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类补偿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拟通过建立影响生态效益因子的分类标准,提出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计算公式,并采用泉州市集体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完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益林生态补偿对于生态建设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综述了前人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具体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相关者、范围、模式、标准和筹资渠道进行了总结评述,同时对国内外公益林生态补偿实践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存在重复性、微观层面研究和定量分析缺乏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对生态补偿机制内部机理进行深层次探析,同时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微观主体的作用程度进一步调查研究,以期推动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尤其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初步建立,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模式如何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后林权主体分散经营的体制,以及基层林业站监管机制如何建立等,是目前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公益林生态补偿对我国公益林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公益林生态补偿方面的问题,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完善,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总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分析政府强制性变迁所产生的问题,对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树龄和"禁伐对您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正向显著等。因此,提出要以生态公益林禁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政府要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公益林分龄级补偿标准制度,补偿标准从高到低分别为过熟林、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这有利于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树龄和“禁伐对您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正向显著等。因此,提出要以生态公益林禁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政府要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公益林分龄级补偿标准制度,补偿标准从高到低分别为过熟林、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这有利于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关系到我国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是我国能否建设好生态公益林的关键.文章在对贵州省织金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及补偿金发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织金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织金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的管理对策,以期对织金县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其它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态公益林是保护人类居住环境,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生态资源。由于生态公益林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效应,由国家出资来为社会提供生态公益林是必然的政策选择。国家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正是为此而制定的。首先论述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及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建立过程,重点分析了目前补偿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益林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随着"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逐步推进,一些新的矛盾逐渐显现,对补偿资金补偿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希  周圣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97-11601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有关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研究,概括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建立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阐述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相关问题,包括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等,并从政策评价、政策影响和农户参与意愿3方面总结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建立公益林动态补偿机制既是完善补偿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林农利益的根本要求.该研究在对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的概念内涵与基本原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宣恩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并轨后,生态公益林建设已成为天保工程二期的主要工作内容。由于目前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不一,补偿金兑现率不高,林权纠纷多、调解难度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制约了该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通过加大财政补助提高各类公益林补偿标准,开源节流用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加大林权纠纷调解力度,提高生态效益补偿金兑现率,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法律体系等措施可促进宣恩县生态公益林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荔波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面临着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补偿金分配不合理和发放不及时,公益林管护方式欠佳,公益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取消州县配套补偿金、建立公益林区划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放宽公益林禁封程度、设立公益林管理机构、加大公益林管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仍在法律制度建设、生态补偿金标准、补偿金来源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补偿方式,以保护公益林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蓟州区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及管理情况,针对当地公益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扩大公益林补偿范围、多渠道经营利用生态公益林、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3个方面提出今后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宿松县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措施,为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董文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20-12620,12637
根据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是顺利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基础,建议拓展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融资渠道,根本解决补偿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现状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自2001年作为 “国家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试点省之一,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475万hm2,国家和省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增加到7.13亿元。然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讲,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补偿对象、补偿责任、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还存在问题。在构建湖南省生态公益补偿体系的基础上,从前提、架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进行了设计,并从动力、投入和保障三个方面对所设计的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公益林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31篇生态公益林研究文献的分析结果发现,生态公益林研究在地域和领域都存在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是生态公益林研究的中心地带,生态公益林补偿、分类经营和宏观研究等问题是目前生态公益林研究的重点领域,并指出应继续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公益林林种树种选择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碳汇交易角度研究国有林场公益林的环境资产的生态补偿,分别从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及其补偿标准参考四个方面构建国有林场公益林环境资产生态补偿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