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下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Logistic曲线和蜕壳规律,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结果表明,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大豆、玉米等)的综合饵料系数分别为4.5、1.0、0.6.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可以做好全年饵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可得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采煤塌陷废弃耕地和水域资源建设养殖池、养殖废水净化池,配套增氧、投饵等设备,进行集约化、微循环养殖加州鲈鱼的技术模式。以期为同类型水域资源高效生态养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省网箱养鱼现状,分析了贵州网箱养鱼存在的问题,并从合理规划养殖水域、推广不投饵网箱生态养殖技术、选择优质苗种及调整养殖品种结构、选择优质高效饲料、加强鱼病防治、成立渔业协会、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做好培训工作方面提出了促进贵州省网箱养鱼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淮北市利用煤矿塌陷水域进行水产养殖的经验,如充分利用塌陷区水资源科学投放鱼种、合理设置放养模式、发展增殖放流、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其他产业等方面内容,以为养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岩滩库区生态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不投饵的条件下,在岩滩库区新形成的水域,依靠水域的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是可行的;通过精心的管理,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百里杜鹃化育煤矿非塌陷区和塌陷区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生活型、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矿区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较为简单;森林植被具有北温带性质;非塌陷区优势种是杜鹃和茅栗,在塌陷区内优势种只有杜鹃;非塌陷区相较于塌陷区更稳定;非塌陷区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普遍高于塌陷区植物群落.总体反映出采煤塌陷对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2007年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在贵州省南部的罗甸县境内形成78平方公里的宽阔水域,为充分利用好水域资源优势、有效解决失地(农)移民后期发展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县境内水域实施大型的放牧式不投饵生态网箱养殖鳙鱼项目,不投饵生态网箱由初时的6米×6米×2.5米的小网箱逐渐发展为30米×30米×5米、40米×40米×5米、30米×50米×5米、50米×100米×5米等规格的大网箱,鳙鱼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对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村塌陷土地综合治理调查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后湖生态园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同时针对塌陷区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治理效果的对策,对安徽省煤矿塌陷区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煤矿塌陷区特定的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从经济分析和技术析两个方面探讨再造煤矿塌陷区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利用塌陷区农业资源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淮南煤矿塌陷区土地利用/覆盖方式概况及其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南为高潜水位地区,煤矿塌陷后,矿区地表形态遭到破坏,煤矿附近的村庄、农田等渐渐被水淹没,形成永久性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其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等也受到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的变化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碳循环,而且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尤其是氮循环、水循环、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改变,从而间接影响了煤矿塌陷区的碳循环.该研究为淮南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作为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煤矿塌陷区土地资源的破坏,使人口多、耕地少的人地矛盾更加尖锐。该文就煤矿塌陷区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对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的途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淮北市临涣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采用临涣矿塌陷区2004年的IKONOS影像和2014年的WorldView-3影像,结合eCongnition分类技术和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研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临涣矿塌陷区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净减少43.7%,其中约有236 hm2的耕地转化为塌陷区、126hm2耕地用于堆放粉煤灰与煤矸石和359 hm2耕地转化为工业用地与居民区等;塌陷区的面积由2004年的96 hm2变成2014年的443 hm2,大幅增加了246.6%.该矿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煤矿开发、农业发展和生态治理政策.这些驱动因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矿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时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5,(1):96-97,112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作为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比例最大的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煤矿塌陷区土地资源的破坏,使人口多、耕地少的人地矛盾更加尖锐。该文就煤矿塌陷区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对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的途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包括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鱼种投放、饵料鱼投饵、日常管理、病害防治、适时起捕等内容,以期为鳜鱼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析宿州市塌陷区水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50-50,60
本文分析了宿州市塌陷区水产养殖的条件,提出发展水产养殖的思路和多种水产养殖方式,有利于提高对塌陷区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淮北市城市近郊煤矿塌陷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实践项目,对农业园区废弃地整治、产业规划、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空间格局优化进行探讨,寻求煤矿塌陷区发展现代景观农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淮北市城市近郊煤矿塌陷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实践项目,对农业园区废弃地整治、产业规划、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空间格局优化进行探讨,寻求煤矿塌陷区发展现代景观农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受损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开展3方面研究:①在框架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观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②提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生态坑塘等特色工程布局;③针对采煤塌陷区区特有潜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与土壤质量及结构受到破坏等现状,提出生态型降水排水沟道与土壤修复工程等特色设计。这一针对性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科学开展土地整理,科学恢复生产能力,重建农田生态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水产养殖和长江口与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据长江口、杭州湾渔业水域环境状况与我国水产养殖特点,分析研究了水产养殖和水环境的相互关系。目前两水域已受到无机氮、有机物、活性磷、石油类、重金属等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这些物质的含量均已超过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或一类海水标准。而两水域具有重要的渔业经济价值,其沿岸地域是上海市等地区海产品养殖基地。两水域的污染状况,影响了该地区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水产养殖所采用的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的传统养殖法也是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为此提出应及早研究和制定长江口与杭州湾环境容量基准和上海沿岸地区养殖容量基准、尽快完善有关法律与法规制定、强化执法与管理、提高沿岸排放废水处理的强度、建立水资源收费和排废配额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明 《农技服务》2009,26(3):120-120
从水域选择、网箱结构、网箱安装、网箱排列结构、鱼种放养、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大型不投饵网箱的鲢鱼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