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北方大棚种植模式单一,套种模式不常见,北方大棚绿芦笋种植同时套种香菜,既可以增加蔬菜种类,又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还能增加芦笋种植户的收入.该文通过大棚绿芦笋套种香菜栽培技术的介绍,为北方绿芦笋大棚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打破大棚种植单一的模式,对种植模式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8,(11)
芦笋营养丰富,且鲜美芳香。柔软可口,是一种高档保健蔬菜,畅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早春芦笋,因其量少、质优,更受消费者青睐。大棚覆膜栽培早熟绿芦笋,是一项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新技术。1992年,我们在常安镇横溪村进行大棚覆膜栽培早熟绿芦笋试验示范,全年平均亩产绿芦笋达到1644公斤,比露地栽培提高843.4公斤,产量高一倍多,平均亩产值9209元,比露地栽培加5700.37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技术1997年已在全市推广应用,平均亩产1110.5公斤,亩均产值7781元。大棚覆膜栽培早熟绿芦笋,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必须重点抓好  相似文献   

3.
在北方大棚种植模式单一,套种模式不常见,北方大棚绿芦笋种植同时套种香菜,既可以增加蔬菜种类,又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还能增加芦笋种植户的收入。该文通过大棚绿芦笋套种香菜栽培技术的介绍,为北方绿芦笋大棚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打破大棚种植单一的模式,对种植模式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绿芦笋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绿芦笋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种植技术上却遇到很多问题。本文从莒县绿芦笋的选种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莒县绿芦笋栽培技术,为当地绿芦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方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南方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建立大棚、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苗床管理、定植、定植后管理、田间管理、采收、采收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培育优质种苗,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可解决南方高温阴雨天气过多、芦笋选种难、品质差、易发生茎枯病为害等制约芦笋生产产业化的系列瓶颈问题,并能有效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笔者从选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母茎留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芦笋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根据鲁东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绿芦笋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以期为绿芦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红颊草莓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整地做畦、定植、覆膜、肥水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颊草莓的大棚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红颊草莓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整地做畦、定植、覆膜、肥水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颊草莓的大棚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芦笋的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现在人们的饮食已经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即用大棚技术培养蔬菜水果。但是,现在大棚培养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从品种、种植区域的选择,整地施肥以及壮苗的培育等方面研究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同时要加强定植,扣棚覆膜,做好温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理,为提升草莓产量与质量提高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棚避雨栽培绿芦笋,可有效解决芦笋茎枯病问题,获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选择抗性强、色泽浓绿、生长势旺盛的芦笋品种,种子催芽后于育苗床育苗,苗期保持床土湿润;苗高25cm以上、地上茎3根以上、肉质贮藏根4根以上时移栽定植;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预防病虫害;第一年起产的芦笋留2~3根母茎后起产;每年冬季当芦笋茎秆枯黄后应及时清园,并重施腊肥,为翌年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棚芦笋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归纳了大棚栽培芦笋的高产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包括补苗、棚室内的管理、清园等)、采收以及采收后的管理,以期为芦笋栽培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绿芦笋嫩茎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 ,纤维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鲜笋是人们喜食的高档蔬菜 ,同时具有活血通筋 ,消肿 ,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用保健功效。据报导绿芦笋还具有观赏性 ,此外 ,其老植株及鲜笋加工后的残渣再加工能作为畜牧饲料 ,种植开发前景广阔。一次种植可采收 10年以上 ,一般种植后 10个月可采笋 ,种植后第 3年每(6 6 6 7平方米 )采笋 5 0 0~ 70 0kg ,高的 80 0kg以上 ,产值数千元。广西从九十年代中引进种植 ,由于栽培条件及管理水平高低不一 ,产量差异较大。现将绿芦笋大田定植及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供种植绿…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慈溪市立新蔬菜种植场生产基地开展了大棚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从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采用适宜的定植密度、应用适宜的保温覆盖方式、合理施肥和病虫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场研究的大棚芦笋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以提高慈溪市大棚芦笋种植水平,促进慈溪市芦笋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方温室绿芦笋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分析北方温室栽培绿芦笋时,在品种选择、育苗、开挖定植沟、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为当地农民种植芦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定西市芦笋标准化种植技术,包括良种引进、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四大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地区芦笋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随着冬暖式日光温室的大力推广,芦笋深冬生产上市已具备充分的条件。本文介绍了日光温室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清园覆膜、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日光温室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及大面积推广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芦笋栽培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为了提高绿芦笋露地生产品质和产量,就成都平原绿芦笋露地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定植、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对绿芦笋栽培技术展开介绍,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采收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芦笋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