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地膜植棉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超宽膜、膜下滴灌等植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三棱草繁衍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致使棉田三棱草蔓延扩散之势日趋加重。三棱草危害期主要在棉花苗期,当大量的三棱草在棉田( 30 0~40 0株·m-2 )与棉株争肥、争水、争光时,严重影响地膜采光面和地温的快速提高,阻碍棉株的早期生长。三棱草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水生、旱生,难于防除。从2 0 0 0年起对棉田三棱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探索,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据调查,2 0 0 1年棉田三棱草发生面积2 5 0 hm2 ,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棉田三棱草基数减少…  相似文献   

2.
地膜植棉,由于棉田土壤温湿度提高,棉株生长发育进程加快,许多病、虫、杂草的发生及危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必须在防治策略和措施方面相应改变,以保证地膜棉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氧化生物降解地膜对新疆机采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解膜是解决棉田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新疆植棉区膜下滴灌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采用生物降解地膜与通用的聚乙烯吹塑地膜比较试验,分析两种地膜对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降解膜较通用地膜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等生长发育时期均晚3~6天,籽棉产量减产14.9%,皮棉产量减产13.3%,品质性状无显著差异;对棉花的株高、始节高、果枝数、果节数、单株铃数等性状的影响两种地膜间有显著差异;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效果明显,但成本增加明显。生物双降解地膜想要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州下潮地植棉区域在未应用膜下滴灌植棉技术以前,存在保苗难、中后期生长旺盛、产量和品质较低等问题,制约着棉农植棉的积极性.膜下滴灌植棉技术在下潮地大面积推广以后,可以适期早播,促进苗全苗壮,棉花生育进程明显加快,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据调查,滴灌棉田比常规棉田增产70%~100%.在下潮地推广滴灌植棉技术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认真摸索和探讨,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下潮地膜下滴灌棉田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 种子准备 1.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性、丰产性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逆能力强的品种,生育期120~125 d,如中棉所50、中棉所67、新陆早54号、冀棉169、邯棉103及精丰G10等品种.每公顷子棉产量可达5250~6000 kg.  相似文献   

5.
正棉株长势均匀一致是获得高产及超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棉花生产中,棉株间长势不均匀,出现大小苗、强弱苗、高矮苗,会致使群体中个体间性状差异较大;且个体间相互影响,个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从而限制群体生产力的提高。棉株个体间的均匀性与棉田平整度、棉种质量、播种质量、边行至膜边的距离、土质与肥力的均匀度、滴灌管网在田间的布置方式和位置、田间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棉株长势不  相似文献   

6.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棉田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棉田应用示范的效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效果明显,裸露部分降解率达57.57%;与普通地膜覆盖相比,覆盖该地膜能使棉株生长更加稳健,增加单株结铃及铃重,提高棉花产量,增产籽棉8.26%。  相似文献   

7.
1棉田主要阔叶类杂草及危害 棉田由于长期应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导致阔叶类杂草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表现为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力旺,单株覆盖面积大,与棉株大量争夺水分、养料、空间,致使棉株生长势弱,结铃数少而且小,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阔叶类杂草的优势种在主要棉区之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浅析移栽地膜棉的早发增产机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移栽地膜棉的试验,发现棉花进行地膜覆盖移栽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抑草效果,棉田环境优化,而且可加快棉株生育进程,优化群体质量,促进棉花早成铃,多成铃,棉花产量提高一成以上。提出移栽地膜棉的关键技术是精细整地,科学覆膜和化除,适时适度化调,增加施肥量特别是后期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聊城市棉田盲蝽象发生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有效控制棉盲蝽象危害,2005年进行了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棉盲蝽象效果试验。1试验概况试验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春播棉田进行,4月23日直播后盖地膜,棉花品种为抗虫棉“丰抗-6号”,密度为每公顷5.5万株,蕾期长势均匀。靶标为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的混合种群成虫、若虫。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6.4℃,雨量107mm。雨日、雨量均有利于棉盲蝽象的发生。试验前最后一次施药为6月2日用40%氧乐EC1000倍液防治棉叶螨1次,试验期间未施其它任何杀虫剂。1.1供试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45团大力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由于栽培方式的改变,棉田生态小气候也发生了变化,也使棉叶螨的发生、消长规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发生早、发生量大、对棉田危害加重的趋势。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和实践,提出滴灌棉田棉叶螨的发生特点、危害加重原因与防治措施。1棉叶螨生活史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喜温经济作物。在棉田上覆盖地膜,能改善土壤的温度、水分、养分和土壤结构等条件。当生态环境中的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就能明显促进棉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我国南、北方棉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于得到了正确推广应用,多数均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但生产实践又提出了新问题,即地膜棉虽早发,却易早衰,这在长江中下游棉区,就不能充分利用无霜期长的生产优势,加之单位面积地膜投资又较大,因此限制了地膜植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微薄地  相似文献   

