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麻叶片、黄麻叶片、红麻叶片及苎麻叶片提取物的敏感性,寻找新的菌株治疗方法。采用纸片法和对倍稀释法,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麻叶、黄麻叶等提取物的敏感性,测定抑菌圈大小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大麻叶和红麻叶提取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于35~37℃培养24 h,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92、12.99 cm,MIC均为0.0625 g/m L。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出金线莲中的有效抑菌物质,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5.000 mg/m L;并经介质pH、热处理和紫外线处理提取物,发现其抑菌圈直径在pH9.0和30℃下最大;分析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蛋白质和还原糖的利用能力,表明金线莲乙醇提取物通过减弱蛋白质和还原糖的代谢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3.
薜荔抑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纸片法对薜荔的水提液和乙醇提取进行抑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八叠球菌等5种试验菌中,薜荔的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抑菌圈直径范围7-10.5mm;乙醇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显著,抑菌圈直径范园11-20mm,而薜荔乙醇水提取液对啤酒酵母、桔青莓、黑曲霉等真菌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水黄连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水黄连中抑菌物质的提取条件,并将最优工艺所得提取物用于柑橘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水黄连抑菌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温度。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时间82 min,液料比23 mL/g,温度75℃,获得的抑菌圈直径为(52.33±0.41)mm,与理论最优值52.20 mm接近;水黄连提取物对由意大利青霉菌引发的柑橘青霉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EC_(50)为59.53 m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柳蒿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固相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了柳蒿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由抑菌直径可知,各提取液抑菌活性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不同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乙酸乙酯提取液为50 mg/m L、3.125 mg/m L;乙醇提取液为100 mg/m L、12.5 mg/m L;水提取液为100 mg/m L、25 mg/m L。结论不同提取液抑菌效果不同,其中乙酸乙酯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水溶液浸提技术,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法研究了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将所得提取液用于抑菌试验.微波辅助提取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L)为1∶25,微波功率为50W,提取时间为180 s,提取1次,提取率为6.50%;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对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40%、40%、40%、70%,但对霉菌无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将微波应用于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可有效地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所得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UPLC-MS/MS法对番石榴多酚中部分酚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指标,测定了番石榴多酚的抑菌活性,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对其抑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石榴多酚中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槲皮素、原儿茶酸、山奈素和绿原酸等酚类物质。番石榴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腐败希瓦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除了单增李斯特菌和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低于5 mg/mL外,其余均低于2.5 mg/mL。番石榴多酚在pH4~5范围内处理后抑菌活性最强,其抑菌活性对温度、紫外照射具有稳定性,低盐度会促进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大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估大麻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浸提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提取大麻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0℃。在该最优提取条件下,大麻叶总黄酮浸提量为14.28 mg/g。抗氧化试验表明,大麻叶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1.288 mmol/L Fe SO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3.7μg/m L)低于VC的清除能力(IC50=2.3μg/m L),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相当于0.391 mmol/L的Trolox。该工艺提取大麻叶得到的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可为未来大麻叶总黄酮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芹 《大豆科学》2007,26(2):276-279
研究大豆异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乙醇-水体系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溶剂∶原料)24∶1,提取温度50℃.对异黄酮分别进行清除自由基和抑菌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有良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米根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天然的生物防腐剂和微生态制剂,对纳豆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最佳培养条件是接种量6%、含水量60%、物料厚度1.92 cm、后熟时间2 d;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RCEF091013的碳源、添加物、无机盐和发酵时间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葡萄糖6%、酵母粉1%、MgSO40.3%、发酵时间48 h;抑制大肠杆菌RCEF091056的最佳组合为麦芽糖4%、酵母粉1.5%、MgSO4 0.3%、发酵时间48 h。纳豆提取物质在pH6~8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在80℃以下都有良好的热稳定性。Zn2+、Cu2+、Fe3+和Ca2+对抑菌物质抑菌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表明纳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纳豆提取物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复合型生物种衣剂SN102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安全有效地解决大豆苗期根部多种病害复合侵染的问题,利用微生物多样性及诱导抗病性理论,在辽宁省沈阳康平基地与黑龙江大庆基地,对新研发的一种兼抗大豆胞囊线虫与根腐病的新型复合型生物种衣剂SN102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防治效果验证试验。