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丁 《福建农业》2011,(3):41-F0003
政和县石屯镇松源老区村,2008年1月组建了“政和县有通蜂业专业合作社”,具有10年中蜂养殖经验、流通大户吴有通当选第一届理事长,目前入社养蜂户30户,养中蜂1145箱,经营产值260万元,  相似文献   

2.
泽州县地处太行山东南端,全县辖17个乡镇639个行政村1208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泽州县养蜂协会是泽州县蜂农自发的群众组织,成立于2002年12月,现有会员120个、养蜂专业户2个,年代销农产品1.5万公斤,年经营服务总收入500万元,年经营纯收益300万元,已成为泽州县发展养蜂事业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市城口县鸡鸣乡村民陈予云,从事养蜂事业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当地有名的养蜂专业户。他每年养蜂50箱,纯收入1万余元。现将其养蜂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一、饲养管理1.选择场地。养蜂应注意因群、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蜜源丰富和环境适宜的地方饲养。冬、春季节,蜂场选择在干燥、向阳、避风和有较长日照的地片;夏、秋季节,蜂场应选择在阴凉通  相似文献   

4.
政和县铁山镇向前村农民利用当地竹山放养特色土鸡,取得了农户增收、竹林增产的好效果。到2005年11月底,该村第2批养殖饲养的5000多只天然土鸡已全面上市,预计销售收入可达16万元,户纯收入近万元。养殖土鸡成为这个山村农民的增收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养蜂已由单纯生产蜂蜜,发展到生产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蜡、雄蜂蛹等多种蜂产品,还可为作物授粉,经济效益倍增。辽宁铁岭县李千户乡陈伟, 养蜂200群,年创效益4万-5万元。发展养蜂是大有可为的致富项目,家庭养蜂场建造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大兴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注册资金518万元。厂址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占地18400m2,建筑面积7500m2,年加工能力2万t。年产值1.6亿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是一家集养蜂、科研、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89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24人,公司下设蜂产品加工厂、直属养蜂场、跨区域协作性养蜂合作社、产品开发部、营销部等。  相似文献   

7.
正龙清富是古丈县坪坝乡叭喇村新寨组一个普通农民,20多年来他因地制宜,依托山林资源优势发展既环保又节本高效的养蜂产业。到2013年12月他已家庭养蜂60多箱,年产蜂蜜250多公斤,产值1.5万元,仅养蜂一项人平增收5000元。龙清富所在的村偏远贫困,交通不便,田土少。为了脱贫致富,龙清富多年来四处闯荡,栽过果树、打过工、从过商,辛苦挣钱以缓解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政和县树立“以市场选产业,为产业找市场”的经营理念,积极引导农民瞄准沿海市场,力促农民增产增收。目前,该县已有茶叶等八大产业100多个种类的农副产品叫响沿海市场,2004年全县4万多户农民人均增收近百元。  相似文献   

9.
在九台农村,提起“水稻大王”李雨田,可谓尽人皆知。一个朴实的农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2002年创建九台市水稻专业技术协会,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和科技推广,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几年来,他带领会员累计增收2680万元,人均增收4万多元。  相似文献   

10.
政和县外屯乡大湾山羊基地是由外屯乡政府11位干部合股投资15万元兴办的。首批引进的168只优良品种母羊已全部住进早已为它们建好的“新房”。这是该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壮大山羊产业、引领农民发羊财的又一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05,(3):8-8
原本是困难户的福建政和县杨源乡富坂村农民张守正,因为种植蔬菜, 脱了贫,致了富,当他盘点着一年来的收入时,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他种植 蔬菜的面积仅3.5亩,种植的品种是反季节花椰菜,仅种二季,一年收入就达1.3 万元,靠种植反季节蔬菜他鼓起了腰包,圆了他的致富梦。 如今在政和县杨源、镇前、澄源3个高山区乡镇像张守正这样种植蔬菜的 农户,就有4300多户。2003年这3个乡镇种植了1.3万亩反季节蔬菜,平均亩产收 入近2000元,菜农靠种植蔬菜,户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邱信义 《福建农业》2013,(5):37-37,23
政和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镇前、杨源、澄源等乡(镇)海拔均在800—1000米之间,属于高海拔山区。随着烤烟产业的逐步发展,目前政和高山区烟田种植面积已近2万亩。在农户种植烟叶提高效益的同时,为充分利用种植烤烟后空闲田地,政和县神达果菜有限公司引进荷兰豆新品种的种子,无偿提供给农户,抢时间把荷兰豆套种到烤烟田里,形成一套高山区烤烟—荷兰豆栽培耕作模式,总结出高山区烤烟后期(夏季)套种荷兰豆反季节栽培技术,提高高山区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改变原先的一年种一茬为一年种二茬。亩产值从一季烟产值2800元(不含政府补贴)提高到烟—豆二季产值7300元,亩产值增加4500元。该项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永久村前屯养蜂专业户付强是养蜂能手,是黑龙江省养蜂学会会员.他从事养蜜蜂25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9年他养蜂250箱,产蜜2583公斤、蜂王浆28.5公斤,年收入1.6万元.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财源。山东省平邑县养蜂专业户吴广田一留心发了蜂蛹财,靠出售蜂蛹老吴每年多收入万余元。以前,养蜂产生的副产品,仅作  相似文献   

15.
张健 《福建农业》2008,(3):17-17
杨源乡位于政和县东部山区,平均海拔860米,年均气温14℃。2005年,我站引进“王中王”辣椒试种10亩获得成功,2006年全乡推广种植500多亩,平均亩产1050公斤,亩产值1600-2200元,亩收入1200-1800多元。“王中王”辣椒种植已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16.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关于宜春地区农业科技开发的调查与思考●李求根一、八年来农业科技术推广的实践宜春地区农业开发项目从1989年开始立项实施,项目县(市)由原来的二个县(市)已扩大到现在的九个县(市),投资规模由每期9000万元增加...  相似文献   

17.
养蚂蚁闯出大市场浙江海盐县通元蚂蚁开发中心,自1989年5月发动农户,利用丰富的山区林地,投资25万元,投放药用拟黑多刺良种蚂蚁62万窝,承包给农户,并与其签订收购合同,经过千余户农民的精心管理,目前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仅1995年1—1...  相似文献   

18.
政和县外屯乡大湾山羊基地是由外屯乡政府11位干部合股投资15万元兴办的。首批引进的168只优良品种母羊己全部住进早巳为它们建好的“新房”。这是该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壮大山羊产业,引领农民发羊财的又一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9.
我国蜂蜜、蜂王浆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也是最大的蜂产品出口国。许多养蜂场年效益达8万-10万元。只有采用以下科学管理,才能高产丰收。一、种植蜜源植物是养蜂高产新途径。养蜂户要联合起来种植蜜源作物,可在自留地或承包山上种植,也可在荒  相似文献   

20.
山东平邑县魏庄乡印荷庄村养蜂专业户吴广田.靠出售蜂蛹每年多收入万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