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3年7月长治市11个县旬月报资料、24 h降水量(观测站和乡镇自动雨量站)资料、历史资料以及美国NCEP再分析资料,对长治市7月旬月降水量、降水日数、暴雨日数、暴雨过程、最大雨强及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市7月平均降水量为389.4mm,较历年同期(127.4mm)偏多262.0mm(206%),全市11个县观测站降水量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7月全市各县观测站暴雨总站次为26次,是暴雨站次年极值的2.2倍,全市乡镇自动雨量站暴雨总站次为47次,是暴雨站次年极值的4倍。其环流特征表象为:欧亚中高纬呈西低东高异常分布,极涡中心位于极点附近,较常年同期略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段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季风槽位于85°E附近,影响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一带,较常年同期偏强。  相似文献   

2.
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7月至今,云南省降水异常偏少,雨季提前结束,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偏大,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减少207 mm,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记录;同期气温与多年平均相比偏高了1.7℃,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100年以上一遇,旱情十分严重。为此,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介绍一套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民朋友和基层农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17年抚顺市夏季气候概况。结果表明,2017年夏季全市平均气温为22.2℃,比常年同期偏高0.4℃;平均降水量为379.2 mm,比常年同期偏少24%;平均日照时数为670 h,比常年同期偏多69 h。主要气候事件有暴雨、高温、干旱、低温。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抚顺市夏季气候概况及对黑木耳生产的影响,为防灾减灾、合理安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2018年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9,(2):87-90
本文对天津市2018年夏季(6—8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各区季平均气温在26.2(蓟州)~28.6℃(市区)之间,全市季内平均气温(27.4℃)较历史同期增加1.8℃,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各区季平均降水量在354.2(滨海新区)~682.8(蓟州)mm,全市季平均降水量(470.1 mm)较历史同期增加102.2 mm;各区季平均日照时数在610.5(武清)~726.2 h(滨海新区南部)之间,全市季平均日照时数(666.5 h)较历史同期增加13.0 h。结合农业生产,6月下旬的降水为夏收夏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墒情条件,盛夏水分和热力条件总体匹配较好,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长势良好,7月份中下旬出现的几次强降水天气对农业生产总体影响不大,总体来看,2018年夏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利大于弊。本文还根据秋季(9—11月)气候背景、影响秋季大气环流的海洋、冰、雪等的变化,结合气候模式对区域内秋季气象条件进行了预测,并对农事生产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菏泽市2013年气象要素对农作物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5,(1):113-114
2013年菏泽市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平均年降水量比历年偏少,日照比历年偏多。四季气候特点分别是: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冬季、春季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夏季、秋季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冬季、春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值偏少,夏季、秋季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值偏多。总体来看2013年极端天气较少,气候条件总体上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尚属较好年景。  相似文献   

6.
1956—2014年铁岭县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34 mm/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70.9 mm。月平均降水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103.4 mm;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8 mm。分析月平均降水量得出,1月平均降水量最少为5.7 mm;7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177.2 mm。1—7月月降水量逐渐增加,7—12月降水量开始减少。分析四季降水量得出,春季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43.0 mm,秋季平均降水量为40.4 mm,冬季平均降水量为6.8 mm。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明祥  张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07-9709
利用辽宁省单站雷达实时资料、沈阳市气象局、沈北新区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从地形特点、天气学原理等方面探讨地形对沈北新区汛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历年12 h降水量≥30 mm日数为5d,24h降水量≥50 mm日数为2d.一般稳定天气过程与全市平均雨量接近或稍多,雷雨阵性等不稳定天气过程比全市平均雨量高1~2个量级,多短时暴雨天气,给该区防汛工作造成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8.
1.1 自然状况 兰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中上游,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00mm左右,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其中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而年蒸发量为1468mm。由于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时空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干旱缺水成为全市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危害。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科技》2011,(6):80-80
去年10月底以来,河北省平均降水量仅3.5mm,比历史同期偏少85%,其中109个县连续近百天无有效降水。河北省冬小麦受旱面积109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同时,坝上、燕山及太行山区有37万人、9万头大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河北农业产业协会是全省最早向中央报告旱情的单位。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夏季,衡水市平均降水量162.7 mm,较常年偏少5成,是1957年以来降水第三少的年份。穗期(7月7日~8月7日)尤为严重,全市平均降雨57.1mm,较常年的155.7 mm,减少六成多。持续干旱对部分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一定影响。1生育进程差异大今年由于播期提前,苗期光温基本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2015,(6):15
<正>目前四平市已进入春季,为做好今年的备耕工作,市气象局针对今年春季四平市的气候特点,对备春耕春播生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广大农民群众做好备耕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信息。3月15日~5月15日,四平市降水稍少,时空分布不均,仲春有出现阶段性干旱的可能。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2.0毫米,比历年同期少6.5毫米;气温稍高,冷暖变化剧烈,有明显的阶段性低温。全市平均气温为8.5℃,比历年同期高0.4℃。预计全市  相似文献   