12.
鄂北岗地棉区、泛指襄樊市所辖主产棉的六个县市,棉田面积共140多万亩。1982年引进地膜植棉技术,到1985年已发展近40万亩,增产效益十分显著。地膜棉较同等条件的露地棉增产40.7%;亩产值增加46.5%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对岗地地膜棉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1、关于棉田覆盖度。全盖(占厢面的87%)与半盖(占厢面的56.4%)相比,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的地膜棉发展较快。1984年种植面积达19.83万亩,占棉田面积的48.50%。为了探索不同颜色地膜的性能和对棉花的增产作用,我们选择了六种不同颜色的地膜,于1983年和1984年在慈溪县棉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棉区盲蝽象为害棉花幼铃消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长势棉田,定期定点系统调查棉株的开花结铃及棉盲蝽(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株的开花结铃与棉田盲蝽数量的消长时期基本一致,棉花幼铃的受害率和盲蝽的发生量表现为同步增长,同时,棉铃受害率与脱落率呈正相关。观察棉铃受盲蝽为害后留下的的刺孔数得知,脱落棉铃的刺孔数明显较未脱落的为多,说明棉铃脱落和盲蝽为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棉株生育过程中,7月25日至8月25日为最佳结铃期,亦是防治棉盲蝽和保护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麦棉套种和地膜植棉在我省发展较快,1983年麦套棉自然面积达415万亩,占棉田面积的37%;地膜棉发展到61万亩,一般增产30~50%。为了使这两项栽培技术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  相似文献   

16.
新疆膜下滴灌棉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滴灌在节约水资源,提高棉花产量的同时,也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但也使棉田病虫的发生有了新的特点.新疆滴灌棉田主要病害有枯、黄萎病,虫害有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病虫害发生的变化使棉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影响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中棉所49为供试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试验基地开展了“棉萎克”滴灌防治黄萎病效果试验,并分析了其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棉萎克”滴灌处理较未处理对照显著降低了病情指数,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50%左右。高剂量“棉萎克”处理(每隔10 d滴灌1次,连续4次,每次667 m2用量150 g)较未处理对照增产籽棉13.5%,对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因此,棉田黄萎病发病初期可用“棉萎克”滴灌防治,尤其适于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以实现节本增产。  相似文献   

18.
探索早期揭膜对棉田耕作层土壤水热微环境变化及其对棉株成铃的影响,为实现棉花早期揭膜,减少地膜污染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自然条件下,以新陆中41号为研究对象,设早期揭膜(80%棉苗子叶出土展平后揭膜)和全生育期覆膜2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棉田耕作层5 cm、10 cm、15 cm、20 cm、25 cm土层在10:00、13:...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地膜棉田覆膜期间,土壤温度比常规移栽棉提高2~5℃,且增温效果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和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可使棉田耕层土壤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并使耕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程度减少;移栽地膜棉棉田的增温保墒作用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其栽培技术上应注重适时揭膜、科学施肥和加强调控等  相似文献   

20.
棉花源库关系与防止早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地膜棉和移栽棉面积不断扩大。这些早发棉田,棉花现蕾开花早,伏前挑多。这批早桃对产最构成虽无关宏旨,但它却改变了株体内营养运输方向,抑制了营养生长,往往造成早发早衰,减产降质。大量生产实践证明,棉花一旦出现早衰,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