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季锈病是近年来,月季生产上为害较为突出的叶部病害。如防治不及时,不但影响月季的生长,还降低月季的观赏性。本文主要对月季的锈病发生规律、为害症状、病原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黑斑病是世界性的一大病害,严重制约着月季生产的发展。本文作者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病特征、致病机理、防治措施和抗黑斑病分子水平研究,以期为同类研究和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月季黑斑病是发生在月季叶部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造成月季植株死亡。目前,国内外在月季黑斑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室内抑菌试验、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及抗性育种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即总结这些研究成果,指导月季生产,并对月季黑斑病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月季黑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生产中为害月季的病虫害有20多种,其中以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发生最重,为世界性病害。我国自安徽省蔷薇属植物上首次发现该病后,在南北各地月季栽培区已广泛发生和流行,发病严重的植株中下部叶片落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及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5.
月季是一种世界上常见的、重要的观赏植物.2019年10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长江路、文化路等绿化带发现月季植株患有黑斑病,为鉴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采集月季患病植株叶片,使用单孢分离法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病原菌SQYJAA-1.对该病原菌SQYJAA-1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对其rDNA ITS、GPD和EF1-α等3个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棕褐色,呈倒棒状,表面有横隔膜和纵隔膜.该菌株能使健康月季离体叶片出现黑斑病病症.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原菌菌株SQYJAA-1(ITS序列MN495846,GPD序列MK683866,EF1-α序列MT133312)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ITS序列MN495797,GPD序列MK683865,EF1-α序列KY094931)聚于1个分支,由此确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SQYJAA-1为链格孢.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SQYJAA-1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pH值为6.0,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最适宜SQYJAA-1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商丘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月季为常绿或落叶灌木,原产我国,属温带及亚热带阳性树种。月季的繁殖大多采用扦插法,亦可分株、压条繁殖。月季的管理除采用常规技术外,应加强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在了解月季黑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月季品种的抗病性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与雨季、降雨量及降雨次数密切相关。不同月季品种,其抗病性亦有一定差异。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以75%百菌清1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800倍与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月季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显示,上海地区月季黑斑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出现在6月份,7月份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情况有所减轻,8-10月又呈逐步上升趋势,原生种月季、藤本月季、小姐妹月季、灌丛月季抗黑斑性较强,化学防治中保护性杀菌剂达科宁和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月季黑斑病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以花期长、花色炫丽多彩,花姿优美等特点,成为世界上切花需求量较大的花卉之一。它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目前生产中危害月季的病虫害有20多种,其中以黑斑病发生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月季的生长和开花。鉴于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范围广、病情严重,对月季鲜切花产量及品质的恶劣影响,月季抗黑斑病育种也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月季黑斑病的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14-115
月季黑斑病是发生在月季叶部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月季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造成月季植株死亡。本文介绍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月季常见病害如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月季枝枯病、月季根癌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月季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月季黑斑病春夏季消长规律及筛选出防治该病的适宜药剂,特进行了该病害春夏季消长调查及6种药剂对该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在上海市自5月中旬开始发生,之后逐渐加重,在6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不同月季品种对黑斑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树状月季对黑斑病的抗病性表现较好。此外,22.5%啶氧菌酯SC、430 g/L戊唑醇SC和250 g/L丙环唑EC 3种治疗性药剂对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4次施药后对月季黑斑病的防治率分别为57.13%、51.01%和57.13%。  相似文献   

13.
月季黑斑病是月季育苗生产中潜在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危害,经过2008~2015年对该病的系统观察,结合气象要素,总结出了影响该病害发生灾变的气象要素,并建立了适合上海本地的中期测报预警数学模型,符合率97%以上,达到了较理想的预报和高效指导适期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宿迁学院内主要园林绿化植物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病原鉴定。结果表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较多;斑点病、腐烂病和白粉病为害严重;叶部病害发生严重;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紫薇白粉病等病害为害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5.
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蚜虫、金龟子、介壳虫、月季茎蜂等月季主要病虫害的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分布较广,凡栽培月季的地区均发生。近几年,我国很多省市发病严重。黑斑病的发生可引起月季提早落叶,影响月季生长及枝条扦插成活率,降低观赏和经济价值。黑斑病还能危害蔷薇、玫瑰等蔷薇属多种植物。  相似文献   

17.
紫薇褐斑病如何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黑斑病已成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扰,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  相似文献   

18.
月季黑斑病已成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扰,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农药防治月季黑斑病的效果,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人工接种病原菌,诱导月季感病,分别在感病前后喷施9种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防治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防效较好,其他农药效果较差,咪鲜胺可作为防治月季黑斑病的首选农药。  相似文献   

20.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的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较难防治,其病原菌为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伴随着月季定向选育工作的开展,其病原菌易产生各类生理小种,导致月季的抗病性逐渐变弱;虽然喷施化学药剂的方法可以用来抑制病原菌的产生,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总结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式、抗病性等,旨在为寻找新的抗黑斑病的月季新品种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为花卉抗病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