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发病情况 2004年6月16日,我县某规模养猪场从外地调进450头1月令仔猪,不久发现有7头猪出现呆立、不吃、发烧等症状,诊为猪流行性感冒,用青、链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无效,后用复方磺胺嘧啶钠和病毒唑肌肉注射,发烧症状减轻,但过后病症复发。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春我县分别从武汉种畜场、襄樊、荣昌县、奉节、当阳、枝江等地调进母猪2660头、仔猪1987头分散到各乡镇饲养,结果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我县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当地兽医用抗生素久治不愈前来求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分析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4月9日县兽医站与乡镇兽医站联合将病料送到宜昌市畜牧兽医站化验室确诊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截止5月30日在全县有8个乡镇25村756户共存栏10798头(调查时统计死亡1233头),我们对全县9565头生猪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流行经过1995年6月下旬开始,我县的井边、厂子卜2个乡突然发生了一种高热性传染病,病的发生是由广西调进我县圣人山开发区猪场的长大杂仔猪而开始的,以后逐渐向周围的2个乡村扩散,至8月下旬,除了1周岁以上的母猪外,有相当一部份的仔猪、架子猪、育肥猪相继染病.经诊断为猪流行热.本病呈急性或亚急性而行,病程多在1周以上并以12~14d左右居多,此次流行从最初一头猪出现临床症状至最后一头猪被治愈历时50d,染病猪计150头左右,其中死亡30多头.因继发其他疾病而失去治疗价值淘汰的6头.2临床症状本病初期症状主要呈现持续高热,体…  相似文献   

4.
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情况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严重者可造成大量死亡,对养猪业的发展危害很大。自1995年至1997年4月底,我们结合出诊治疗,下乡调查及各乡镇站汇报资料统计,在610窝6014头仔猪中,有4144头发生大肠杆菌病,感染率达68.9%,其中仔猪黄痢发病2000头,白痢2003头,水肿病1482头,死亡1060头,占发病数的25.58%。以我县大丰、明亮、巷贤、澄泰等几个乡镇最为严重。在死亡的病例中,黄痢154头,白痢101头,而水肿病死较多,达8O5头,分别占总死…  相似文献   

5.
蛔虫病是仔猪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一般以3~6月龄猪比较严重,而引起45日龄仔猪成批死亡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我县新坝乡小乾村农民钮正兰饲养的1头母猪,1995年8月22日产仔猪12头.仔猪发病前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均在15公斤左右.至10月6日45日龄时突然1头不食、拉稀死亡,随后9天内相继拉稀死亡7头.这期间用氯霉素、5一甲氧嘧啶、甲硝唑等药物,连用6天均无效.10月14日送县站诊断为仔猪蛔虫病,立即注射盐酸左旋咪唑和氟哌酸,次日5头仔猪均有大量成团蛔虫排出,数量20~40条不等,之后未再发生死亡而康复.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治疗仔猪白痢是我县摆圹、猛秋等乡群众的传统秘方。为了验证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1976年我站将此方列入中兽医经验验证课题,1976—1988年,经在我县威远农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在贵阳市食品中转站等地试验验证,共治疗仔猪白痢病猪1520头,治愈1371头,有效率为90.2%;用猕猴桃嫩枝叶喂临产母猪58头,产仔540头,发病15头,发病率为2.8%;产后三天投药24窝235头,发病4窝6头,发病率为2.55%。验证证明猕猴桃治疗仔猪白痢,有比较理想的疗效和预防作用。一、猕猴桃简介猕猴桃系野生藤本果树,是猕猴桃科(Actindiaiaceae)猕猴桃(Aclinidia)植物。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 C 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 C 缺乏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粘膜、浆膜等出血性素质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在缺乏青绿饲料,加上气温炎热时容易发生此病。我县种猪场1991年5月所产18窝共184头哺乳仔猪及84头刚离乳仔猪,发生维生素 C 缺乏症,经诊治,全部康复,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1.饲养情况:该场养有迪卡母猪100头,公猪6头。种猪采用自配混合料(配方见表1),哺乳仔猪及育成猪分别喂给正大牌  相似文献   

8.
我县某乡王某从外地购入214头仔猪,购入10d左右相继发病,症状以高热、贫血、黄染为主。个别的出现体腔积液,耳尖、四肢末端兰紫色。易和低血糖、仔猪贫血及急性败血症相混。该病表现为明显热性传染病症状,死亡的12头仔猪多由于病程长、体质虚弱、机体贫血严重、体腔积液、营养衰竭所致。根据症状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9.
<正> 1 仔猪副伤寒在我县流行情况仔猪副伤寒曾是生猪四大烈性传染病之一,我县解放前就严重流行,死亡甚为严重。据1973年统计,全县发病9006头,死亡5584头,致死率为62.03%,给生猪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几十年来,全县兽医人员坚持春秋  相似文献   

