日益敏感。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美国和意大利出售的意大利蜂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估。从这两个国家的主要育王场的蜂群取工蜂样品。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