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铜陵市义安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油菜新品种,2018年引进6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越优1402、浙油杂1403、浙油267、沪油杂26号、合油杂2705、德油杂41,以沣油737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油杂1403、越优1402、德油杂41等3个品种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铜陵市义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测试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其他特征,筛选适宜在东阳市推广种植的高产、高抗、花期较长的油菜新品种,本试验以11个常规种油菜、11个杂交种油菜在东阳地区开展种植比较。结果表明,ZD649、浙油52、HS153、642、浙油杂1710、越优1575、越优1577、越优0102、浙油杂117高产高抗,适宜在东阳市推广种植,其中,ZD649、HS153、浙油杂1710、越优1577和浙油 杂117花期较长,可应用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油菜新品种结构,于2019—2020年开展了"浙油杂1403"等4个油菜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并对各品种的田间表现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展示结果表明,4个油菜展示品种的田间表现差异明显,其中,"浙油杂1403"的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强、产量水平高、增产潜力大、适宜机收,"越优1401"的植株矮、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4.
选用浙油50、浙油51和越优1401 3个品种在宁波市鄞州区进行油菜晚直播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品种越优1401苗期抗寒性好,春发能力强,生育期短,迟播情况下产量稳定,可以作为晚直播油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浙江省兰溪市油菜产业品种结构,于2018—2019年进行了5个油菜新品种的示范种植。结果表明,5个油菜新品种的总体长势均较好,其中,"浙油杂1403"杂交优势明显,耐寒、抗倒性好;"越优1203""越优1401"苗期生长旺盛,杂交优势明显,耐寒、抗倒性好;"浙油51"株型紧凑,整齐度好,抗倒性中等;"浙大630"熟期较早,抗倒性中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8-2019年度参加国家油菜新品种试验(安徽省六安试验点)4个处理的油菜产量、产油量、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六安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品种中,中油28、沣油845、大地279、浙油杂1510、宁R201、越优1510、越优花叶15、庆油8号、16HY1、赣油杂703、宁R131在六安地区种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菌核病发病率低,产量、产油量及其他综合性状表现好,符合六安市选种目标,可进入下一年度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陕西省陕南灌区的油菜品种,笔者对2010-2011年参加陕南灌区区域试验的49份杂交油菜品种从综合产量、品质表现、生育期和恢复率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汉油杂06-8、汉油杂07-3、德秦优11和SY06-20等4个杂交油菜品种是适宜在陕南灌区种植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8.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安庆市生态和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特在潜山县开展油菜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沣油679、同油杂2号、浙油50、天禾油11和沣油737这6个品种可在安庆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稼元2号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常油杂83、绵油16、湘油杂2号,不适宜在安庆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在黄山市开展了不同油菜品种展示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14个油菜品种在黄山市的种植表现,摸清了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抗性,筛选出秦优10号、秦研211、沣油737、浙平4号、浙油杂1号、天禾油6号等优良品种;另外,景观油菜生产可选择开花早的沣油737或华油杂62品种,与开花迟的秦研211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黄山区对浙平4号等11个油菜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核优56、农华油101、秦优10号、浙优21、皖油29、浙平4号、浙油18等品种试验收获产量水平高于黄山区油菜常规产量水平,基本能适宜当地的气候和栽培条件。秦优10号生育期较长、株型高大、耐肥力强,适宜稀植高产栽培;浙平4号株型适中,耐肥力一般、熟相好,适宜中等水平下适当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2.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宜赣北地区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收集了21个油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沣油823、希望699、秀油杂363、中油杂7819等品种株高适宜,早熟性、抗倒性较强,适宜在赣北地区作机械化收获油菜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陆良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对11个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云油杂15号、云花油9号、云油杂10号三个品种生育期适中,生长势、一致性、抗逆性、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比对照品种花油8号显著增产17.6%~29%,可作为陆良县油菜种植的适宜品种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5.
"浙油杂315"是以"浙油50"为母本、"Q45"为父本,通过化学杀雄配制而成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审认定编号:GPD油菜(2019)330216].为促进"浙油杂315"在浙江省桐乡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该品种在桐乡市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环节,对该品种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  相似文献   

16.
早熟耐旱油菜新品种展示筛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早熟油菜品种,选择云南省近年来育成的代表性油菜品种13个,在旱地油菜产区罗平县进行品种展示鉴定和产量、生育期、抗病抗逆性、经济性状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油杂30号、18JD003、18JD141、云油杂29号、云油杂12号和云油33号6个品种生育期适中,耐旱性和耐寒性强,抗倒伏,中抗菌核病,产量高,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潜江市种植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以14个优质高效油菜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品种适应性试验,对其生育期、抗逆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鉴定各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综合各品种表现,结合油菜机械化生产需求,在当地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有杂交品种中油杂28、华油杂62、大地199、T2159、利油杂1号、中油杂19和常规品种文油99、利油618,迟播田块适宜的品种有华早291、圣光128。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双低春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筛选出了适宜和政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油菜品种华油杂62、青杂5号、秦油杂19号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以14个优质高效油菜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适应性试验,对其生育期、抗逆性、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进行了研究,鉴定各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综合各品种表现,结合油菜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在本地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有杂交种中油杂28、华油杂62、大地199、T2159、利油杂1号、中油杂19和常规种文油99、利油618,迟播田块适宜的品种有华早291、圣光128。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浙江省油菜联品试验中新品种(系)的稳定性,以2017—2018年度浙江省油菜联品试验产量数据为资料,应用线性回归、Shukla模型和AMMI模型对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双1610、浙油杂1606和嘉油1605不能用回归系数来判断其稳定性,其他品种的回归系数与1无显著性差异,无法进一步比较各品种的稳定性。Shukl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嘉友油菜3号、越优1115、越优1518、H14PB8和嘉友早油1号等5个品种比对照秦优10号稳定,浙双1610最不稳定;经bartlett测验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AMMI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嘉友油菜3号、越优1518和越优1115表现比对照秦优10号稳定,其欧氏距离(Dg值)分别为2.41、2.47和2.86,对照Dg值为3.46,浙双1610最不稳定,Dg值高达7.06;试点以衢州、绍兴、嘉兴的分辨率较好(Dg值>5.72),而天台和温州的分辨率较低(Dg值<4.96);利用IPCA1和IPCA2制作双标图进一步分析了各品种在不同地点的适应性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