10.
两批调进猪缺锌症的诊疗发病情况我县运西、运东两个驻军农场1999年4月11日和14日分别从南通如皋和安徽省某地购进58头、33头杂交白仔猪育肥,喂从县饲料公司购买的混合料。两批猪4月21日和29日先后出现有几头拉稀,到5月2日.共有26头发生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1.
1992年9月21日至22日,我县城区黄某饲养的断乳仔猪29头在10小时内全部发生一种超急性经过,临床以中枢神经症状,剖检呈脑膜脑炎为特征的疾病,死亡3头,经抢  相似文献   

12.
仔猪白痢是我县多发病,对5—30日龄的仔猪危害严重。目前用中、西药物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且都有一定疗效,但对未上槽的仔猪内服投药困难、用两药注射须逐头保定,不但工作量大,还多有付作用的产生。笔者自1985年以来,通过反复筛选试验拟定了白痢散,用予喂泌乳母猪防治仔猪白痢、共治疗11窝78头仔猪,收到了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8月,我县6个乡镇(20个村、35个组)104户农户、3个种猪场、1个商品猪场的779头种猪和953头商品猪首次发生以高热稽留、皮肤发红、耳呈蓝紫色、母猪和仔猪发病率高、母猪流产率和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很多养殖场因此而倒闭,给我县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曾误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瘟等疫病。  相似文献   

14.
我县历来就有饲养母猪的习惯,每年生产仔猪52.7万头。仔猪产值占整个畜牧业产值的46%。成了我县畜牧业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为了降低养猪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提早断奶,我们在原有饲养设备的基础上增添哺水器和保温室,使仔猪由原来的55日龄断奶提前到35日龄断奶,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衡阳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11月我县农科所首次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并蔓延到其他猪场。我们在对种猪抽血送检的基础上,对县内209头PRRS病猪,可疑病猪的健康母猪的繁 殖 性能及它们所产160头仔猪生长、育肥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的饲养管条件下,PRRS不仅严重影响种猪的繁殖功能,而且还对仔猪和生长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给我县生猪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邵武市郊区某猪场2006年7月23日从外地调进230头体重10~20kg的仔猪,饲养至第7天进行猪瘟、猪肺疫免疫,一周后又进行猪口蹄疫免疫。8月20日猪群开始陆续发病,出现体温升高,持续不退,消瘦、贫血,背部皮肤发红,可视黏膜黄疸,并出现病猪死亡。至9月上旬,共死亡生猪32头,曾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在牲猪生产工作中,往往重视基础母猪的生产,强调发展数量,而对母猪繁育和仔猪质量重视不够,特别对仔猪的防疫与育成比较忽视,造成了仔猪大量死亡。为了查明仔猪死亡原因并给建立完备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提供依据,我县组织了仔猪死亡原因调查小组,按我县母猪生产的分布情况,分别对鸣凤镇、茅坪场镇、花林寺镇、旧县镇、洋坪镇进行了调查,以1992年母猪、仔猪数量为基数分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县临城、蛟洋、旧县、蓝溪、稔田、太拔等乡镇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动物传染病,发病突然,病程短,病死率高,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呈散发性,多见于猪、牛,犬次之,每次发病一头或数头,间隔几周后又再发生,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曾怀疑为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人为投毒,为弄清病因,我们将临城镇城东村冯某发病的仔猪作了病理剖检和病原学检查,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临城镇城东村冯某户养母猪1头,哺乳仔猪8头(40日龄),仔猪体重约15千克,营养中等。饲料未作改变,母猪、仔猪采食正…  相似文献   

19.
互助县东沟乡年先、沟脑两村在2008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施行期间,自8月6日至9月20日期间分批调进633头仔猪分发给农户,其中年先村478头,沟脑村155头.调来后陆续发病死亡,尤以调进的最后一批仔猪死亡为甚.采集病料后送检到兰州兽医研究所,被确诊为猪瘟.  相似文献   

20.
我县母猪年平均存栏量达1.4万头,年产仔猪11万头。在养猪生产中发现,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急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上以断奶后15天左右仔猪最常见,同窝仔猪中,个体较大、发育良好、膘肥体壮的仔猪最易发病。1病因分析引起猪水肿病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引起肠管、皮下和脑中血管损伤,从而导致水肿和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