生物种衣剂SN102是由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由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Sneb183和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Snef805 4株生防菌株作为有效活性物质组合混配制成。结果表明:SN102对大豆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年的平均胞囊抑制率分别为37.80%(康平)和28.95%(大庆),对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16.31%(康平)和29.57%(大庆),同时对大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达到21.10%(康平)和12.36%(大庆)。SN102在不同地域的防病增产效果较稳定,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比利时212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烯效唑和SODM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100mg·kg-1)和烯效唑(5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经济性状;烯效唑(50mg·kg-1)和SODM(10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了还原糖含量;DTA-6(100mg·kg-1)和SODM(100mg·kg-1)显著提高了酚类物质含量,烯效唑(50mg·kg-1)显著降低了酚类物质含量;各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在大庆盐碱地区引进6个橡胶草种质资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筛选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橡胶草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国内外种质资源表型外观差异大,国内种质资源叶片较多,国外种质资源叶片相对较少,但国外种质资源的根长度、根粗、生物产量及含胶量明显高于国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施肥方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产中,存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肥料施用不合理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水稻的发展。本研究以寒地粳稻品种龙粳21为试验材料,以侧深施肥作为施肥技术,设3种施肥方式(S1,常规施肥;S2,有机肥+减化肥N15%,侧深施基肥;S3,侧深施基肥),研究在施氮量不变(130kg/hm2)的前提下,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3处理较S1处理显著增产,这主要是由有效穗数显著增加引起;碾米品质S2处理显著优于S1、S3处理;垩白粒率表现为S1>S3>S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垩白度表现为S1处理显著大于S3、S2处理;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S2处理显著大于S1处理;蛋白质含量表现为S1>S3>S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施肥方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较小。可见,侧深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从而显著增加产量,并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降低蛋白质含量;有机肥N替代部分化肥N,可显著改善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降低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甜菜耐盐性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甜菜是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但严重盐渍化环境对其产质量影响较大,因此了解甜菜耐盐性机理并培育耐盐性较强甜菜品种对有效利用盐渍化土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盐胁迫对甜菜的形态学特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不同生长时期耐盐性)和生理生化特征(盐分离子积累与分布、渗透调节物质、离子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植物激素)方面综述了甜菜耐盐性研究现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以进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任淑娟  柴楠  焉山 《北方水稻》2019,49(3):23-26
采用随机区组法,以三江6号和绥粳1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肥与密度互作对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基肥与密度处理间在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上均存在互作关系,A3B3(20 kg/667 m^2基肥,30cm×12 cm)组合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A1B1(12 kg/667 m^2基肥,30 cm×16 cm)组合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黑龙江省长期大面积使用的水稻壮秧剂杀菌成分较为单一,已经使苗床主要病原菌出现了严重的抗药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比较了水稻生物壮秧剂与普通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苗床病害、土壤中致病菌的数量及本田植株生物学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较好的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三省水稻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02-2007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材料为试材,统一取样测定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品质性状的省份间差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水稻碾磨品质普遍较高,其中吉林省参试品种糙米率和精米率最高,辽宁省参试品种整精米率最高;对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辽宁省与吉林省相差不大,但都显著高于黑龙江省;长宽比吉林辽宁黑龙江;蛋白质含量辽宁吉林黑龙江,直链淀粉含量则相反,但辽宁与吉林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胶稠度辽宁黑龙江吉林。近年来黑龙江和吉林水稻整精米率、黑龙江糙米率有所降低。粒长、长宽比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水稻育种和栽培中,辽宁和吉林应主攻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黑龙江和吉林应注意防止整精米率降低,黑龙江还要注重提高糙米率。  相似文献   

19.
绥粳2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抗逆、香型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未来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旱直播的出现和发展为水稻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黑龙江西部地区降水少、灌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围绕旱直播配套品种、机械播种、除草、节水灌溉等技术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水稻旱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与农民传统插秧淹灌栽培模式相比,轻简化栽培模式下可节水2435.0m3/hm2,节水率达19.78%。同时,它能明显减少人工操作环节,轻简省力,有利于大面积作业。该模式可节省成本3237.0元/hm2,经济效益增加3974.1元/hm2,增效3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