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又名:三叶半夏;半月莲;三步跳等,是一味传统常用中药材,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为国内外市场所青睐,近年来对旱半夏的需求呈逐年增长之势,但由于野生资源缺口大,导致市场价格逐年上涨,需求逐年增长,增幅很大。兴义市旱半夏人工种植主要在高海拨冷凉山区,种植面积近千亩,旱半夏种植初具规模,为了提高旱半夏人工种植产量和品质,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适宜兴义市冷凉山区的人工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麦族旱麦草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产仅有的4种旱麦草属植物:旱麦草Eremopyrumtriticeum(Gaertn.)Nevski(2n=2x=14)、毛穗旱麦草E.distans(C.Koch)Nevski(2n=2x=14)、东方旱麦草E.orientale(L.)Jaub.etSpach(2n=4x=28)和光穗旱麦草E.bonaepartis(Spreng.)Nevski(2n=4x=28)的系统分类、分布、染色体组构成和生物系统学关系进行了研究。它们分布于新疆天山山脉,E.orientale是由E.distans与E.triticeum天然杂交,染色体加倍的双二倍体衍生而来。E.bonaepartis是由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的二倍体E.bonaepartis和E.dis-tans杂交形成的双二倍体衍生而来。旱麦草属与小麦族中的其他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远,染色体组的同源性很小。旱麦草属是在第四纪地中海气候形成后才逐渐分化形成的,起源于地中海—中亚区域。它的核型极端不对称,说明它在小麦族中处于更为进化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决黄河供水日益紧张带给水稻种植的矛盾,石嘴山市县农业技术部门从2005年开始,总结出了保墒旱直播保全苗的关键技术,确定了最佳的播种时间和亩播种量,准确把握稻田第一次灌水时间;筛选出了适合保墒旱直播的水稻品种和水稻出苗前封杀地表杂草的最佳药剂。实践证明,应用该技术比插秧稻亩节水20%~25%左右,节省水稻育秧材料及插秧作业用工成本费用150元以上,水稻产量与插秧稻基本持平,使农民从水稻育秧、插秧作业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相似文献   

5.
浅谈水稻旱青立发病症状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作为水稻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在种植户中掌握适宜栽培技术不足,本文以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生产地环境、整地、品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档案管理等方面探讨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桂林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节水抗旱稻作为栽培稻品种的一种新类型,应掌握其适宜栽培技术。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技术,以期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中西部稻区秋旱发生时,晚稻旱栽旱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991-1992年在龙游县塔石镇钱家村我们对5个晚稻组合(品种)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旱栽旱管的晚稻虽群体生长缓慢,抽穗推迟,并影响后期穗部性状及全生育期,但仍是一项遇旱灾时的有效补救措施,选用杂交稻比常规粳糯稻好。此外,本文对晚稻旱栽旱管的稳产栽培技术也作了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寿西湖农场推广旱稻绿旱1号旱直播几年来的生产试验经验,总结出适应本地区栽培绿旱1号技术要领,以期推动沿淮地区进一步扩大绿旱1号旱直播面积。  相似文献   

11.
12.
2009年国审豫选小麦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麦21、洛旱11、洛旱9号、洛旱13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为这些小麦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旱种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粳稻镇稻88和杂交灿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旱种对产量与米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湿润秧进行旱种栽培,镇稻88明显较水种产量低,而汕优63减产幅度不大;用旱秧进行旱种,无论是镇稻88还是汕优63,产量与水种的差异均不明显;水稻旱种后,稻米的胶稠度明显减小,糊化温度升高。垩白率因品种而异。其他品质指标如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精米率等与水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夏季,遵义市出现严重干旱,给全市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严重影响。分析了气象特征并与历史素比较,表明在干旱期间全市各地多项气象要素突破气象记录值,简要阐述了干旱成因,并与2011年夏旱特征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 魏县属黄淮海冬麦区,地处黑龙港流域,旱、薄是小麦生产的两大障碍因素。全县47.5%的耕地无灌溉条件。而且土壤瘠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低于国家土壤分类5级标准的面积分别占46.8%、50.4%和53.4%,氮磷失调面积占79%。全县60万亩小麦,旱薄地麦田就占28万亩。悠久的旱薄地小麦种植史,造就了我县的旱薄地种植技术。我们针对旱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分析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在不同旱直播方式下的表现,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以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北粳1705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3种旱直播方式,即旱条播(T1)、旱穴播(T2)、旱撒播(T3),以机械水直播为对照,分析不同旱直播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2、T1、T3、CK;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总茎数及分蘖成穗率最大,T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比CK处理高17.69%;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株高、穗粒数、穗数、单穗粒重、千粒重、结实率、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最高。综合来看,旱穴播方式的水稻各性状表现最佳,能够达到促进水稻生长及提升水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丰产垄耕作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晋西北高寒山区,80%以上的耕地是土层浅、有机质少、水土流失严重的旱坡地,平均亩产粮食不过100公斤。为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我们通过多次的试验和示范,丰产垄耕作栽培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比一般耕作种植法增产20%~50%。1 丰产垄耕作栽培模式丰产垄实际上是一种秋深耕、春免耕、聚肥、保墒、集流耕作覆盖法,其具体作法如下。1.1 该模式适用于15度左右的缓坡地,是在秋深耕、春耙耱保墒的基础上实施的。1.2 沿等高线每100厘米为一带,在起垄种植的60厘米小带上,集中条施农、化混合  相似文献   

19.
刘广友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34-134,4
本文分析了水稻旱种的优点,介绍了麦茬水稻旱种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徐旱1号的特征特性及麦茬旱播水管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腾茬、施用基肥、耕作、播种、栽植、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徐旱1号在沿淮麦茬旱播水管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