12.
朝阳地区近56年降水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张国林  梁群  隋景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79-15380
[目的]分析朝阳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假定降水量为连续因子,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结果]朝阳地区近56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降水总量减少50mm,生长季减少60mm,春季增加10~15mm,降水量减少的主要时段在7~9月份,2000年以后减少最显著。[结论]朝阳地区春季降水量的增加可缓解春播期的旱情。7~9月是植物需水关键期,这段时间降水量的减少对植物生长和成熟不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江口县近30年的对降水资料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县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351.3mm,年最多降水量1878.0mm,年最少降水量934.5mm,降水量月、季、年差异很大;江口县平均一年有167.2d在降雨,其中,平均有38.2d为中雨、有13.6d为大雨、有3.7d为暴雨;江口县年平均雪日为21.9d,只有2.6d降雪形成积雪;一年中,夏季降水量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夏季减少,春秋两季增加,冬季基本不变;从1989年到2018年,近30年江口县年降水量增加了40.2mm;江口县暴雨洪涝主要出现在夏季;春夏秋连阴雨、干旱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1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其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同期所罕见.其中广西出现了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天气过程,全区平均气温6.7℃,比常年同期偏低4.2℃;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冻雨、冰冻,平均降水量63.2mm,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河北省气象台7月15日预报,未来一段时间河北省多雷阵雨天气,但雨量分布不均,没有区域性强降水过程。河北省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仍将比常年同期偏少3~6成,气象干旱还将在我地持续或发展。气象部门监测结果显示,5月中旬以来,河北省平均降水量为54.4 mm,比常年同期偏少65%,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目前,河北省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铁岭地区2016年春季气象要素和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铁岭地区气象加密自动站2016年春季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春季铁岭地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略多。春季全市平均气温9.9℃,比常年偏高1.3℃,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31.3 mm,比常年偏多1.3倍。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739 h,比常年偏多6 h。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为大风扬沙、强风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青海省平均降水量为5.1 mm,比常年同期偏多60%,为近10年来历史同期最多;月平均气温为-6.8℃,较常年同期温度偏高0.3℃;共有3次冷空气过程。对2月青海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成因等。  相似文献   

18.
为辽宁省大气降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择1960-2019年辽宁省62个自动气象站降水监测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辽宁省降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年降水量,辽宁各地年降水量平均为440.9~1084.9 mm,由西向东呈逐渐增大趋势,高值中心平均降水量>900.0 mm,低值中心平均降水量<500.0 mm,各地年降水倾向率平均为-36.88~-0.65 mm/10a,从西北至东南呈逐渐减小,东部山区的凤城、宽甸、丹东和东港一带为降水倾向率负值中心,倾向率≤-20.00 mm/10a,降水量线性减少120 mm以上,年降水量突变点在1975年,突变前后降水量平均减少43.8 mm。2) 季节降水量,春季各地降水量平均为67.3~148.6 mm,由东至西呈逐渐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不显著;夏季各地降水量平均为296.1~709.7 mm,从东南至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在1968年,突变前后夏季降水量平均减少52.7 mm;秋季各地降水量平均为68.1~184.5 mm,东南至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秋季降水量出现2次由多变少的突变点,降水量突变点分别在1965年和1994年;冬季各地降水量平均为5.4~42.1 mm,从东南至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冬季降水量突变点不显著。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西北地区干旱强度与频率增大,东南地区干旱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1999年6月,我市连续遭受大到特大暴雨的袭击.据气象部门统计,截止6月27日12时,6月份的降水量为585 mm,是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2.62倍,为1998年同期的2倍多,仅6月26日上午8时至27日上午8时,24小时的降水量就高达109.9 mm.连续高强度的降雨,造成严重内涝,水稻产区灾情尤为严重,早中稻一般受淹时间为7~10天,低洼稻田受淹时间长达20多天,造成早中稻较大面积的绝收.灾害发生后,我们除及时采取扩大双季晚稻面积,改种玉米、大豆、蔬菜夏秋作物等措施外,还引进了水稻剥蘖移栽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水稻剥蘖移栽技术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大同市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2℃,春季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夏季气温为次高值;年降水量418.9mm,比常年偏多5%,秋季降水量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项气象要素突破极值。冬春季持续低温致春播延期、作物发育推迟;夏季全市高温破历史纪录,阶段性干旱明显,局地冰雹及洪涝灾害偏多;秋季连阴雨天气造成涝灾及作物贪青晚熟,春季全市出现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其中干旱、冰雹及洪涝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