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南省优质大豆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不高、质量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严重冲击了国内大豆生产。从全国大豆发展形势看,重视和加强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的发展,形成东北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共同发展,是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第一大省,具有发展大豆的诸多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优质专用大豆,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替代进口,意义重大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分析河南大豆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大豆生产的发展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巴西大豆产业迅猛发展,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和政府从贷款优惠、农业政策,到提供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地为农民生产大豆提供保障,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最后指出我国大豆产业应该借鉴巴西大豆的发展经验,从研究大豆新品种到政府支持,全面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静海县制定了实现大豆良种、配套技术和良种繁育一体化,全县大豆优种覆盖率95%以上,项目区平均单产提高15%的工作目标。静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据项目要求,针对静海大豆生产上存在的主栽品种不突出、施肥不科学、产量及效益低的问题,推广了有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的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这项技术大豆群体结构更合理,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是东北大豆重要产区,大豆品质好、单产水平高。文中从辽宁大豆品种选育情况、栽培模式、产后加工情况梳理了辽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辽宁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种植效益低、专用品种少、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动辽宁省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和黑龙江省大豆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其在全国大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对近20年中国各地区的大豆产量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系统分析当前中国及黑龙江省大豆的生产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优势显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为5.51,位居全国第1,且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从提高大豆品种的单产和品质,发展绿色、有机大豆产业及拉动相关产业等几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并发掘新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巴西大豆迅猛发展,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单产水平;二是政府大力扶持,从贷款优惠、农业政策,到提供资金、订单销售,全方位地为农民生产大豆提供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应该借鉴巴西大豆的发展经验,全面支持中国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豆单产,保证大豆产业健康向前发展,针对大豆病虫草害的发生谈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梅 《农业与技术》2006,26(4):9-10
本文针对发展吉林省大豆产业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经济政策,大豆贸易出口与进口的策略,实行大豆产业化生产及订单农业,推广先进的大豆栽培技术,加强大豆科学研究,加速大豆科研成果转化及提高大豆深加工技术水平等建议,以增加吉林省的单产,提高总产.  相似文献   

10.
哈巴河县气候、土质条件适合大面积种植大豆,而且产量高、品质好,2007年全县大豆总种植面积3333公顷,平均单产210千克,但部分大豆种植区存在着连作、耕作粗放、病害防治措施不得力等现象,造成大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一种粮、经、饲兼用作物,在榆林市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榆林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榆林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缩减,目前,种植面积为32000hm2,总产量为26400吨。笔者就榆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大豆产业政策乏力,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生产环境低劣,品种单一,单产低而不稳;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大豆加工增值产业缺失等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推动战略,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大豆生产环境,加快大豆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大豆深加工,提高大豆附加值等解决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为促进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升大豆整体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比较效益低、面积锐减,单产有所提高,总产明显下降,大豆和豆制品已经从一个出口省份变成了主要依赖进口省份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大豆生产,应从提高大豆单产、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大豆总产、加强大豆的综合利用着手,提高大豆的比较效益,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五大连池市总播种面积117万亩,其中大豆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2%.过去由于因循守旧,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多种因素,造成我市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大豆单产在65kg上下徘徊,70年代到80年代,大豆单产在120kg上下波动,单产比五、六十年代提高55kg.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从90年代我们承担国家农业部大豆高产攻关项目开始,在高油大豆高产技术中主要推广了新的栽培法,使大豆产量达到了170kg,比七、八十年代提高50kg,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为不宜于连作的作物。重迎茬大豆一般发芽迟缓、缺苗率高、幼苗黄弱、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分枝少,进入生长中后期尤为明显。 重迎茬大豆单产低、品质差、外观不良、虫蚀率高,早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据调查,重迎茬大豆一般比正茬大豆减产14.5%~28.9%。根据重迎茬大豆生产现状及生产者迫切要求提高单产的实际,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立专题“三江平原大  相似文献   

15.
黑河地区是黑龙江省和国家早熟春大豆产区,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和国家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市场的强大拉力、价格的刺激等因素,使黑河地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大豆面积的扩大随之带来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增加,严重阻碍了大豆的生产和发展.在大豆生产中,总产的提高依赖于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因此,探讨提高大豆单产的途径已成为黑河地区大豆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光芳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12-112,114
针对香格里拉县大豆科学种植水平不高、单产低的生产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夺取大豆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运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分析法对入世后中国大豆的经济效用及产业安全效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产大豆的经济效用及产业安全效用都大幅下降,其中,经济效用下降幅度略大于产业安全效用,但产业安全效用更加敏感,受到的威胁更大。国产大豆效用下降在我国耕地不断缩减及绝对保障谷物粮食安全的国情下具有必然性,但我们仍可以有所作为:在保障我国谷物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我国大豆产业主要依靠提高单产、发展大豆精深加工,走差异化战略路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豆的竞争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国内大豆业发展滞缓的严峻现象,以及制约中国大豆业发展的几个因素:国产大豆成本高、单产低、规模小、质量差和科技投入不足等,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等才能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9.
豆科大豆属于soia亚属栽培品种,1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较短,发展大豆生产,必须以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为基础,以组装改进科学技术为中心,走提高单产和提高效益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世界四大大豆生产国之一。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三四积温带大豆生产面积占全国大豆生产比重较大,而我县正是处于三四积温带。大豆是我县的主载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左右,也是农民的一项主要收入为此我们农技人员都大豆丰产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一、目前三四积温带大豆生产现状面积大、总产多、单产水平不高。二、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重迎茬严重,种植粗放,品种多乱杂,整地质量差,施肥不合理,小四轮作业,药害时有发生播种质量达不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